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 大义灭亲

Posted 国君

篇首语: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典故 大义灭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典故 大义灭亲

大义灭亲

  《左传。隐公四年》

  州吁是春秋时代卫国庄公与宠妾所生的儿子,庄公非常宠爱他,大夫石碏曾经劝谏庄公不要把州吁给宠坏了,但是庄公不听,州吁也因此养成好战骄奢的个性。庄公死后,桓公继位,州吁密谋杀害桓公而自立为国君,引起人民不满而导致国内不安。

  州吁的亲信石厚就去问他的父亲石碏,要怎么做才能安定民心、巩固王位。石碏曾经是卫桓公的重臣,很受到人民的尊敬,当石厚来请教的时候,他说:「只有觐见周天子才能安定君位。」石厚又问:「如何才能觐见天子呢?」石碏说:「陈桓公正受到周天子的宠信,而现在陈国和卫国的关系非常和睦,因此如果去拜访陈国的国君,请他向周天子请示,必定可以得见。」于是石厚就跟随着州吁到陈国。

  这时石碏暗中派人告诉陈桓公:「卫国领土狭小,而我已经年老了,不能有所作为。州吁和石厚就是杀了我国国君的人,请你们趁这个机会处置他们。」陈国人就把他们抓起来,请卫国人亲自来处置二人。卫国派右宰丑在濮县把州吁杀了。至于石厚,大家认为因为是石碏的儿子,应该从宽处理,杀了首恶州吁就够了,但是石碏不认同这样的看法。他认为州吁做的许多坏事,石厚也都有参与筹画,不能不严惩,所以就派他的家臣獳羊肩到陈国杀死了石厚。

  石碏这种为了国家大义,而牺牲父子私情的做法,深受后人所敬佩和赞扬。后来原文中的「大义灭亲」演变为成语,就用来比喻为了维护公理正义,不徇私情,灭了犯罪的亲人,或让他们接受法律制裁。

相关参考

历史典故 “大义灭亲”的主人公是谁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大义灭亲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春秋开篇就是郑侯克段于鄢,出来如多行不义必自毙这个成语,战役最终以共叔段自杀身亡,儿子公孙滑出奔卫国,太后和庄公黄泉相见、和好如初

历史人物 南阳公主为什么会大义灭亲

本站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大义灭亲的南阳公主与丈夫分道扬镳,说明了什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历史上的南阳公主不只是隋炀帝杨广的长女,更是隋炀帝的掌上明珠,她的母亲是历史上大名鼎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大义灭亲的故事

春秋时期,卫国的州吁杀死哥哥卫桓公,自立为国君。州吁驱使百姓去打仗,激起人民不满。他担心自己的王位不稳定,就与心腹臣石厚商量办法。石厚就去问的父亲——卫国的大臣石碏(que),怎样巩固州吁的统治地位。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大义灭亲的故事

春秋时期,卫国的州吁杀死哥哥卫桓公,自立为国君。州吁驱使百姓去打仗,激起人民不满。他担心自己的王位不稳定,就与心腹臣石厚商量办法。石厚就去问的父亲——卫国的大臣石碏(que),怎样巩固州吁的统治地位。

哪位开国大将两次大义灭亲 下令处决叔父和岳父

核心提示:黄克诚大将为人正直,革命信念坚定。在他的一生中,曾经发生过两次大义灭亲的壮举,令人称赞。黄克诚资料图本文摘自:凤凰网历史,作者:一点资讯·陈冠任,原题:这个大将两次大义灭亲:一次斩了上司的叔

历史人物 大义公主_大义公主死亡之谜

大义公主死亡之谜?金公主宇文氏(563年―593年),北周武帝宇文邕的侄女,赵王宇文招之女。和亲突厥,封千金公主,隋朝时隋文帝杨坚改封其为大义公主(隋文帝希望她深明大义)。589年,杨坚灭掉南朝陈国,

历史人物 大义公主_大义公主死亡之谜

大义公主死亡之谜?金公主宇文氏(563年―593年),北周武帝宇文邕的侄女,赵王宇文招之女。和亲突厥,封千金公主,隋朝时隋文帝杨坚改封其为大义公主(隋文帝希望她深明大义)。589年,杨坚灭掉南朝陈国,

吕布是因为貂蝉才大义灭亲吗

在三国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很多过于精彩的人物,为什幺小编要说过于精彩了。那是因为,在这个书中,很多人物是被杜撰和夸大的。虽然我们主观上看着很过瘾,但是他毕竟是历史和军事题材,对于后人还是有着一定的借鉴

朱元璋大义灭亲冷面杀驸马的故事

  熟知历史的人都知道,在中国古代,明太祖朱元璋可谓是“铁腕反腐”的先锋,他制重典,用酷刑,严厉打击官员腐败行为,使明朝初期出现了可喜的“洪武之治”局面。不过很多人不知道,为了惩治腐败,朱元璋竟然连驸

春秋战国 大义灭亲这个成语的由来

大义灭亲春秋时期,卫国的州吁(yù)杀死哥哥卫桓(huán)公,自立为国君。州吁驱使百姓打仗,激起人民不满。他担心自己的王位不稳定,就与心腹大臣石厚商量办法。石厚就去问自己的父亲——卫国大臣石(qu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