北周武帝拜其为师 北周于谨:戎马一生功勋卓著
篇首语:如果你等到每件事都确定是对的才去做,那你也许永远都成不了什么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北周武帝拜其为师 北周于谨:戎马一生功勋卓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北周武帝拜其为师 北周于谨:戎马一生功勋卓著
于谨(公元493年至公元568年),字思敬,北朝时期洛阳人,是北周开国功臣。
从北魏孝明帝正光五年(公元524年)到节闵帝普泰元年(公元531年),于谨多次率兵镇压各地的起义和割据势力,战功卓著,官职、爵位不断提升。孝武帝永熙三年(公元534年),于谨投宇文泰,并劝说宇文泰据守关中,然后请天子迁都关中,挟天子以令天下,以成就大业。
西魏文帝大统九年(公元543年),于谨随宇文泰征东魏,在邙山大战中,西魏大军失利,于谨率部假装投降,立于道旁,待高欢军通过后,于谨命部众从背后袭击东魏军,反败为胜,立下大功。
南朝萧绎在平定“侯景之乱”后称帝于江陵。萧绎暗中与北齐联合,准备共伐西魏。其侄岳阳王萧詧(chá)据襄阳投靠西魏,并请求西魏出兵援助。宇文泰派于谨领兵攻打江陵。于谨料定萧绎必定死守城池,遂命中山公宇文护与大将军杨忠率精骑先据江岸,切断梁兵归路,于谨自率大军围敌。梁元帝萧绎被迫率百官投降,10多万人成为俘虏,于谨因功被封为新野郡公。此时,于谨多次要求解甲归田。宇文泰不准,特升他为大司徒。
西魏恭帝末年,北周代西魏,于谨晋爵燕国公,官至太傅、大宗伯,与李弼、侯莫陈崇等共同参与朝政。北周武帝保定三年(公元563年),武帝以于谨为三老,并在太学举行隆重的拜师仪式。
天和二年(公元567年),于谨被授雍州牧。次年,76岁的于谨去世,武帝亲自去吊唁,令谯王宇文俭监护丧事,王公以下,并送出郊。
相关参考
于谨(公元493年至公元568年),字思敬,北朝时期洛阳人,是北周开国功臣。从北魏孝明帝正光五年(公元524年)到节闵帝普泰元年(公元531年),于谨多次率兵镇压各地的起义和割据势力,战功卓著,官职、
于谨(公元493年至公元568年),字思敬,北朝时期洛阳人,是北周开国功臣。从北魏孝明帝正光五年(公元524年)到节闵帝普泰元年(公元531年),于谨多次率兵镇压各地的起义和割据势力,战功卓著,官职、
于谨生平于谨是西魏、北周的大将军,因为在战场上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在朝堂上很有威望,于谨是当时西魏的八柱国大将军之一。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的色彩,那么于谨生平又是怎样的呢?于谨画像在北伐平乱的过程当中,于
于谨生平于谨是西魏、北周的大将军,因为在战场上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在朝堂上很有威望,于谨是当时西魏的八柱国大将军之一。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的色彩,那么于谨生平又是怎样的呢?于谨画像在北伐平乱的过程当中,于
于谨出身陇西集团,小名巨弥,是南北朝时期北魏、西魏、北周名将,历任太傅、柱国、大司徒、雍州牧等职,曾参与沙苑之战、邙山之战等,破六韩拔陵、击败高欢,功勋卓越,被称作八柱国之一。于谨子女于谨家族儿子>于
宇文泰死后,对于谁当执政官,大佬们争论不休,于谨向宇文护下拜,维护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而于瑾之所以在当时做出那样超然的选择,主要原因恐怕是,于谨并不是六镇军人出身,更不是武川镇军人出身。在一个六镇军
武帝宇文邕皇后李娥姿西魏恭帝元年(554)十二月,西魏丞相宇文泰派大将军于谨、宇文护、杨忠等率军5万向南方的梁朝发起猛攻,占据了江陵地区,俘获男女10万多人,并收缴大量珠宝财物,凯旋中原。其中有一位芳
宇文泰死后,对于谁当执政官,大佬们争论不休,于谨向宇文护下拜,维护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而于瑾之所以在当时做出那样超然的选择,主要原因恐怕是,于谨并不是六镇军人出身,更不是武川镇军人出身。在一个六镇军...
历史人物 南北朝时期北魏、西魏、北周著名将领、战略家,八柱国之一于谨简介
南北朝人物本名:于谨别称:小名巨弥字号:字思敬所处时代:北魏、西魏、北周民族族群:汉人出生地:河南洛阳出生时间:493年去世时间:568年5月5日主要成就:参与沙苑之战、邙山之战(历史lishixin
韦孝宽(公元509年—公元580年),名叔裕,字孝宽,以字行于世。京兆杜陵(陕西西安南)人,南北朝时期西魏、北周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一生南征北战,功勋卓著,官拜大司空、上柱国,封郧国公。北周大象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