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历史 制定律令推行教化,以计代战伐吴建功

Posted 律令

篇首语: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晋朝历史 制定律令推行教化,以计代战伐吴建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晋朝历史 制定律令推行教化,以计代战伐吴建功

>杜预(222~284),西晋名将。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由于他通晓兵法,长于谋略,博学善用,多所建树,故有“杜武库”之称。> >  一、制定律令推行教化> >  杜预的祖父杜畿,曾任魏国的尚书仆射。父亲杜恕,曾任幽州刺史。杜预学问广博,通晓古今兴废之理。> >  杜预的父亲和有矛盾,结果被关进监狱,幽囚而死,因为这缘故,杜预久久不得入仕。后来,司马昭承袭了兄长司马师的官位,杜预娶了他的妹妹高陆公主,这才开始做官,先做尚书郎,并继承祖父的爵位为丰乐亭侯,在职四年后,转官参相府军事。> >  杜预跟车骑将军贾充等人厘定律令,完成后,杜预作了注解,然后奏进于朝廷。皇帝很满意,下诏把这律令颁行于全国。> >  泰始年间,杜预任河南尹。杜预认为京师是朝廷教化的发源地,而教化的推行总要由京师辐射四方,由近而远。因此,他所发布的一应政令、喻示,都贯彻着提倡教化这一主要内容。> >  当时,鲜卑族首领拓跋树机能骚扰陇右,朝廷任命杜预为安西军司,给兵300人、马百匹。到长安,改任秦州刺史,领东羌校尉、轻车将军、假节。鲜卑兵势强大,而当时任安西将军的石鉴却命令杜预出击。杜预认为,官军孤军深入,又粮草匮乏,应该增运粮草,等春天再行进讨。为此,他上书石鉴,反对立即开战。石鉴大怒,上奏朝廷说杜预擅自修饰城门官舍,留止军用物资,贻误军机。于是,杜预被押回,送交廷尉审治。好在杜预娶了公主,按照法律上的“八议”,可以用侯爵赎罪。后来,陇右的战事发展正如杜预所预料的那样,于是朝廷大臣都认为杜预长于运筹。> >  匈奴帅刘猛起兵叛晋,从并州向西进到河东、平阳。皇帝命令杜预以散侯身分在宫廷制定计划,不久,升任度支尚书。杜预上奏,主张“立藉田,建安边,论处军国之要”。他还制作人力排灌机械,兴建常平仓,确定谷物价格,整理食盐运输,制定税赋。他总计提出对内利国、对外安边的建议五十多条,都被采纳。>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三国人物周旨简介

三国人物本名:周旨所处时代:西晋时期主要成就:“以计代战一当万”战绩:杀沈莹和孙歆称谓:晋军伐吴时任牙门将(历史lishixinzhi.com)著名战役:攻吴战役周旨历史传记晋军伐吴时任牙门将,奉杜预

中国军事人物 杜预

   杜预(222?284)受羊祜推举,都督荆州诸军事,主持西晋平吴战争,使他得以一展将略。其用兵多谋,为当时朝廷上下所公认,军中则盛传其“以计代战一当万”之歌谣。280

汉朝历史 推行无为,颁布律令

  有鉴于的“赋敛无度”、“戍徭无已”的教训,实行了与民休息、“无为而治”的政策。谴责“诽谤者族、耦语者弃市”的苛法。从而巩固了政权。公元前202年2月,刘邦正式在汜水(今山东曹县附近)即位称皇帝,定

晋朝历史 第四节 革新律令

  晋武帝登基以后,还对其父司马昭以来就在进行的律令改革作出过贡献。>>  两汉时期的律令极为烦杂,律令和解说合在一起,有26272条,共700多万字,言数益繁,览者益难。于是在曹魏时代,魏文帝曹丕就

晋朝历史 受知羊祜造船伐吴,受抑王浑交恶有司

>>王(206~285),西晋名将。字士治。弘农湖(今河南灵宝西南)人。在灭吴战役中益州造楼船,石头收降幡,功勋卓著,千古驰名。但他矜功自伐,负气任志,致使争起朝堂,白璧生瑕。>>  一、受知羊祜造船

历史百科 法令滋章

汉武帝喜欢任用酷吏,用严刑重罚治理天下。刘邦入关,除秦苛法,约法三章。萧何为汉朝制定法律,以黄老思想为指导,只有九章。到了武帝时代,张汤、赵禹等人制定律令,务求深文严酷,律令逐步增加到359章,其中判

汉朝历史 律令三百余章 死罪一万多种

 汉武帝严刑峻法:律令三百余章死罪一万多种  古代官员“学法”热  古代确非法治社会,但制定法律却是历代皇帝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之一。以汉朝为例,法令之多,可谓汗牛充栋

汉朝历史 律令三百余章 死罪一万多种

 汉武帝严刑峻法:律令三百余章死罪一万多种  古代官员“学法”热  古代确非法治社会,但制定法律却是历代皇帝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之一。以汉朝为例,法令之多,可谓汗牛充栋

晋朝历史 前秦邓羌(十六国)

  邓羌(?~379?),安定人,并州牧、建节将军、尚书左仆射等,前秦名将。随苻黄眉等进击姚襄,献计激怒敌军,伪装撤退,诱敌深入,击斩姚襄。从苻坚平张平,与猛将张蚝交锋,以计擒之。寻任御史中丞,配合王

历史百科 刘备兴师伐吴

赤壁大战之后,曹操对孙权、刘备的威胁暂时解除。孙、刘两家的矛盾却日趋激化,矛盾焦点在于争夺荆州。荆州地处东吴上游,直接关系到东吴的安危。所以,孙权对此势在必争。而刘备倘若失去荆州,即会使诸葛亮制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