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历史 说说太康之治那些事》序言
Posted 司马
篇首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晋朝历史 说说太康之治那些事》序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晋朝历史 说说太康之治那些事》序言
司马炎,字安世,司马昭之长子,在司马昭死前三个月正式被确立为世子。公元265年,司马炎为自己荡平了一切阻碍,代魏称帝,建立西晋,定都洛阳,为 晋武帝。建立西晋后,晋武帝司马炎为了统一天下,曾派名将羊枯、杜预等攻打吴国。由于晋武帝准备充分,时机恰当,战略正确,前后仅用了四个多月,便顺利地 夺取了灭吴战争的全部胜利。公元280年,吴主孙皓投降,晋武帝司马炎封他为归命侯,至此,全国重归一统,三国鼎立的局面完全结束了,晋武帝司马炎统一了 全国,结束了八十年的分裂局面。> > 晋武帝司马炎即位后,为开创新的业绩,以洛阳为中心,在全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逐步使百姓摆脱了战乱 之苦,使国家走上了发展之路。主要的措施有发展经济、整顿吏治、大兴文化等。其中,这一时期所盛行的文化就是被后人津津乐道的“太康文学”,其代表人物有 一左(左思)、二陆(陆机、陆云兄弟)、二潘(潘岳、潘尼叔侄)、三张(张载、张协、张亢兄弟)。也正是这些措施的实施,为中华民族古代灿烂的文化和经济 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使国家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史称“太康盛世”。当时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呈现一派繁荣的新局面。> > 本书共分十个章节,每个章节下又分为了几个小节,每个小节都辅以人物线索,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和高深的智慧从文献资料、民间传说和学术论著等多个角度,详细的叙述了太康盛世的历史事件,相信本书在给广大读者带来无限乐趣的同时更能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了解历史的窗口。相关参考
顺治十八年(1661)正月初七,清帝福临去世,皇三子玄烨继位为帝。有清一朝自此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盛世,政治相对清明,国力强盛,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最后的黄金代。>> 首先,清代专制主义中央
本作品是对史图馆专栏的投稿,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作品并非严谨的历史学术研究,仅供参考;未经授权,禁止二传,违者必究。本文作者:锦帆游侠第二章序言:咸熙二年,公元265年,晋王司马昭的世子司马炎从曹奂
太康盛世是指晋武帝统一全国,经济繁荣,在西晋初期出现的太平盛世。西晋占田制的实行,使农民依法占有了一定的土地,从而调动了农民辟田开荒,从事生产的热情。再加上晋武帝注重招抚流民,兴修水利,所以,西晋
太康盛世是指晋武帝统一全国,经济繁荣,在西晋初期出现的太平盛世。西晋占田制的实行,使农民依法占有了一定的土地,从而调动了农民辟田开荒,从事生产的热情。再加上晋武帝注重招抚流民,兴修水利,所以,西晋
司马炎字安世,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他是西晋开国皇帝,生于公元236年,卒于公元290年,在公元265年登上帝位,是历史上的晋武帝,他的父亲是晋文帝司马昭,叔叔是晋景帝司马师,之后的皇帝司马睿是
司马炎字安世,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他是西晋开国皇帝,生于公元236年,卒于公元290年,在公元265年登上帝位,是历史上的晋武帝,他的父亲是晋文帝司马昭,叔叔是晋景帝司马师,之后的皇帝司马睿是
与唐朝相似,在唐朝贞观盛世后有永徽之治,在太康盛世后也有元康之治,都是两代相连的繁荣时期。太康盛世被称为「天下无穷人」的富足景象,太康末年傅咸还描述:当时「贾竖皆厌粱肉,」「婢妾被服绫罗」、「贱隶
卷一·少年有为,计除权奸卷二·平定三藩,收复卷三·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卷四·登基,加强集权卷五·整顿吏治,巩固边防卷六·初政,蠲免天下卷七·平定叛乱,四方来朝卷八·人才济济,良臣云集卷九·盛世显赫,空前
杨骏之死 西晋武帝太熙元年(290)三月,命在旦夕的武帝心急如焚,因为他知道自己在世的时日不多,而太子司马衷又是个白痴,选谁做顾命大臣让他颇为头疼。再三思量,武帝在临终时以侍中杨骏和汝南王司马亮为顾
前文提要:杨坚晚年凄凉,被杨广和杨素玩弄于股掌。杨广打败了所有竞争对手后终得继位,于是大兴土木,迁都洛阳兴建新京,又开凿运河南下江都。新都建成后,大业二年七月,出身望族弘农杨氏的楚国公司徒杨素亡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