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人言可畏的典故 成语人言可畏的主人公是谁

Posted 典故

篇首语:枕上从妨一夜睡,灯前读尽十年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人言可畏的典故 成语人言可畏的主人公是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人言可畏的典故 成语人言可畏的主人公是谁

  人言可畏的典故:《诗经郑风将仲子》:“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把这诗译成现在的话,它的意思应该是:二哥啊,请你不要来到我家院子,不要折断我家杞树。不是我舍不得杞树,是怕我父母啊。MM心里想着GG,但MM也怕父母的骂啊!二哥啊,请你不要翻过我家墙,不要折断我家桑树。不是我舍不得桑树,是怕我哥哥啊。MM心里想着GG,但MM也怕哥哥发话啊!二哥啊,请你不要穿过我家园子,不要折断我家檀树。不是我舍不得檀树,是怕别人说闲话呀。MM心里想着GG,但MM也怕邻人的闲言碎语啊!看来,诗的主人公,是在追求美好的爱情,可是,她却胆战心惊,又怕父母骂,又怕兄长说,又怕邻里的闲言碎语。相爱竟是如此艰难啊!

  原来早在三千多年前,人们就懂得“人言可畏”了。它和“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一样,都说明人言是非常可怕的。记得著名演员阮玲玉留给人间的遗书,也是“人言可畏”这四个字。现在有一句话,叫“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看来只能是口头上的豪言壮语,现实并不能如此轻松的。怪不得那么多的人忙着保住面子,那么多人不惜用假象来掩饰自己。也怪不得人们如此称道当年韩信甘受胯下之辱,因为,如果不是他后来那么有出息,可能他的日子会是非常难过的。这样说来,觉得前些天读到的戎夷,更是了不起了。如果他后来真的穿了学生脱下来的衣服而活下来,会不会受到千夫所指?

  人言非常可怕,但人言有时也非常有用。比如在今天,有不少坏人坏事,是在舆论的压力下被制止或被揭露的。在这一点上,畏“人言”的,则是那些做了坏事的人了。

  这样说来,人言的威力,本来就存在,对坏人来说,能发挥应有的震慑作用,而对好人、对无辜的人来说,则会起到不应有的伤害作用。这就希望发出“言”的“人”们,该说的一定要说,不该说的就不要说了。特别是那些道听途说三人成虎的传闻,千万不要再以讹传讹,须知,你无意中的一句话,却是会伤人的。不是自古以来人们也很痛恨那些喜欢嚼舌头的人,称之为“长舌妇”吗?

  成语人言可畏最早出自于《诗经》。

相关参考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后生可畏主人公是谁

  后生可畏主人公是谁?成语后生可畏的意思及故事  [释义]后生:青年人;后辈;畏:敬畏、佩服的意思。指青年人很容易超过他们的前辈;是可敬服的。  [语出]《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沐猴而冠的意思是什么

  注音  沐猴而冠:mùhóuérguàn  成语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果然。”详细释义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沐猴(猕猴)戴帽子,装成人的样子。比喻装扮得像个人物,而

历史典故 曾参杀人成语故事

曾参杀人成语故事_成语“曾参杀人”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成语】曾参杀人  【拼音】zēngshēnshārén  【解释】比喻流言可畏。  【成语故事】  春秋的时候,孔子有一个学生叫做曾参,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三人成虎的主人公是谁

  三人成虎出处  《战国策魏策二》:“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三人成虎释义  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便有可能使人信以为真。  三人成虎的典故  战国时候,魏王跟赵王订了和好盟约,要

历史典故 后生可畏主人公是谁

 后生可畏主人公是谁?成语后生可畏的意思及故事[释义]后生:青年人;后辈;畏:敬畏、佩服的意思。指青年人很容易超过他们的前辈;是可敬服的。[语出]《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正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成语鸡鸣狗盗出自于哪个典故

成语典故_成语鸡鸣狗盗出自于哪个典故  比喻有一手模仿鸡鸣狗叫的卑微的技能,有时却能解决大问题。  故事:  战国时代,齐国的宰相孟尝君慷慨好客,门下的食客多达三千多人。  孟尝君与食客谈话时,总让人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成语一鸣惊人出自于哪个典故

成语典故_成语一鸣惊人出自于哪个典故  春秋时期,先后有五个国家称霸中原,史称“春秋五霸”。在“五霸”当中,以楚国的地域最大、人口最多,物产最丰,文化最盛。楚庄王称霸中原,不仅使楚国强大,威名远扬,也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成语高山流水出自于哪个典故

成语典故_成语高山流水出自于哪个典故  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曰:“善哉,子之心与吾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成语东山再起出自于哪个典故

成语典故_成语东山再起出自于哪个典故  公元383年八月,苻坚亲自带领八十七万大军从长安出发。向南的大路上,烟尘滚滚,步兵、骑兵,再加上车辆、马匹、辎重,队伍浩浩荡荡,差不多拉了千把里长。过了一个月,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成语金屋藏娇出自于哪个典故

成语典故_成语金屋藏娇出自于哪个典故  汉武帝幼时,他的姑姑馆陶长公主想把自己的女儿阿姣许配给他,便半开玩笑的去征求他的意见,童稚的刘彻当场答曰:“好!若得阿姣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长公主大悦,遂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