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 “人不可貌相“说的是谁

Posted 孔子

篇首语:年轻只知学习营利,乃生命中最黯淡之时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典故 “人不可貌相“说的是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典故 “人不可貌相“说的是谁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是中国人挂在嘴边的一句古语,那么,这句话里那个“不可貌相”的人是谁呢?

这个人复姓澹台,名灭明,不过他可不是武侠迷们熟悉的《萍踪侠影录》中的那个武将,他这个真实的澹台比那个虚构的澹台足足要早1900多年呢。

澹台灭明是春秋末期的鲁国武城(今山东费县,一说在今山东武城)人,比大圣人孔子晚生三十九年。他天生异相,面貌丑陋,据说长得“额低口窄,鼻梁低矮,不具大器形貌”,所以,当他去拜孔子为师时,孔子虽然为了信守自己“有教无类”的理念没有拒绝他,却总对他爱答不理,让人家坐冷板凳。澹台灭明对孔夫子以貌取人的态度颇为失望,毅然决然离开孔子,开始了漫长刻苦的自学历程。

以貌取人的孔子没把“恐龙男”澹台灭明当回事儿,他非常喜爱的弟子子游(即言偃)却对澹台灭明颇为欣赏。子游从武城宰任上回到曲阜看望孔子时,孔子问他:“你在那里得到什么人才了吗?”子游借机赞美了澹台灭明的高尚品格:“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用现代话说,就是“做事从不投机取巧走捷径,没有公事从来不到我屋里来。”但固执的孔子依然不为所动。

澹台灭明自学成才后,独辟蹊径,南下吴楚游历讲学。

澹台灭明虽相貌丑陋,却胸怀宽广,他并没有因为在孔门受到冷遇而对孔子怀恨在心,而是仍以孔子为师,积极传播儒家学说。他不但像孔子那样释《春秋》,习“六艺”,教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而且在教学中提倡孔子提出的“诲人不倦”、“有教无类”的态度,“学而不厌”、“不耻下问”的风气,“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的方法等等。

知识渊博、道德高尚的澹台灭明在江南地区受到了人们的爱戴,当地跟从他学习的有三百多人。他在几十年内为江南地区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他的名气也传遍了当时的各个诸侯国。孔子听到这些消息,幡然悔悟,不胜感慨: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澹台灭明字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凭长相判断人,看错了子羽;凭语言判断人,看错了宰予)。

澹台灭明后来在他聚徒讲学的南昌百花洲畔去世,当地人民千百年来一直在纪念缅怀这位积极传播儒家文化的先贤——南昌城内有进贤门,东南有进贤县,进贤县有栖贤山,都是因澹台灭明而得名的。

澹台灭明曾因相貌丑陋而被孔子所轻,但他最终凭借自己取得的突出成绩获得了老师的认可,而且在孔门七十二贤中名列前茅。其实,孔子真的很不应该以貌取人,因为据说他自己就生得头顶凹陷,七窍豁露,颇不雅观。(忆江南张恒涛)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小尉迟”说的是谁

“小尉迟”说的是谁?明朝灭国都不放弃抗争的忠实将领!下面历史新知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多次的王朝变迁,也出现了很多的爱国人物,其中就包括了一个名为李定国之人。之

历史典故 “废史立牧”说的是谁

“废史立牧”说的是谁?“废史立牧”的历史典故是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东汉末年,汉室权利每况愈下,刘焉向朝廷提议,分别派出刘氏宗亲还有朝廷重臣到各州担任州牧,其权利在刺史、太守之上,

历史人物 “北地枪王”说的是谁

“北地枪王”说的是谁?他是赵云的师兄,以一郡之力干翻曹操主力!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评书大师张国良所著《评话三国》中,张绣有一个很响亮的称号:北地枪王。书中说张绣是张任、赵

历史秘闻 探花

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一个人的才华与外貌没有必然的关系。但是,毕竟人属于视觉性动物,经常以“颜值”的高低来衡量他人,颜值较高则更容易获得别人的赏识。在古代,皇帝曾因一位考生长得太丑,本不想

历史人物 三国第一诸侯说的是谁

三国第一诸侯说的是谁?英年早逝错过了逐鹿天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我国三国时期,诸侯林立,很多人都认为,在整个三国时期混蛋最好的肯定就是曹操了,因为他最后成为了北方的霸主,并

历史人物 “乞丐皇帝”说的是谁

李昪为什么被称为乞丐皇帝?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李昪吧!>南唐开国皇帝李昪出生卑微,从小过着流浪的生活,他的父亲李荣在战乱中下落不明,此后李昪是被伯父带到濠州生活,因此他被称为乞丐皇帝。但李昪的养父徐温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成语故事才高八斗 历史上的才高八斗说的是谁

成语典故_成语故事才高八斗历史上的才高八斗说的是谁  才高八斗的故事。成语才高八斗说的是谁的故事?才高八斗的典故出自哪里?才高八斗的意思是什么?  解释:比喻极有才华。  出处:南朝·宋·无名氏《释常

三苏指的是谁?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说的是谁

三苏指的是谁?三苏指北宋散文家苏洵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宋仁宗嘉佑初年,苏洵和苏轼、苏辙父子三人都到了东京(今河南开封市)。由于欧阳修的赏识和推誉,他们的文章很快著名于世。士大夫争相传诵,一时学者竞相

历史人物 双枪老太婆说的是谁

有许多人被后人称之为抗日时期的双枪老太婆,但仔细推敲其年龄,抗日时期还是个不知丑俊的少女,何以被时人称之为老太婆?不免疑惑抗日战争时期是否有这样一个真实人物。查阅史料,方知抗日战争时期真有一位老太太,

历史人物 双枪老太婆说的是谁

有许多人被后人称之为抗日时期的双枪老太婆,但仔细推敲其年龄,抗日时期还是个不知丑俊的少女,何以被时人称之为老太婆?不免疑惑抗日战争时期是否有这样一个真实人物。查阅史料,方知抗日战争时期真有一位老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