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 门可罗雀

Posted 宾客

篇首语: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典故 门可罗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典故 门可罗雀

门可罗雀

  《史记。汲郑列传》

  汲黯在景帝时任太子洗马,武帝时出任东海太守,后又被召为主爵都尉;郑庄当时则是先任太子舍人,后迁为大农令。两人在当时都是位居高官,受到众人敬畏,每日上门巴结逢迎的人不计其数。但由于他们刚正不阿的个性不适官场,后俱丢官失势,连生活都陷入困境,在此之际,往日川流不息的宾客也就消失无踪了。

  同样的,历史上有位翟公,他是汉文帝时的大臣,曾经任职廷尉,为九卿之一,位高权重。在他任官期间,每天家中宾客亦是络绎不绝,把大门挤得水泄不通。但当他失去官职后,就不再有人造访,门外冷冷清清,空旷得似乎可以张开用来捕捉鸟雀的大网。后来,他又官复原职,昔日的宾客又再度登门了。这一失一得、一贫一富交替所形成的不同景况,让翟公看透了世情,识清了这世态炎凉。

  《史记》作者司马迁以翟公的这段史实,表达了对官场中人情冷暖之感慨,更说到:「夫以汲、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意思是说:像汲、郑这样出色的人,都会遇到这种冷暖的待遇,何况是一般人呢?司马迁恐怕也反应自己当下的心情吧!后来「门可罗雀」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做官的人失势后宾客稀少的景况。亦可用以泛指一般来客稀少、门庭冷清的景况。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汉朝人物郑当时简介

汉代人物中文名:郑事先别号:郑庄国籍:西汉民族:汉族出生地:陈县职业:大臣官职:右内史、大农令、汝南太守成语:门可罗雀郑事先人物平生暮年阅历郑事先,字庄,陈县人。他的先人郑君曾做项羽部下的将领;项羽身

历史秘闻 上联:蜘蛛有网难罗雀!6岁神童的下联让人佩服

在中华的历史长河中,充满智慧的老祖先创造了许多优秀的文化,像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既陶冶了人们的情操,也增添了无限的乐趣,给农耕社会下的百姓,带来了许多的欢笑,像对联,其雅俗共赏的特性,不仅受到了文人雅

历史秘闻 上联:蜘蛛有网难罗雀!6岁神童的下联让人佩服

在中华的历史长河中,充满智慧的老祖先创造了许多优秀的文化,像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既陶冶了人们的情操,也增添了无限的乐趣,给农耕社会下的百姓,带来了许多的欢笑,像对联,其雅俗共赏的特性,不仅受到了文人雅

历史人物 郑当时的主要事迹 郑当时的人物生平 郑当时的人物简介

  中文名:郑当时  别名:郑庄  国籍:西汉  民族:汉  出生地:陈县  职业:大臣  官职:右内史、大农令、汝南太守  成语:门可罗雀www.cha138.com  早年经历  郑当时,字庄,陈

历史百科 马可·波罗和“中国趣味”

马可·波罗和“中国趣味”马可·波罗(MarcoPolo,1254-1324年),意大利威尼斯人。公元1266年,马可·波罗的父亲尼可罗和叔父马菲奥随出使伊儿汗国的元朝使臣来到中国进行商业活动。在元上都

世界历史 马可·波罗来过中国没有

马可。波罗是威尼斯商人,13世纪下半期偕同父亲尼可罗、叔叔马飞阿东来,回到故乡发了大财,不幸在热那亚与威尼斯的海战中被俘,在监狱里口述,并由比萨作家鲁思梯谦诺笔录而成《马可。波罗游记》,又叫《东方见闻

评价《君主论》(废话勿扰)

“……深深地认识人民的性质应该是统治者,而深深地认识统治者的性质的人应该属于人民。”——尼可罗·马基雅维利:《君主论》今天,人们习惯于使用“现在时”说话——事务的价值就其衡量标准而言体现在对“现今”的

历史人物 桐城派四个代表人物之一刘大櫆的奋斗人生

刘大櫆(1698—1779年),祖籍桐城(今枞阳县陈家洲),是桐城派四个代表人物之一。刘大櫆去世后,姚鼐有诗凭吊其故居:“寥寥空宇今罗雀,兀兀荒台古射蛟”,即感慨刘大櫆去世后,人才稀少,故居荒凉。>百

历史人物 桐城派四个代表人物之一刘大櫆的奋斗人生

刘大櫆(1698—1779年),祖籍桐城(今枞阳县陈家洲),是桐城派四个代表人物之一。刘大櫆去世后,姚鼐有诗凭吊其故居:“寥寥空宇今罗雀,兀兀荒台古射蛟”,即感慨刘大櫆去世后,人才稀少,故居荒凉。>百

独龙族的家庭成员工作分配 独龙族的家族观念

独龙族语称家族为“吉可罗”或“其拉”,意思是整体或全部。家族一般是由一个父亲祖先的直系后代所组织的血缘集体,即父系家族公社。家族公社有自己公有的山林、猎场、渔口子(捕鱼的地方)和祭祀的地方,还有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