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玉体横陈的典故 成语玉体横陈的主人公是谁
Posted 皇后
篇首语:案头见蠹鱼,犹胜凡俦侣。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玉体横陈的典故 成语玉体横陈的主人公是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玉体横陈的典故 成语玉体横陈的主人公是谁
玉体横陈的典故:冯小怜可说是北齐王妃中最著名的女性了,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人儿,名字紧紧跟在古代四大美女之后。据《北史》记载:冯小怜“慧黠,能弹琴,工歌舞”。是一位聪明、漂亮,又有才情的女子。她原是高纬皇后穆邪利(小名黄花)身边的婢女,而穆邪利原是皇后斛律氏身边的婢女。后主宠幸她,立为皇后。高纬也真是搞笑,总爱在丫头行里扮相公,但后宫佳丽如云,帝王德性就是喜欢喜新厌旧。不久,高纬就不喜欢穆邪利了,而是宠幸弹得一手好琵琶的曹昭仪姐妹。
曹昭仪姐妹的父亲是一个音乐家,名叫曹僧奴,从小就培养两个女儿的音乐天赋。两姐妹不但有艺术潜质,而且天生丽质,这对才色双艳的姊妹花不久就被移栽入宫。但大曹生性稳重,不善淫媚,有时还发一点世家小姐的歪脾气,被高纬剥去面皮,撵出宫去。小曹却与她的姐姐正好相反,调笑媚人,风情万种,颇得高纬欢心,不久册为昭仪,备极宠爱。并给她筑隆基堂,雕栏画栋,极尽绮丽,恩宠逾于所有后宫佳丽。
女人善妒,曹昭仪得了皇帝专宠,其她妃子心怀不满可想而知,但多数只是嗟叹自己命苦。而皇后穆邪利就不一样了,她的皇后地位决定了她是打碎醋缸最彻底的一位,也是最想想方设法除去曹昭仪的人。她使出了最卑鄙的一手,也是历代宫中屡试不爽的老招,诬陷曹昭仪有厌蛊术,高纬宁信其有,不信其无,三尺白绫,赐曹昭仪旦夕就死。
谁知除掉了情敌,桃子却被她人摘走了。一个名叫董昭仪的美女入了高纬的法眼,大受宠幸,并很快封为夫人,不分白天黑夜,如胶似漆的缠绵。把穆皇后气得要死要活的,整日以泪洗面。侍婢冯小怜貌美聪慧,又善解人意,非常同情穆皇后,穆皇后也把她视为体己人,就把满腹的委屈和不满向她哭诉。冯小怜此人是天降至宝,冰肌玉骨,明艳如玉,精通乐器,歌舞曼妙,而且聪明伶俐,很有心机。就向穆皇后献上一计,让穆皇后把她作为礼物送给高纬,她甘愿以身为饵,充当间谍,离间诸美,把高纬对穆皇后渐行渐远的爱夺回来。穆皇后认为这是一条妙计,就答应了。果然,高纬自从得到冯小怜以后,就冷落了董昭仪。但也使穆皇后从此彻底失去了高纬,因为冯小怜太漂亮了,高纬一见,就被她迷得像喝了迷魂汤一样,云雨之欢更是妙不可言。
相关参考
如果你有看过先前热播过的《兰陵王》,想必对冯小怜这个名字已经记到骨子里了。但在此之前,很少有人知道这个人是谁,她的知名度与《兰陵王》有着密切关系。小编之前也有撰过一篇兰陵王的稿子,不过,要讲的内容却是
北齐美女冯小怜原是高纬皇后穆邪利(小名黄花)身边的婢女,而穆邪利原是皇后斛律氏身边的婢女,后主宠幸她,立为皇后。所谓“玉体横陈”就说的是这位美女,那么玉体横陈出自哪里呢?玉体横陈典故:据有的野史笔记记
...就说的是这位美女,那么玉体横陈出自哪里呢?玉体横陈典故:据有的野史笔记记载,冯小怜是一个天生的尤物,肌肤吹弹可破,吐气如兰。高纬对其爱不释手,与大臣们议事的时候,也要把冯小怜抱在怀里,或放在膝上,耳鬓...
“玉体横陈”的意思是什么?“玉体横陈”有什么历史典故?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大家听说过北齐的一个皇帝名叫高纬和他的妃子冯小怜的故事吗?或许这段历史事实并不是我们所熟悉的,但是它却被
如果你有看过先前热播过的《兰陵王》,想必对冯小怜这个名字已经记到骨子里了。但在此之前,很少有人知道这个人是谁,她的知名度与《兰陵王》有着密切关系。小编之前也有撰过一篇兰陵王的稿子,不过,要讲的内容却是
如果你有看过先前热播过的《兰陵王》,想必对冯小怜这个名字已经记到骨子里了。但在此之前,很少有人知道这个人是谁,她的知名度与《兰陵王》有着密切关系。小编之前也有撰过一篇兰陵王的稿子,不过,要讲的内容却是
冯小怜,她是真的属于那种祸国殃民的女人,长得漂亮不说,还只按自己的喜好去做事,也许碰上个有点作为的帝王还好,可惜的是历史把她嫁给了白痴皇帝北齐后主高纬。这两个人放在一起,那可绝对不是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
冯小怜,她是真的属于那种祸国殃民的女人,长得漂亮不说,还只按自己的喜好去做事,也许碰上个有点作为的帝王还好,可惜的是历史把她嫁给了白痴皇帝北齐后主高纬。这两个人放在一起,那可绝对不是简单的一加一等于二...
玉体横陈是一个著名的历史典故,它是南北朝时期北齐第五位皇帝高纬创造的。他的父亲是北齐武成帝高湛,母亲为胡皇后。高纬即位时,腐朽的北齐政权已经摇摇欲坠,他自己仍然荒淫无道,政治越来越腐败。东魏武定七年(
玉体横陈是一个著名的历史典故,它是南北朝时期北齐第五位皇帝高纬创造的。他的父亲是北齐武成帝高湛,母亲为胡皇后。高纬即位时,腐朽的北齐政权已经摇摇欲坠,他自己仍然荒淫无道,政治越来越腐败。东魏武定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