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 千虑一得
Posted 历史
篇首语:敢说敢作敢为, 无怨无恨无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典故 千虑一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典故 千虑一得
千虑一得
《史记。淮阴侯传》
楚汉之际,韩信奉命和裘耳率兵数万,北伐赵、代,要想攻下井陉口(在今河北省),再进攻赵国。
赵王和成安君听到消息,就陈兵井陉口,准备迎战。有一位谋士广武君李左君,告诉成安君说:「韩信乘胜而来,锐不可当,但是军队远来,补给困难。井陉口形势险要,车骑通过很难,粮食一定落在后面。」
他请求率兵三万,从小路抄到韩信后面,截其辎重,而前面大军守住,不和他交战,使他进不能战,退不能回,不到十天就可以把韩信的头取来了。但是成安君是位儒者,主张义兵而不用诈谋,所以不用李左君车之计,而愿与韩信正面决战。
韩信也知道他的处境危险,不便贸然进兵,后来打听到成安君不用李左车的计,才安排下他的计策,传令进兵。结果背水一战,大获全胜,杀了成安君,擒了赵王和李左车。
当韩信的部下,绑着李左车送到韩信面前的时候,韩信不但不杀他,反而亲自为他解开了绳子,请他上堂,向东坐下(古时待老师的礼节),把他当老师一样看待。同时,向他请教,准备北攻燕,东伐齐,要怎样才能成功。
李左君推辞说:「败军之将,不可言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以图存;现在我战败被俘,还能谈什么呢?」
韩信说:「从前春秋时代,百里奚在虞国,而虞国灭亡,(www.cha138.com)后来到了秦国,而秦国成了霸主。并不是他在虞国时愚蠢,而到了秦国便变聪明了,而是当局能不能听他的话的缘故。如果这一次成安君听了你的话,那末被被擒的该是我了。所以我诚心向您请教,希望您能给我指教。」
李左君便说:「我听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我的话虽然未必值得采用,但也不妨提出来供你参考。」
于是便分析当前形势,如果继续向燕国进兵,必然不利,不如暂时休养士卒,先以战胜之余威,劝告燕国投降,燕国投降了,齐国也就不敢抗拒了。
韩信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就采纳了他的意见。于是燕国果然投降了。而不久,也就平安了齐国。
这就是「千虑一得」的典故,是说愚人的各种考虑中,必有一点值得采纳的。
相关参考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李左车 《滦县志》载:『今俗,以重五之日祭祀雹神,神为赵将李左车。』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李左车,在楚汉相争之时,曾为赵国的大将,他广有谋略,深通相法,观其相,可知生死未来
孔子的儿子名叫孔鲤,与弟子们一起跟着孔子学习。有的弟子偷偷地议论开了:“先生一定对自己的儿子格外关心,多教他不少学问,对我们恐怕是留一手的。” 一天,有个名叫陈子禽的学生问孔鲤:“你在老师那儿一
三国征战时期,曹军将领钟繇退守潼关。曹操知道长安已然丢失,心里又气愤又着急。于是叫来大将徐晃和从弟曹洪,怒气冲冲地下了死命令:“你们两个先率领一万兵马去镇守潼关,如果十天内潼关被攻破了,就砍了你们的头
三国征战时期,曹军将领钟繇退守潼关。曹操知道长安已然丢失,心里又气愤又着急。于是叫来大将徐晃和从弟曹洪,怒气冲冲地下了死命令:“你们两个先率领一万兵马去镇守潼关,如果十天内潼关被攻破了,就砍了你们的头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这句千古名言是广武君李左车为我们留下的。《楚汉传奇》中韩信在攻打赵国时,十分佩服李左车,于是说服他投靠汉王,成为自己靡下的一员。那么,李左车是怎样的人呢?他又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这句千古名言是广武君李左车为我们留下的。《楚汉传奇》中韩信在攻打赵国时,十分佩服李左车,于是说服他投靠汉王,成为自己靡下的一员。那么,李左车是怎样的人呢?他又
大家好,我是小编,说起李左车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人们都听过这句话,“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说这话的人就是西汉最厉害的军师李左车!李左车出身将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这句千古名言是广武君为我们留下的。《楚汉传奇》中韩信在攻打赵国时,十分佩服,于是说服他投靠汉王,成为自己靡下的一员。那么,是怎样的人呢?他又是怎么的?让我
是谁?「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这句千古名言是广武君为我们留下的。《楚汉》中韩信在攻打赵国时,十分佩服李左车,于是说服他投靠汉王,成为自己靡下的一员。那么,李左车是怎样的人呢?他又
耶律仁先www.lishixinzhi.com耶律仁先(1013—1072),辽中期著名将领。字一得,又字纠邻,小字查刺。契丹族。仲父房之后,南府宰相耶律思忠子(一作瑰引子)。有智略。兴宗时,初任左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