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 守株待兔

Posted 韩非子

篇首语: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典故 守株待兔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典故 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

  《韩非子。五蠹》

  战国时代的思想家韩非子,阐述君王治理人民要合时宜,来建立适当的政策与设施。不可一味地遵循古法,认为古代圣人的政策就是好的,而不管适不适合当前社会。

  他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道理:宋国有个农夫,有天在耕作时,看见一只兔子跑过来。那只兔子可能太惊慌了,没注意前方,就撞上一棵树,把脖子撞断死了,农夫便不劳而获地得到那只兔子。他想以后如果都可以这样得到兔子,就不需要再辛苦耕作了。于是扔掉手中的耕具,天天守在树旁等兔子送上门来。结果从此以后再也没得到任何一只兔子,反而让自己成为全宋国的笑柄。所以,用旧法来治理国家,就像这个守兔之人,根本会徒劳无功。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守株待兔」,用来比喻拘泥守成,也用来比喻妄想不劳而获,或等着目标自己送上门来。

相关参考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守株待兔的故事

相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过刚刚吃饱穿暖;一遇灾荒,可就要忍饥挨饿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懒,胆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懒又怕,总想碰到送上门来的意外之财。奇迹

军事万花筒 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   1793年12月18日,法军收复了被反法同盟国军队占据的地中海边的土伦城。因为通信手段有限,其它地方的敌军许多还被蒙在鼓

古人怎么过冬天

其实,这个问题不光现代人好奇,春秋战国时期的宋国人也好奇。不知是不是源于历史的巧合,宋国人留给我们的印象智商很低,除了守株待兔,还有一则令人笑掉大牙的负暄之献。《列子·杨朱》有载:“宋国有田夫,常衣缦

秦朝历史 秦王政对他赞叹不已

韩非是一个法神似的人物,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法治的代称。历朝历代的统治,那一个不笃行法治。他是法制理论的创建者。他善于用寓言故事说明道理,构思巧妙的《守株待兔》便是他的生花妙笔,以比喻那些死守狭隘经

写出四个来自历史典故的成语

写出4个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退避三舍洛阳纸贵草木皆兵按图索骥后来居上邯郸学步守株待兔如火如荼望梅止渴探骊得珠望洋兴叹掩耳盗铃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请君入瓮高山流水胸有成竹唇亡齿寒闻鸡起舞指鹿为马不寒而栗不学

匈牙利的坦克狂飙(上)

1945年3月,希特勒集中了他的装甲部队在东线发动了最后一场进攻作战,但是大势已去,俄国人正在守株待兔,胜券在握即使在1945年3月黑暗的日子里,当第三帝国濒临崩溃的时候,但希特勒军队设法展现出来冷酷

历史典故 来自历史典故的成语

 来自历史典故的成语  背水一战(韩信)  完壁归赵(蔺相如)  负荆请罪(廉颇)  望梅止渴(曹操)  四面楚歌(项羽)&nbs

历史典故 来自历史典故的成语

 来自历史典故的成语  背水一战(韩信)  完壁归赵(蔺相如)  负荆请罪(廉颇)  望梅止渴(曹操)  四面楚歌(项羽)&nbs

历史典故 杭州名菜的历史典故

 杭州名菜的历史典故  做个美食家,除明白味之外,还得讲究色香,更需异悟其“意境”。杭州为文化之邦,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每一名菜必有历史渊源,所谓‘一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