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成语故事瓜田李下什么意思 瓜田李下的主人公是谁
Posted 柳公权
篇首语:明明你一个人可以活的很开心的,偏偏非要学别人谈恋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成语故事瓜田李下什么意思 瓜田李下的主人公是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成语故事瓜田李下什么意思 瓜田李下的主人公是谁
典故一
唐朝唐文宗时,大书法家柳公权忠良耿直,能言善谏,官职担任工部侍郎。当时有个叫郭宁的官员把两个女儿送进宫中,于是皇帝就派郭宁到邮宁(现陕西邮县)做官,人们对这件事议论纷纷。皇帝就以这件事来问柳公权:“郭宁是太皇太后的继父,官封大将军,当官以来没有什么过失,现在只让他当邮宁这个小小地方的主官,又有什么不妥呢?”柳公权说:“按照郭宁的贡献和功绩来说,派他到邮宁去当主官,原本是合理合情,无什么好争议的,可是议论的人都以为郭宁是因为进献两个女儿入宫,才得到这个官职的。”唐文宗说:“郭宁的两个女儿是进宫陪太后的,并不是献给朕的。”柳公权回答:“瓜田李下的嫌疑,人们哪能都分辨得清呢?”
“瓜田李下”是从古乐府《君子行》中的诗句“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引申来的。这里柳公权是比喻皇帝的做法很容易让人产生怀疑。
典故二
袁聿修是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建都于邺)人。他少年老成,性格沉静,很有见识。据说,他九岁时就做了州主簿,十八岁时就做了州中正,兼尚书度支郎中,后来又升为博陵太守,且政绩空出,很有声望……他所以政绩突出又很有声望,主要原因是他能够为官清白自守,从不收任何贿赂。据说他在尚书的十多年里,从未曾接受过任何人家的一升酒喝。因此,在他的官地有不少文人联名为他立碑表彰,并送他一个雅号:“清郎”…… .当然,“清郎”也有为难的时候。有一次,袁聿修到外地考查地主官吏途经兖州。兖州刺史正是他的老朋友邢邵。二人叙述别情以后,邢邵拿出一匹白绸想送袁聿修作为纪念。这就叫袁聿修为难了。不收,怕得罪老朋友;收,又怕留下什么不必要的嫌疑。但反复思索之后,袁聿修还是谢绝了,并留书曰:“我这次路过这里,与往常不同呀!瓜田李下,古人是很谨慎的。我们不能忘记古人说过的走在瓜地里不要弯腰提鞋子,走在李树下不要伸手整帽子的话。只有这样,才能躲避嫌疑。你的心意我领了。白绸不能收,不能留下不好的话柄。”邢邵很理解袁聿修的心思,就没有再勉强他。
成语意思
经过瓜田,不要弯下身来提鞋,免得人家怀疑摘瓜;走过李树下面,不要举起手来整理帽子,免得人家怀疑摘李子。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或指比较容易引起嫌疑,让人误会,而又有理难辩的场合。容易误用来形容田园生活。古人强调正人君子要顾及言谈举止,风度礼仪,除此之外,还要主动避嫌,远离一些有争议的人和事。
相关参考
瓜田李下(李下瓜田、瓜李之嫌) 〈君子行〉(据《乐府诗集。卷三二。相和歌辞七》引) 这是唐书柳公权传所记载的一段故事。 据说有一次唐文宗李昂问工部侍郎柳公权说,近来外间对朝廷的措施,有什么批评和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成语不拘小节的意思 成语故事不拘小节的主人公
不拘小节的主人公-虞延 虞延少为亭长,时王莽贵人魏氏宾客放从,延率吏卒突入其家捕之,以此见怨,故位不升。王莽末,天下大乱,延常婴甲胄,拥卫亲族,扌干御钞盗,赖其全者甚众。建武初,除细阳令。后去官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成语一手遮天的意思 一手遮天的主人公是谁
【解释】一只手把天遮住。形容依仗权势,玩弄手段,蒙蔽群众。 【出处】唐·曹邺《读李斯传》诗:“难将一人手,掩得天下目。” 一手遮天,意指倚仗权势,玩弄手段,瞒上欺下。出自唐曹邺《读李斯传》诗: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成语网开一面的意思?网开一面的主人公是谁
网开一面的主人公-商汤 商汤(?-前1588),子姓,名履,河南商丘人,庙号太祖,为商太祖。商朝的创建者,前1617-前1588年在位,在位30年,其中17年为夏朝商国诸侯,13年为商朝国王。今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成语声名狼藉的主人公是谁 声名狼藉是什么意思
声名狼藉出处 《史记蒙恬列传》:“恶声狼藉,布于诸国。“ 声名狼藉释义 声名:名誉;狼藉:旧传狼群常藉草而卧,起身就把草踏乱来消灭痕迹,后用以形容散乱。声名狼藉,形容名誉坏到极点。 声名狼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成语才高八斗的意思 才高八斗的主人公是谁
“八斗”是南朝诗人谢灵运称颂三国魏诗人曹植时用的比喻。他说:“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后来人们便把“才高八斗”这个成语比喻文才高超的人。 南朝宋国有谢灵运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杀妻求将是什么意思 成语杀妻求将主人公是谁
成语故事 吴起是卫国人,善于用兵。曾经向曾子求学,奉事鲁国国君。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鲁君想任用吴起为将军,而吴起娶的妻子却是齐国人,因而鲁君怀疑他。当时,吴起一心想成名,就杀了自己的妻子,用来表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成语声名狼藉的主人公是谁声名狼藉是什么意思
声名狼藉出处 《史记蒙恬列传》:“恶声狼藉,布于诸国。“ 声名狼藉释义 声名:名誉;狼藉:旧传狼群常借草而卧,起身就把草踏乱来消灭痕迹,后用以形容散乱。声名狼藉,形容名誉坏到极点。 声名狼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曲有误,周郎顾”主人公是谁以及是什么意思
成语出处《三国志·吴志·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意思是,周瑜听人演奏的时候,即使多喝了几杯酒,有些醉意了,如果演奏稍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成语困兽犹斗的主人公是谁 困兽犹斗的意思是什么
困兽犹斗出处 《左传宣公十二年》:“困兽犹斗,况国相乎!” 困兽犹斗释义 比喻陷于绝境的失败者,不会束手待毙,还要竭力挣扎。 困兽犹斗典故 公元前597年夏,晋国起兵援救遭受楚军进攻的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