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 文采飞扬滕王阁

Posted 都督

篇首语:人生在勤,不索何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典故 文采飞扬滕王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典故 文采飞扬滕王阁

 文采飞扬滕王阁

  公元676年(唐高宗上元三年),九月初九重阳节那天,洪州(今江西南昌)都督阎伯屿在滕王阁上大宴宾朋。滕王阁是高宗显庆年间,由前任都督李元婴修建的。阎伯屿继任后,将滕王阁修缮一新。这天请客,阎都督一是想让大家看看刚修好的滕王阁,二是他已事先让自己的女婿写好了一篇纪念这个盛会的文章,想借机显示女婿的才学。

  宴会开始后,阎都督命下人捧出纸砚,请客人们写赋作序。客人们知道底细,都识趣地推辞了。当阎都督请到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时,年轻人却毫不谦辞,接过笔砚写了起来。这位年轻人便是在初唐文坛上享有盛誉的着名诗人王勃。他是去海南探望父亲,路过洪州而被邀请的。

  可是阎都督见此情形还是有点不高兴,便推说更衣走开了。暗中他派随从看王勃怎样写,并要他们随时报告。随从先报来的是开篇的两句“南昌故郡,洪都新府”,阎伯屿听了觉得平常,认为不过是老生常谈。随从后来又报来“星分翼轸(洪州处于楚地,翼轸是传说中楚地上空的两个星宿),地接衡庐(衡山与庐山)”,阎伯屿听了沉吟不语。当随从报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两句时,阎伯屿一下跳了起来,赞叹道:“这位是真天才,他的文章可以永垂不朽!”

  阎都督重新回到宴席上,与王勃欢饮至终。王勃离开洪州时,阎都督还送了他一百匹绸缎。而他在滕王阁上写的这篇《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也简称为《滕王阁序》),则成了传诵千古的杰作。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是初唐文坛上享有盛名的文学家,号称“初唐四杰”。他们以自己的创作对唐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们打破六朝以来的浮艳诗风,用诗反映社会现实,描画边塞江山,开拓了诗歌创作的题材,丰富了诗歌创作的内容。他们的创作得到了大诗人杜甫的很高评价。

  在我国的文学史上,唐代诗歌创作的艺术成就是一座令人叹为观止的高峰。仅《全唐诗》一书,就收录了诗作近五万首,作者两千两百多人,涌现了李白、杜甫等许多享有世界盛誉的大诗人。唐诗的兴盛,是从唐太宗时就开始的。

  唐太宗本身就爱好文学,也喜欢写诗。早在做秦王时,他就开设弘文馆,接纳四方文人学士。做了皇帝后,他身边更有一大批宫廷诗人,奉他的命令写“应制诗”。在这些诗人中,最出名的是上官仪。他是贞观年间的进士,被唐太宗任命为秘书郎。当时文坛上弥漫着六朝以来的靡丽文风,流行的也大多是点缀宫廷生活、为帝王歌功颂德的宫体诗。上官仪奉命所作的诗,也十分婉媚工整,适合宫廷需要,引得文人们纷纷仿效,被称为“上官体”。

  唐代以前,诗歌创作比较自由,没有格律、声韵方面的太多限制。上官仪在创作中,却很讲究对仗。他总结前人诗歌创作的经验,归纳出“六对”“八对”等对仗方法,定为格律。这对唐代的律诗(每首八句,每句五个字的称为五律,每句七个字的称为七律)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上官仪之后的“初唐四杰”,写了很多五言律诗,促进了律诗的发展,并通过他们的作品把五律这种形式固定了下来。在内容上,“初唐四杰”冲破“上官体”的框架,把诗歌从狭小的宫廷中解放出来。他们以广阔的内容、积极的思想意义和刚健活泼的诗风,推动诗歌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唐高宗、武则天和唐中宗各朝也像唐太宗那样,聚集着一批宫廷诗人。在这批诗人中,最出名的是宋之问和沈佺期两个。他们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把律诗成熟的形式肯定下来,定型化,使后来的诗人有明确的格律可以遵循。在他们手里,五言律诗的形式确定并成熟了,同时他们又开创了七言律诗的格局。到这时,唐代的律诗完全角成。在以后的一千多年中,许多诗人采用这种诗歌形式,创作了无数优秀的篇章。

相关参考

解密:《金瓶梅》如何调侃传奇诗人王勃的形象?

王勃,唐代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共称“初唐四杰”,而王勃居于四人之首,可见其影响之大。他的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足以使其驰名古今诗坛,更别说他那洋洋洒洒,文采飞扬的《滕王阁序》了。王勃是

解密:《金瓶梅》如何调侃传奇诗人王勃的形象?

...使其驰名古今诗坛,更别说他那洋洋洒洒,文采飞扬的《滕王阁序》了。王勃是个传奇性的人物,传说其为孩童时就已聪明过人,人谓之“神通”,长大之后更是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但就是这样一个名噪一时的传奇人物在《金...

历史人物 戏迷皇帝后唐李存勖

  ,沙陀人,唐光启元年(公元885年)出生于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五代时期叱吒风云的名将,后唐的开国君主。他征战半生,于十指得天下;他文采飞扬,留下众多传世名词;他又爱好戏剧,宠幸戏子,在宫中亲自

关兴、张郃、魏延、姜维、张苞,谁能排第一

很多人都喜欢三国时期的故事,尤其是在读《三国演义》的时候,因为文采飞扬,大家仿佛能够进入到那个时代,感受到那段历史所带来的震撼,尤其很多人喜欢其中的智勇双全,能文能武的人物。不过在读完整本著作之后,很

关于李斯的生平简介 历史上李斯是什么人物

  逝者如斯,不舍昼夜。李斯人如其名,他的一生为了帝王之术,施展自己的才华和能力,不断四处游走,终于投靠了天下最强大的国家,秦国并且做了秦国的丞相,文采飞扬又兼具政治家的、纵横家的能力,结果却败在了一

三国陈琳是怎么死的 一代才子消失在历史舞台

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陈琳首先是个才华横溢,善写文章的大才子,这一点从他那篇著名的讨贼檄文里可以看出,这篇文章一气呵成,酣畅淋漓,文采飞扬,感情激烈,堪称三国名篇。陈琳也凭借这篇文章而名垂千古,而且这本

历史秘闻 ”包拯:那我上了。欧阳修:不要脸

最开始知道欧阳修和包拯长达多年同朝为官的时候,真的是十分震惊!毕竟这两个人在最初的印象里十分的不搭,一个文采飞扬大文豪,一个断案如神大青天。以包拯为题材的影视剧中,提到欧阳修的几乎没有,而影视剧中有欧

历史秘闻 ”包拯:那我上了。欧阳修:不要脸

最开始知道欧阳修和包拯长达多年同朝为官的时候,真的是十分震惊!毕竟这两个人在最初的印象里十分的不搭,一个文采飞扬大文豪,一个断案如神大青天。以包拯为题材的影视剧中,提到欧阳修的几乎没有,而影视剧中有欧

历史人物 女皇武则天缘何能21年独掌天下

  重视、爱惜人才,是执政的一大特色。光宅元年(684年)徐敬业据扬州(今江苏扬州)起兵反抗,到处散发骆宾王撰写的《为徐敬业讨伐武氏檄》,用极其恶毒的语言诬蔑、攻击,看后因感叹其文采飞扬,赞扬骆宾王「

历史人物 关于李斯的生平简介 历史上李斯是什么人物

  逝者如斯,不舍昼夜。李斯人如其名,他的一生为了帝王之术,施展自己的才华和能力,不断四处游走,终于投靠了天下最强大的国家,秦国并且做了秦国的丞相,文采飞扬又兼具政治家的、纵横家的能力,结果却败在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