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 一字千金
Posted 千金
篇首语: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典故 一字千金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典故 一字千金
一字千金
《史记。卷八五。吕不韦列传》
战国时候,阳瞿有个大商人—吕不韦。那时秦王的儿子子楚在赵国做人质,很困苦。吕不韦时常给予周济,并且帮他想办法逃回秦国。后来子楚即位,就是庄襄王。为了报答吕不韦的救助之恩,就派他做丞相,还封他为文信侯。吕不韦曾经纳一妓,有了身孕后,把她献给子楚,生了个儿子名叫政,政后来即位,就是暴虐无道的秦始皇。吕不韦因为和太后私通后来畏罪自杀了。
当吕不韦做丞相的时候,因为看到当时盛行养士之风,如齐国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等,门下食客多至三千人。秦国已很强大,自已又权倾当朝,怎可不如人家。于是,他也以优厚的待遇,招集了三千食客。
当时,人材很多,学术思想很发达,诸子百家都著书立论,因此名满天下。吕不韦也想借此扬名,但他是个商人出身,并没有什么学问,怎样可以著书立论呢?于是他就想到利用那一大批在他家里吃了饭没有事做的食客们。叫他们各展所长,收集材料,从事编写。结果编成了一部二十余万言的巨著,内容包括历史、地理、传记等。共分八览、六论、十二纪,计二十六卷,书名叫做「吕氏春秋」,又叫「吕览」,作者的名字,当然写上吕不韦。
对于这部集三千人才撰成的巨著,吕不韦自然非常得意。书成之后,便把它放在秦国都城咸阳的城门口,同时悬赏千金,邀请各国诸侯、谋士、学者来阅览。如果阅后发现书中某处可以改动一个字的,无论是谁,就可以得到千金重赏。这样,好像吕不韦是诚意地重视别说的意见而愿意接受删改的,实际上,他不过借此炫耀而已。以当时吕不韦的权势,即使有人看出错误,也不愿意贪得千金而自找麻烦的。因此,「吕氏春秋」也就始终没有改动一个字。这次悬赏的举动,使吕不韦及《吕氏春秋》名扬天下。
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一字千金」,用来比喻文辞精当,结构严谨。或用来形容价值极高的作品。「一字千金」也有用其字面意思,用来指书法写得极佳,一字价值千金。
相关参考
一字千金的典故,一字千金典故是由谁而来?一字千金,一个字值一千金,原指改动一个字赏赐千金,见《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后用来称赞诗文精妙
一字千金的典故战国末期,秦国有一个大商人,名叫吕不韦,他因在赵国经商时,曾资助过秦庄襄王(名子楚,当时在赵国做质子做抵押品)又把他的妾赵姬送给子楚为妻,待子楚接王位后,便被封为文信侯,官居相国。庄襄王
一字千金的典故战国末期,秦国有一个大商人,名叫吕不韦,他因在赵国经商时,曾资助过秦庄襄王(名子楚,当时在赵国做质子做抵押品)又把他的妾赵姬送给子楚为妻,待子楚接王位后,便被封为文信侯,官居相国。庄襄王
战国末期,秦国有一个大商人,名叫吕不韦,他因在赵国经商时,曾资助过秦庄襄王(名子楚)又把他的妾赵姬送给子楚为妻,待子楚接王位后,便被封为文信侯,官居相国。庄襄王在位仅三年便病死了,由他十三岁的儿子政(
一诺千金这个词在我们生活中,是经常听说的。但多数人并不知道一诺千金这个词的典故,也不知道一诺千金的主人公是谁。那么这个词到底指的是谁呢?在历史上,一诺千金的主人公是指性情耿直的季布。一起来看看吧。一诺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一饭千金的意思是什么?成语一饭千金的典故
成语典故_一饭千金的意思是什么?成语一饭千金的典故 读音:yífànqiānjīn 释义:比喻受恩后以厚报。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不忘恩 相近词:知恩图报、涌泉相报、一饭之恩 相反词:
成语典故_千金买骨的故事简介千金买骨的主人公是谁? 千金买骨的故事说的是古代一位侍臣为君王买千里马,却只买了死马的骨头回来,君王大怒而不解,侍臣解释说,如果大家看见君王连千里马的骨头都肯用重金买回来
历史秘闻 老爷不舍千金远嫁,命丫鬟代嫁,后丫鬟成一品夫人,千金削发为尼
曾非常火的电视剧中是这样解释命运的,「”无论是否情愿,该发生的事情终究会发生”。在中国的古代,婚姻都是父母包办的,清朝有户人家舍不得千金远嫁给穷书生,让丫鬟代嫁,千金与丫鬟婚后的命运截然不同。这位穷书
一诺千金(季布一诺)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一诺千金」原作「季布一诺」。 汉朝初年,有一个很讲信用的人,叫做季布。他觉得没有把握办到的事,不肯轻易答应人家,如果答应了,那不管怎样困难,也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