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历史 苏若兰为情巧作“璇玑图”
Posted 历史
篇首语:未知的事物总是被人以为奇妙无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晋朝历史 苏若兰为情巧作“璇玑图”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晋朝历史 苏若兰为情巧作“璇玑图”
东晋时代,北方被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少数民族占据,前前后后,大大小小共建立过十六个政权,史称“五胡”。> > 在东晋与五胡十六国对峙时期,南方文物鼎盛,人才辈出,名垂青史的忠臣义士、才子佳人犹多;北国则沉陷于互相攻伐,战火连天中,几乎数不出什么著名的人物,除了前秦的宰相王猛,文韬武略,辅佐苻坚统一了北方,从而垂名史册外,再就要算是才女兼美女的苏蕙了,她的扬名则全在于那副玄妙的“璇玑图”。> > 苏蕙,字若兰,前秦始平人,生长于一个当地的一个富实人家,她肤色细腻,明眸皓齿,举止娴雅,完全象一个江南女子一样秀美。她不管屋外纷飞的战火,一心沉醉于诗词歌赋之中,性情与当时热衷于玩枪弄刀的生活环境格格不入,她把自己的喜怒哀乐也就全部寄托在诗文之中。她的诗文辞句清雅,情感浓郁,表达方式往往又玄秘莫测,所以她的才华几乎就没人重视,她从未遇到过一个能与她谈诗论文的知音。由此一来,便形成了一种自怨自艾,孤芳自赏的心态,恰恰就象一株空谷中的幽兰。> > 到了婚嫁的年龄,她毫无选择地嫁给了前秦安南将军窦滔。出阁前,满心期盼能遇上一位知情可意的夫婿,谁知这窦滔将军,生来一介武夫,骑马射箭、玩弄刀枪倒是十分在行,而对苏蕙,除了喜欢她的美貌外,至于什么文才诗意,他可是一点也无法欣赏。苏蕙大失所望,因而也愈加地落落寡欢,还不时地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发上一通脾气。> > 窦滔起初还算依顺着她,觉得漂亮的妻子,偶尔发发脾气也就宽容算了,可后来他遇到了歌妓赵阳台,娶作了偏房。这赵阳台,不但能歌善舞,而且娇媚可人,引得窦滔对她宠爱不已。苏蕙看到赵妾那副媚态,心里自然窝心,不由得拿出正室的身份叱责她。赵妾不敢与她直面对抗,就不时地在窦滔耳边数落苏蕙的不是,窦滔对妻子也就越来越冷淡了。后来,窦滔奉命出镇襄阳,本欲携妻妾同往,可当时苏蕙正为赵妾的事情生气,赌气说不去。这话正中赵阳台下怀,她极力怂恿窦滔,说苏蕙不去就不必勉强。于是窦滔只带着赵阳台赴任了。> > 苏蕙独自守在长安空闺中,日子稍长,便感到寂寞难耐。丈夫在身边时,不太能感觉出他的多少好处来,现在一离开,思念之情却是刻骨铭心,真是一日夫妻百日思啊!她不由得有些悔恨当初的负气了。> > 悔恨之余,她便夜以继日地用吟诗作文来排遣孤寂的时光。一天,她心不在焉地把玩着一只精巧的小茶壶,壶身上绕着圈刻了一圈字——“可以清心也”,她玩着玩着,忽然发现这五个字不论从那个字开始读,都可以成一句颇有意趣的话。于是灵感顿至,她设想可以利用这种巧妙的文字现象,来构成一些奇特的诗。> > 这时,她正有满腔的幽思和深情想有抒发,现在又找到了这种奇巧的表达方法,于是地进行构思。构思既成,她又费了好几个月的工夫,把诗织在锦缎上,这副锦缎长宽都是八寸,上面织有八百四十一个字,分成二十九行,每行也恰是二十九字,每个字纵横对齐;这些文字五彩相间,纵横反复都成章句,里面藏着无数首各种体裁的诗,诗意多为倾诉她的思念之情。苏蕙把这副锦缎命名为“璇玑图”,璇玑,原意是指天上的北斗星,之所以取名璇玑是指这副图上的文字,排列象天上的星辰一样玄妙而有致,知之者可识,不知者望之茫然。当然,其中也暗寓她对丈夫的恋情,就象星星一样深邃而不变。> > “璇玑图”织好后,苏蕙派人送往襄阳交给窦滔。旁边的人见了这图,都不知其中有何含意,可对诗文不甚通解的窦滔,捧着“璇玑图”,细细体味,竟完全读懂了妻子的一片深情,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心有灵犀一点通吧!旁人询问其故,窦滔意味深长地说:“这是我家的语言,不是我家的人,莫能解之。”> > 当即,窦滔派遣了一批人马,到长安接来了苏蕙。自此,夫妻恩爱日深,窦滔也渐渐跟着苏蕙学习诗词,两人常常一同流连于诗词的海洋中。> > 苏蕙的“璇玑图”轰动了那个混乱的时代,大家争相传抄,试以句读,解析诗体,然而能懂的人寥若晨星。“璇玑图”流传到后世,又不知令多少文人雅士伤透了脑筋。女杰,就“璇玑图”着意推求,得诗二百余首。高僧起宗,将其分解为十图,得诗三千七百五十二首。学者康万民,苦研一生,撰下《“璇玑图”读法》一书,说明原图的字迹分为五色,用以区别三、五、七言诗体,后来传抄者都用墨书,无法分辨其体,给解读造成困难。康万民研究出了一套完整的阅读方法,分为正读、反读、起头读、逐步退一字读、倒数逐步退一字读、横读、斜读、四角读、中间辐射读、角读、相向读、相反读等十二种读法,可得五言、六言、七言诗四千二百零六首;每一首诗均悱恻幽怨,一往情深,真情流露,令人为之动颜。> > 总计八百四十一字,没有标点的“璇玑图”全文如下(读时须排列成横竖各二十九行的方阵):> > 仁智怀德圣虞唐真妙显华重荣章臣贤> > 惟圣配英皇伦匹高飘浮江湘津伤嗟情> > 家明葩荣志庭闲乱作人谗佞奸凶害我> > 忠贞桑凶慈雍思恭基河惨叹中无镜纷> > 为笃明难受消原祸因所恃滋极骄盈榆> > 顽孝和淑自为隔怀怀伤君朗光谁终荣> > 苟不义姬班女婕好辞辇汉成薄浸休家> > 贞记孝塞慕所路房容珠感誓城倾在戒> > 后孽嬖赵氏飞燕是生景谗退远敦贞敬> > 殊增离旷帏饰曜思穷荧犹炎盛兴渐至> > 大伐用昭丹青昭愚谦危节所是山忧经> > 遐清华英多苍形未在慎深虑微察远祸> > 在防萌西滋蒙疑容持从梁心荒淫忘想> > 感所钦岑幽岩峻嵯峨深渊重涯经网罗> > 林光流电逝推生民堂妃闺飞衣谁追何> > 思情时形寒岁识凋松想居叹如阳移收> > 施为抵差士空后中奋表为相如感伤在> > 劳贞物知终始咎独怀何潜西不何谁神> > 无感惟自节能我容声将自孜君想颜衰> > 改华容是与女贱曜日日激与通者旷思> > 兴厉不歌冶同情宁孜侧梦仁贤别行士> > 念谁贱鄙翳白无愤将上采悲咏风樊叹> > 发观羽缠龙旗容衣诗情明显怨衰情时> > 倾英殊衰殊身节菲路和周楚长双华宫> > 忧虎雕饰绣始璇玑图义年劳叹寄华年> > 有志饬忘葑长音南郑歌商流徵殷繁华> > 观曜终始心诗兴感远殊浮沉时盛意丽> > 哀遗身藏召卫咏齐曜情多文曜壮言无> > 平苏氏理往忧岁异浮惟必心华惟下微> > 辞日思慕世异逝倾违荣感体悯悲窃河> > 摧伯女志兴荣伤患藻荣丽充端此作丽> > 遐硕翠感生婴漫丁冤诗风兴鹿鸣怀悲> > 哀谁游倏无一俯忧作已声窃广路人粲> > 我艰是漫是何桑翳感孟宣伤感情者颓> > 然盈体仰情者处发淑思透其威情惟忧> > 何艰生时盛昭业倾思永戚我流若不中> > 容何成幽曲姿归迤颀蕤悲苦怀思苦我> > 章徽恨微玄悼叹戚知沙驰亏离仪赀辞> > 房秦王怀土眷旧乡身加兼愁悴少精神> > 通幽旷远离凤麟龙昭德怀圣皇人商游> > 桑鸠扬仇伤荣身我乎集殃愆辜何因备> > 所明径殊孤乘雁为激阶阴巢水悲容仁> > 尝苦辛当神飞文遗分归贼弦西翳双激> > 奸摧君深日润浸思罪积怨其根难寻欢> > 均物品育生施天地德贵平均匀专通身> > 粲妾殊翔女楚步林燕清思发离滨汉之> > 步飘飘离微隔乔木谁阴一感寄饰散声> > 应有流东桃飞泉君叹殊心改者惑匿亲> > 闻远离殊我同衾志精浮光离哀伤柔清> > 厢休翔流长愁方禽伯在诚故遗旧废故> > 君子惟新贞微云辉群悲春刚琴芳兰凋> > 茂熙阳春墙面殊意惑故新霜冰斋洁志> > 精纯望谁思想怀所亲> > “璇玑图”这八百四十一个字排成的“文字方阵”,竟然能衍化出数以千计的各种诗体的诗来,读法更是千奇百怪。今天我们要想彻底读懂,纵使花上几年工夫,也不是人人能做到的;而当初苏蕙仅用了几个月时间,不但构思好,还要织在锦缎上,靠的除了她的一腔深情外,也绝对少不了她的绝世才情。> > 这里仅选择几首从“璇玑图”中整理出来的诗,以体现苏蕙情意之一斑:> > 苏作兴感昭恨神,辜罪天离间旧新。> > 霜冰斋洁志清纯,望谁思想怀所亲!> > 这是一位被“新人”取代的“旧妇”唱出的幽怨和不平,但对于远方的夫君她依然怀着“霜冰”般纯洁的一片真情。> > 伤惨怀慕增忧心,堂空惟思咏和音;> > 藏摧悲声发曲秦,商弦激楚流清琴。> > 这首诗正读、反读皆可,描述了满怀悲思的人儿,独自坐在空寂的堂上抚琴,琴声时而呜咽如泉,时而激越如风,倾诉着抚琴人翻卷涨落的心声。> > 嗟叹怀所离径,遐旷路伤中情;> > 家无君房帏清,华饰容朗镜明。> > 葩纷光珠耀英,多思感谁为荣?> > 周风兴自后妃,楚樊厉节中闲。> > 长叹不能奋飞,双发歌我衮衣;> > 华观冶容为谁?宫羽同声相追。> > 凄怆的六言诗,诉说着女主人公在空寂的“房帏”中对镜梳妆时的几多哀叹,她纵然有着“葩纷”、“耀英”的容颜,但韶光易逝,夫君难回,这如花的年华,又“治容为谁?”> > 寒岁识凋松,真物知终始;> > 颜衰改华容,仁贤别行士。> > 这首可回读的五言诗,用岁寒后凋的松柏作比,吐露了她对夫君矢志不移的贞情;倒转来读,则表现得更加激扬蓬勃,感人至深。> > 谗佞奸凶,害我忠贞;> > 祸因所恃,滋极骄盈。> > 这里又对那位夺她夫君的赵阳台进行了痛斥,喻她为“谗佞”,苏蕙之所以被丈夫抛在长安,全因了那位赵阳台谗媚进言,恃宠邀情,怎不让苏蕙愤恨至极。> > 一副深情玄妙的“璇玑图”的意韵,决不是一篇短文章能讲得清楚的,若想领会其中奥妙,只有自己会心品味,方能渐至佳境。它实在是中国文字深奥、古奇、优美与艺术化的最佳诠释。> > 一副“璇玑图”使才女苏蕙名声大噪,千古称奇。虽说当时南方因天时地利,才子才女多如过江之鲫,然而北国仅以一个才貌俱佳的苏蕙,就足以使他们黯然失色,真可谓是月明中天,群星失灿。> > 后来,历代不少有才之士纷纷想模仿“璇玑图”创作诗歌,以与苏蕙平分秋色;但最终除了作出一些“回文诗”外,仅有宋代大学士创造的一种“反复诗”,尚有一些“璇玑图”的意韵。> > “反复诗”的字排成一菱形,外圈任取一字开始,左旋右旋,读之皆可,能得五言绝句三十首;圈内十字交叉的十三个字,顺读、横读、逆读,可得七言绝句四首;以中间的“老”字为枢纽,左右上下旋读,又可得诗若干首;若将所有二十九字任取一字随意回旋,取其压韵,还能得诗若干首。据说以这二十九字反复变化,可读出七、八十首诗来,可以说是神奇巧妙,与“璇玑图”异曲同工。然而,从气势上,变化的花样和难度上,它仍与“璇玑图”难以相提并论。苏蕙用一腔幽情创制的“璇玑图”真能称得上千古之绝唱!相关参考
人物简介苏蕙是东晋陈留武功县令苏道质第三个女儿,约生于秦王苻坚永兴元年(公元357年)。苏若兰自幼容颜秀丽,天资聪颖,以创作的回文诗《璇玑图》闻名。十六岁时嫁于秦州(今甘肃省天水)刺史窦滔。经历武功苏
武后《一璇玑图序》试举之以见其概唐武则天《璇玑图序》曰:前秦苻坚时秦州刺史扶风窦滔妻苏氏,陈留令武功道质第三女也。名蕙字若兰,识知精明,仪容秀丽,谦默自守,不求显扬。行年十六,归于窦氏,滔甚敬之。然苏
历史人物 才女苏蕙简介 苏蕙的《璇玑图》为何能称之为千古绝唱
古代有很多才女,但从没有一个才女能像苏蕙这样,她作的《璇玑图》堪称千古绝唱,从古至今还没有一个人能与其平分秋色! 所谓《璇玑图》其实是苏蕙所作的回文诗,只不过她是以刺绣的形式展现出来的。《璇玑图
苏蕙,字若兰,始平(今陕西武功县)人,善属文,魏晋三大才女之一,回文诗之集大成者,三岁学字,五岁学诗,七岁学画,九岁学绣,十二岁学织锦,传世之作仅一幅用不同颜色的丝线绣制织锦《璇玑图》。生平介绍>苏蕙
古代有很多才女,但从没有一个才女能像苏蕙这样,她作的《璇玑图》堪称千古绝唱,从古至今还没有一个人能与其平分秋色! 所谓《璇玑图》其实是苏蕙所作的回文诗,只不过她是以刺绣的形式展现出来的。《璇玑图
苏蕙是个蕙质兰心的女子,她的教养、学识,让她不能直接了当吐露心中的一切,于是她便将满腔的情和怨,都用丝线代替,一针一线细细密密地绣到丝锦上,绵密的针脚,代替苏蕙默默诉说着对爱人的思念。 千古奇女
何谓回文诗,为谁所创作《织锦回文诗》,一名《璇玑图》,为苏惠字若兰所作。织锦为文,循环成诗,可以反读、横读、斜读、交互读,退一字读,叠一字读,皆成文章,其工巧无比,亘古以来,所未有也。唐武则天、宋朱淑
在我国古代的时候,女性的社会地位是非常低的,而作为歌妓社会地位就更加低了,她们生活在社会最底层,虽然卖艺不卖身,但依然被人们看的轻如草芥。南北朝的著名歌妓苏小小可谓是世人皆知,那么苏小小到底是何许人呢
在我国古代的时候,女性的社会地位是非常低的,而作为歌妓社会地位就更加低了,她们生活在社会最底层,虽然卖艺不卖身,但依然被人们看的轻如草芥。南北朝的著名歌妓苏小小可谓是世人皆知,那么苏小小到底是何许人呢
历史人物 马尔泰若兰简介 马尔泰若兰喜欢谁 马尔泰若兰怎么死 马尔泰若兰扮演者
中文名:马尔泰若兰 其他名称:若兰,八侧福晋 饰演:刘心悠 配音:范楚绒郑丽丽 登场作品:电视剧《步步惊心》 性别:女www.lishixinzhi.com 父亲:马尔泰大将军 配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