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历史 北魏文成帝皇后冯太后(一位杰出的女主)
Posted 太后
篇首语:人生在勤,不索何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晋朝历史 北魏文成帝皇后冯太后(一位杰出的女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晋朝历史 北魏文成帝皇后冯太后(一位杰出的女主)
冯太后像
冯太后(442—490),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县)人,属北燕皇族,汉人。14岁时被选为北魏文成帝拓跋的妃子,后被册封为皇后。拓跋死后,冯氏操纵政权。北魏献文帝尊冯氏为皇太后。在冯氏的指导和辅佐下,北魏孝文帝把“太和改制”推向高潮。
人物简介
冯太后,北魏文成帝皇后,长乐信都(今河北省冀州市冀州镇岳良村人)人。公元442年生于长安。十一岁成为北魏文成帝拓跋的贵人,十四岁封后。拓跋死后,乙浑专权。冯太后短期临朝,定策诛杀乙浑。其后与献文帝拓跋弘不睦。拓跋弘非冯太后所出,两人政见也完全不和。公元471年(皇兴五年)献文帝禅位于五岁的太子拓跋宏,自己仍过问大政。公元476年(承明元年)冯太后毒死献文帝,再度临朝。至她死时,在北魏最高管理层活跃近二十五年。冯太后性格猜忌,长于权术,善于收买拉拢臣下,并且通过她诸多的情夫,形成一个床闱内阁。然后冯太后并不擅长国家整体规划,说她是太和改革的实际主持者实为寥误。北魏的太和改革始于太和八年,而太和元年到五年这一段冯太后朝纲独的日子,她并没有提出任何有力的政策或纲领。但她在太和改革中也发挥了一定作用,还是比较杰出的一位女主。
人物生平
少年:国亡父丧
冯后是长乐信都人,出身于名望之家,她的祖父冯文通是十六国时期北燕的国君。
西晋末年,战乱不息,北方的游牧民族乘虚而起,各显神通。匈奴、鲜卑、氐、羯、羌,纷纷越过北方草原进入中原地区,形成所谓“五胡乱华”的混乱局面。冯氏的北燕正是在这种局势下崛起的一方诸侯。按照冯家的说法,他们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魏国国君的始祖毕万。毕万在晋献公时因功封为魏(今山西芮城)地大夫,毕万即以魏为姓氏。魏国被秦国吞并后,魏氏的一支流落到山西境内的冯乡,遂改为冯氏。此后冯氏宗族历经世变,几经流徙,在三晋之地苦苦支撑。后来,冯后的曾祖因军功渐渐发达,他的两个儿子冯跋、冯弘(字文通)竟先后做了北燕的国主。只是没多久,北魏太武帝进逼北燕,冯弘被迫逃往高丽,并最终死在那里。但他的几个儿子,以冯后之父冯朗为首,加上冯崇、冯邈,为防遭后母慕容氏谮陷,联手出逃辽西,投降了北魏。冯朗被加封为西城郡公,领秦(治今甘肃天水)、雍(今陕西西安)二州刺史。此时,冯后尚未出世。
冯后的母亲王氏,乐浪(今朝鲜平壤)人,是冯朗在北燕时所娶。二人能够成亲,主要得益于北燕地邻高丽,再者冯跋与高丽国王的远房亲戚慕容云是至交。
因多年动荡不安,直到随夫任官长安后,生活暂时得以安定下来,王氏夫人才给冯朗生下一个儿子,取名冯熙,就是冯后的同母兄长。到了公元442年(太武帝太平真君三年),王氏夫人又生下了一个女儿,就是后来的冯后。冯后出生之时,距祖上建立的北燕灭亡已有六七年的光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也已完成了中国北方的统一,并与南朝形成了对峙之势。身为北燕国主后裔的冯氏家族,在这种南北对峙的大局下,能否享受安逸的生活,实在难说。
冯后出生后不久,哥哥冯熙就因叔叔冯邈战入蠕蠕(柔然,居于阴山一带的少数民族),被人带着逃到氐、羌中生活,多年以后才找回。接着,冯家突然遭遇了飞来横祸:不知是朝廷对冯后那位曾为北燕王子的父亲心存疑虑,还是冯朗果真有什么不轨之举,总之是冯朗因受一桩大案株连被太武帝下令诛杀了。按照惯例,冯氏因为年幼又是女孩,就被没入宫中,成了拓跋氏的婢女。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冯氏在宫中得到了姑母冯昭仪的多方照应。
原来,冯朗兄弟逃出北燕投降北魏后,穷蹙的冯文通在公元434年(北燕大兴四年)派尚书高颐奉表入魏,请罪称藩,乞求太武帝,愿以小女儿充入掖庭,以求生路。太武帝答应后,冯文通就派人将最小的女儿送给了太武帝,不久被立为左昭仪。冯昭仪在冯氏没入宫后,动了恻隐之心,向皇帝求情让冯后与自己同住。这样,冯后避免了学做苦役的营生。由于姑母待她“雅有母德”,冯后虽然仍是卑贱的宫中婢女,但她幼小的心灵却得到了几分慈母般的温情。
多亏了姑母的悉心照料与抚养,冯后慢慢长大成人。终日耳濡目染,她逐渐熟悉了北魏皇宫内的礼仪和其间的微妙,积累起了丰富的人生阅历,也养成了复杂的感情性格。
冯后11岁的时候,宫中发生了一场重大事变。公元452年(北魏正平二年)三月,中常侍宗爱谋杀了太武帝,然后秘不发丧,假冒皇后赫连氏的名义将尚书左仆射兰延、侍中和匹等人召入宫中依次绑缚起来砍了脑袋,东平王拓跋翰也被他秘密处死。尔后,宗爱立吴王拓跋余为帝。宗爱自为大司马、大将军、太师,都督中外诸军事、领中秘书,爵封冯翊王。既录三省,又总戎禁,坐召公卿,大权在握。被立的拓跋余深以为忧,便想谋夺其权,结果又被宗爱派小黄门贾周等人杀死。短短几个月,宗爱连杀两位皇帝,引起朝野震动。不过,宗爱虽手握军政大权,毕竟是个刑余之人,不可能自己去坐皇帝的位子。不久,殿中尚书长孙渴侯与尚书陆丽又迎立了宗室拓跋,即北魏高宗文成皇帝。
文成帝拓跋是太武帝太子拓跋晃的长子。太武帝对他十分喜爱,时常呼之为“世嫡皇孙”。拓跋5岁的时候,曾随祖父北巡,遇到一位刚刚降服的部族首领处罚他的手下,拓跋没等祖父发话,就自作主张,命令那位首领说:“这人今天有福气,他有幸遇到我,你就应当立即释放他。”拓跋焘深感惊奇,说道:“此儿年龄虽小,却知处理大事,有天子之风度。不可小瞧。”拓跋即位之后,其性格能力得到了更充分的施展。
为稳定朝中形势,文成帝果断地把宗爱、贾周等作恶不法的宦官诛杀,夷灭三族。又在公元452年(兴安元年)十月,把尚书长孙渴侯擢为尚书令,加仪同三司,以骠骑大将军拓跋寿乐为太宰,都督中外诸军事,同时录尚书省事。但二人争权,遇事不能互相合作,只一个月时间,文成帝即将二人赐死。为了防止再祸起萧墙,文成帝将宗室广阳王建、临淮王谭诛杀,太尉张黎、司徒古弼因为论事不合乎他的旨意,也被黜出朝廷,贬为外官。平南将军、宋子侯周忸晋爵为乐陵王,南部尚书、章安子陆丽晋爵为平原王。后又委任二人为太尉、司徒,以镇西将军杜元宝为司空,共辅国政。拓跋即位之初的一两个月里,赏罚严明,迅速把纷纷议论的朝廷平息下来,显示出他治理国政的才干与刚毅性格。
几个月中,朝廷上政治风云变幻,令人眼花缭乱,残酷的宫廷斗争的现实,使冯后深为触动。父祖以前大起大落的经历,个人由不谙世事到没入宫掖,这些事不免使这位年仅10余岁的清纯少女对政治斗争多了一些更直观的感受。她开始体会,观察,明白了这九重天隔、戒备森严的皇宫内院常常隐藏着的无穷争斗与杀机,到处充斥着刺鼻的血腥味。
13岁的文成帝登基不久,就选中冯氏做了贵人。这一年,冯氏只有11岁。
相关参考
中国历史上敢送皇帝“绿帽子”的皇后,至少有北魏孝文帝皇后冯润、西晋惠帝皇后贾南凤、北齐成武帝皇后胡氏、唐中宗皇后韦氏等。在男尊女卑的中国古代,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女人只能从一而终。一旦女人“出轨”,则会
冯太后执政北魏文成帝文明皇后冯氏(简称冯太后),在北魏中期的政治舞台上,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女杰,在历史上有所作为的女政治家。文成帝死后,她捕杀图谋反叛的丞相乙浑,临朝听政。后又迫使献文帝禅位给儿子孝文帝
“文明太后”,是后人对北魏文成帝皇后冯氏的尊称。二十四岁便守寡的冯氏,如同东晋康帝的皇后褚蒜子一样,有胆有识。她垂帘听政二十余年,为北魏政权的发展和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位卑照样做皇后、太后北魏文成帝
唐朝末年,随着中原政权的衰落,中央王朝放松了对周边少数民族的统治。北方游牧民族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各部,并在公元916年自称“大圣大明天皇帝”(即辽太祖),建立契丹国家,定都临潢府(今属内蒙古
冯太后是怎么带领北魏国富民强的?冯太后一生有哪些成就?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冯太后被称为是古代杰出的女政治家、改革家,也正是在冯太后的带领下,北魏才能全面推行改革,增强国力。冯太后是北
历史人物 北魏孝庄帝皇后尔朱英娥简介,高洋霸占尔朱英娥是真的吗
个人生活第一次婚姻尔朱英娥最初嫁给北魏孝明帝做妃子,封为“嫔”。婆母胡太后专横,对妃嫔们很压制,因此她一直没有生育。孝明帝母子权力冲突很严重,武泰元年(528年),胡太后竟杀死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年仅1
胡太后简介:北魏宣武帝的充华,孝明帝的生母。安定临泾(今甘肃省镇原县郭原乡)人。谥"胡灵太后",垂帘听政达13年之久。 北魏宣武帝的充华,孝明帝的生母。安定临泾(今甘肃省镇原县郭原乡
胡太后简介:北魏宣武帝的充华,孝明帝的生母。安定临泾(今甘肃省镇原县郭原乡)人。谥"胡灵太后",垂帘听政达13年之久。 北魏宣武帝的充华,孝明帝的生母。安定临泾(今甘肃省镇原县郭原乡
冯太后被称为是古代杰出的女政治家、改革家,也正是在冯太后的带领下,北魏才能全面推行改革,增强国力。冯太后是北燕皇族后人,北燕灭亡后成为拓跋焘的婢女,后被选为文成帝的贵人,最后荣升皇后。但文成帝早逝,年
拓跋(371.8.4—409.11.6),字涉,南朝人又称其为拓跋开,鲜卑族拓跋部人,北魏王朝的创建者,史称北魏道武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统帅。 拓跋生于公元371年8月4日[即太和六年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