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历史 石勒读汉书

Posted 历史

篇首语:记忆的坐标有多么清晰,前进的脚步就有多么坚定。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晋朝历史 石勒读汉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晋朝历史 石勒读汉书

  晋元帝即位的第二年,匈奴族的汉国国主刘聪病死。汉国内部也发生分裂。刘聪的侄儿刘曜接替了国主的地位。他觉得用汉朝的名义并不能欺骗人民,在公元319年,改国号为赵。汉国大将石勒在反晋战争中扩大了兵力,不愿再受刘曜的统治,也自称赵王。

  石勒是羯族人,他家世代是羯族部落的小头目。年轻的时候,并州地方闹饥荒,他和部落失散了,曾经给人家做过奴隶、佣人。有一次,石勒被乱兵捉住,关在囚车里。正好他的囚车旁边有一群鹿跑过。乱兵纷纷去追捕鹿群,石勒才趁机会逃走。

  石勒受尽苦难,没有出路,就招集一群流亡的农民,组成了一支强悍的队伍。刘渊起兵以后,石勒投降汉国,在刘渊部下当了一员大将。

石勒

  羯族人的文化比匈奴人要低。石勒从小没有像刘渊那样受过汉族文化教育,不识字。他担任大将以后,渐渐懂得要成大事业,光靠武力不行,就依靠一个汉族士人张宾,采取了许多政治措施。他还收留了一批北方汉族中的贫苦的读书人,组织了一个“君子营”。

  由于石勒骁勇善战,加上有了张宾一批谋士帮他出谋划策,石勒的势力更加强大。到了公元328年,终于消灭了刘曜。过了两年,石勒在襄国自称皇帝,国号仍是赵。历史上把刘氏的赵国称为“前赵”,把石勒建立的赵国称为“后赵”。

  石勒自己没有文化,但是却十分重视读书人。他做了后赵皇帝后,命令部下,凡捉到读书人,不许杀死,一定要送到襄国来,让他自己处理。

  他听从张宾的意见,设立学校,要他部下将领的子弟进学校读书。他还建立了保举和考试的制度。凡是各地保举上来的人经过评定合格,就选用他们做官。

  石勒严禁部下提到“胡”字、“羯”字。但是为了安抚汉族士人,有时候也没有执行禁令。

  有一次,有个汉族官员樊坦被任用做官。樊坦进宫朝见的时候,穿了一身破破烂烂的衣服。石勒吃惊地问他:“你怎么穷到这步田地?”

  樊坦忘记了禁令,回答说:“刚刚碰到一批羯贼,把我的家当都抢走,家里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了。”

  石勒知道他吃了亏,就安慰他说:“羯贼这样乱抢东西,太不应该!我来替他们赔偿吧!”

  樊坦忽然想起了触犯了禁令,吓得浑身发抖,连忙向石勒请罪。

  石勒笑着说:“我这个禁令,是对付一般百姓的。你们这些老书生,我不怪你们。”说着,真的赔给樊坦一些衣服钱财,还赏给他一辆车,一匹马。

  石勒挺喜欢读书。他自己不识字,就找一些读书人把书讲给他听,一边听,一边还随时发表自己的见解。

  有一次,他让人给他读《汉书》,听到有人劝汉高祖封旧六国贵族的后代的历史。他就说:“唉!刘邦采取这样错误做法,还怎么能够得天下呢?”讲书的人马上给他解释,后来由于张良的劝阻,汉高祖并没有这样做。石勒点头说:“这才对啦。”

  又有一次,石勒举行宴会招待大臣,宴席上,他问一个大臣,说:“你看我可以比得上古代什么样的帝王?”

  大臣吹捧说:“陛下英明神武,比汉高祖还强,别人更比不上了。”

  石勒笑了笑说:“你说得太过分了。我要是遇到汉高祖,只能做他的臣下,大概跟韩信、彭越差不多。要是我生在汉光武帝那个时候,倒可以和他并驾齐驱,还说不定谁胜谁负呢。”

  由于石勒重用人才,在政治上比较开明,后赵初期出现了兴盛的气象。>

相关参考

历史百科 石勒评帝王

石勒不识字,但天资英达,非常喜好历史和文学,即使在军旅,也常令儒生读史书给他听,还经常以他个人的见解论定古代帝王的善恶,朝贤儒士听到没有不赞叹他识见精辟的。一次,让人给他读《汉书·高祖本纪》,听到郦食

晋朝历史 石勒据襄国称霸

 公元312年石勒据襄国称霸  永嘉六年(312)七月,石勒进驻襄国(今河北邢台),定都于此。石勒自与汲桑聚众起事失败后,投靠刘渊为大将。石勒以汉族失意士人张宾为谋主,召集低级士族,另立一营

晋朝历史 石勒后赵中兴

  在西晋几十年的动乱历史之中,石勒是位的人物。石勒是羯族人,原名叫,上党武乡(今山西省榆社)人。长得浓眉大眼,体强身壮,又善骑马射箭,武艺超群。只是没读过书,胆识有余,谋略不足,他曾在洛阳等地当过小

晋朝历史 公元312年 石勒据襄国称霸

 公元312年石勒据襄国称霸  永嘉六年(312)七月,石勒进驻襄国(今河北邢台),定都于此。石勒自与汲桑聚众起事失败后,投靠刘渊为大将。石勒以汉族失意士人张宾为谋主,召集低级士族,另立一营

晋朝历史 石勒逆天,奴隶称帝

  公元318年,刘曜建立前赵政权。大将石勒在灭西晋及平定反叛的过程中立有大功,因此被刘曜封为赵王。石勒是一个目不识丁的羯族人,但却十分有心计。在刘曜被胜利冲昏头脑、开始麻痹起来时,他却在积极地扩充自

晋朝历史 石勒逆天,奴隶称帝

  公元318年,刘曜建立前赵政权。大将石勒在灭西晋及平定反叛的过程中立有大功,因此被刘曜封为赵王。石勒是一个目不识丁的羯族人,但却十分有心计。在刘曜被胜利冲昏头脑、开始麻痹起来时,他却在积极地扩充自

晋朝历史 公元330年 石勒称帝建后赵

晋大兴二年(319),石勒在襄国(今河北邢台)称王,下令禁止酿酒,郊祀宗庙时用醴代酒。又派遣官吏巡视各州郡,劝课农桑。因此中原农业生产得以逐步恢复。石勒势力强大起来,国境也不断扩大。329年九月,他的

晋朝历史 奴隶皇帝石勒一家

>  晋末八王混乱时,居住在北方诸州郡的少数民族贵族乘乱而起,推翻了西晋政权,先后建立起十几个少数民族政权,历史上称为时期。因为十六国主要是匈奴、羯、氐、鲜卑、羌等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所以又称五胡十六

晋朝历史 后赵孔苌(十六国)

  孔苌:后赵将军,被称为石勒爪牙的心腹大将,身为最初的十八骑之一,骁勇善战,屡立战功,常任先锋之职。曾在永嘉之乱时劝石勒处死俘虏的晋室王公,先后与刘琨、鲜卑拓跋部、鲜卑段氏以及诸多民变者争战,为石勒

晋朝历史 后赵石弘(十六国)

  后赵海阳王石弘(314年—335年),字大雅,是中国五胡十六国时代后赵的君王。后赵明帝石勒二子。  即位  史载石弘“幼有孝行,以恭谨自守”。东晋成帝咸和八年(333年)九月,石勒一死,石弘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