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历史 两汉之间的异类
Posted 公元
篇首语: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汉朝历史 两汉之间的异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汉朝历史 两汉之间的异类
(公元前45—公元23),西、东汉之间新王朝建立者,公元8—公元23年在位。子巨君,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人。史载他长相如禽兽,“侈口蹶 颐,露眼赤精,大声而嘶”,活脱脱一代谋逆枭雄。父王曼早逝,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靠亲戚周济生活。虽生活艰苦,但敏而好学,恭俭礼让,勤奋博识,敬事叔 伯,孝顺母亲,养护寡嫂兄子,结交名士,以德行著称。从小就养成、练就了一套为人处世的本领,少年老成之极,颇为宗族众人赏识。虽后来地位提高,权力增 大,但从不露出半点骄矜懈怠神色,反而益发谦恭有礼,一方面广为结交公卿将相、名士大儒,一方面又赈济穷贫、轻财好施,伪君子的戏演得很高明。> > > 自中叶以来,西汉皆以外戚辅政。王莽生在红极一时的王氏家族,几个伯父、叔父在汉成帝时代一个个出将入相、封侯受赏,王家甚为显赫。姑母王政君是汉元帝 皇后,历佐四世60余年为天下母,莽以她为凭借。初任黄门郎,迁射声校尉。永始元年(公元前16)封新都侯、骑都尉,好匿情求名。绥和元年(公元前8), 其叔父、大司马王根病逝,临终举他以代,族众均曰然。哀帝即位后(公元前6年),因外戚丁氏、傅氏贵盛,未得势,归乡闭门自守,等待时机,常歇斯底里。新 野三年,多人上书为他美言,足见人缘之佳。公元前2年获允回京居住。隔年哀帝死,太皇太后王政君收玉玺,临朝称制,召他复为大司马,领尚书事,兼管军事令 及禁军,百官奏书也由其处理,总揽朝政。此时莽45岁,一夕之间成了国家最高行政首长,一上台即清除丁傅外戚势力,立中山王之子、9岁的刘为平帝,还为 平帝祖母及东平王昭雪,其迅速果断的行动受到朝野上下拥戴,为推行以后的新政奠定基础。隔年太皇太后赐号太傅安汉公,类似受封之号。莽假意推辞 再三,终接受名号,却拒绝俸禄二万八千户,又奏请封赏诸皇室子弟和大小官员,大家皆歌颂其恩德(公元1年)。但亦开始暴露真面目,捐钱献地,沽名钓誉,又 广树党羽,笼络儒生,屡兴大狱,排斥异己,得同党拥护。48岁时立女儿为平帝后。同年,其长子王宇因吕宽案,被他逼迫自杀,牵连数百人。莽之同党即上书称 安汉公大义灭亲,公而忘私。又作8篇诫书与孝经,作为国家选拔人才的书目。49岁(公元4年)被封为宰衡,其地位在诸侯王公大臣之上。大力宣扬礼乐教化, 增加各经博士名额,由1人增至5人,广建学校、宿舍,使有才干之士纷来京师,顿时文教昌盛,因此得到汉廷儒生拥戴,甚至包括扬雄这等大文人。群臣纷纷上书 阿谀,周公设礼作乐需7年,而莽只用4年天下就升平。莽因而加封九锡,此次却未谦让。又毒死平帝,改立两岁的孺子婴为帝,他以摄政名义,后又称“假皇 帝”。> > 初始元年(公元8)王莽废孺子婴,自称皇帝,改国号为新,和平夺权。登极前,依他既狡诈又烦琐的个性,自然还有一番假惺惺的托 辞:“昔周公摄位,终得复子明辟,今予独迫皇天威命,不得如意。”并颁了一篇用深奥古文写成的诏书,十足的“深文周纳”。柏杨认为,王莽是学派巨子, 以一个学者建立一个庞大帝国,中国历史上仅此一回。夺权只是为当皇帝,满足私欲;王莽则有他的政治抱负,是为实践他的儒家思想。黄仁宇则为他解释说: “所以王莽纵矫诈,他所处的背景,则是当日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西汉朝廷就产生不了一个强有力的领袖。从他的立场看来,除了篡位外,也没有办法打开出路 了。”他做了15年皇帝,欲有所作为,动引经义,翌年以周礼等三代政治为理想,历数西汉社会兼并之弊,托古改制,大肆改革,号为新政,却是复古:首定国家 经济政策,立井田制度,将全国土地改为“王田”,限制个人占有数量;一家男子不满8人,而占田超过一井(900亩)者,余田分与九族、邻里、乡党;无田的 按一夫一妻受田百亩分配;奴婢改称“私属”,均禁止买卖;推行五均赊贷和六政策,即把盐、铁、酒、币制、山林、川泽收归国有,控制和垄断工商业;普通百 姓因祭祀或丧葬需要,可向政府贷款,不收利息,但为经营农商事业而贷款,则收取纯利十分之一的本息;利用朝廷权力调整市场经济,平衡物价,防止商人剥削, 增加国库收入(很有点像社会主义初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到人民养生嫁娶,官室封国、刑罚、礼仪、田宅车服等仪式,皆依周礼;恢复五等爵,经常改变官制和 行政区划。一系列改革充满空洞理想。但徒法不足以自行,奉行不得其人,百姓未蒙其利,先受其害;且改革步骤太快,朝令夕改,屡次变更币制,使百姓官吏不知 所从,造成农商失业,食货俱废,经济混乱。“王田”、“私属”影响了大地主、官僚及商人利益;加上刘姓宗室失去权位,自然不满和抵制。莽又看不起边疆诸 国,野蛮无文明,削王为侯,不断挑起对匈奴和东北、西南各族的战争,致使边地乱起,不得平息。赋役繁重,横征暴敛,法令苛细,阶级矛盾尖锐,人民不堪其 苦。> > 天凤四年(公元17),全国发生蝗患旱灾,饥荒四起,莽叫百姓煮草根为酩以代粮,无效,饥民起而暴乱,赤眉、绿林军相继揭竿而 起。莽军相继败于农民军,又在昆阳之战中以40余万军而不敌万余兵力的刘秀,自此大衰。地皇四年(公元23),莽率群臣至南郊举行哭天大典,称“天生德于 予,汉兵其如予何?”可另几支暴乱劲旅赤眉下江起事军、刘玄(更始帝)新市平林军等已攻入长安,城中少年响应,至渐台。商人杜吴杀了王莽,校尉公宾斩其 首,为起事军悬于宛市之中。两年后,西汉宗室刘秀建立东汉,定都洛阳。> > 王莽是两汉之间的异类,代罪羔羊。是他平息了混乱,又是他挑起 了更大的混乱,他之所以能登上皇位,是由其早年的经历、自己的努力及外戚掌权、特殊际遇造就的。其政治失败,史书评为改制无方,食古不化,不诚无物及人心 思汉等。他的一系列改革未能见效,因为诱发了社会动荡,损害了统治阶级利益,又未能给人民带来任何好处,最终只能是理想主义改革者的梦想破灭。柏杨则认 为,他的失败原因主要有5点:复古,守旧;缺乏技术能力;控制不了豪强官僚等既得利益者的反击;过于迷信制度,而且烦琐、屡变;固执己见,不听建议。相关参考
大家都知道,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在两汉之间还有一个短命的新朝。今天给大家讲的,就是在新朝和东汉之间的一个小人物。此人名叫刘恭,是刘邦长子刘肥的后代。从汉元帝开始,他家一直都继承式侯之位,王莽灭了西汉之
汉朝是继秦朝之后的国家,西汉建国初,由于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加上连年战争的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人民大量逃亡。汉初的人口,较之秦代大大减少,大城市人口剩下十分之二三。汉朝的所有制度都是在秦朝制度的基础上建
王莽出身名门,是汉元帝皇后王政君的侄子。虽有万贯家产,却是操守可嘉。他的诸兄弟都乘时侈靡,唯独王莽不贪财货,生活清贫,恭俭勤学,事诸父母有礼义,完全不像一个纨绔子弟。世父大将军王凤害病,王莽日夜侍候,
匈奴是两汉时期对中原王朝威胁最大的势力,虽然他们总的人口没办法和汉朝人口相比,但是其“控弦之士三十余万”,而且他们生活的很多必需品都有赖于中国所供给,平时与汉族互市,但在有机可乘时就入侵汉朝的边疆,满
汉朝皇帝皇后列表 两汉时期是当时世界上一个伟大的一段历史,分为西汉(前202年-9年)与东汉(25年-220年)两个历史时期,合称两汉。汉高祖刘邦至汉景帝刘启时期的汉朝,经济实力缓慢上升
汉朝皇帝皇后列表 两汉时期是当时世界上一个伟大的一段历史,分为西汉(前202年-9年)与东汉(25年-220年)两个历史时期,合称两汉。汉高祖刘邦至汉景帝刘启时期的汉朝,经济实力缓慢上升
王莽出身名门,是汉元帝皇后王政君的侄子。虽有万贯家产,却是操守可嘉。他的诸兄弟都乘时侈靡,唯独王莽不贪财货,生活清贫,恭俭勤学,事诸父母有礼义,完全不像一个纨绔子弟。世父大将军王凤害病,王莽日夜侍候,...
汉朝是继秦朝之后又一大统一的国家,而汉朝又分东西两汉,在汉朝,汉朝文化统一,科技发达,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汉文化圈正式成立,华夏族自汉朝以后逐渐被称为汉族,两汉为华夏文明的延续和挺立千秋做出了巨大贡献。
【导读】我们都知道我国最伟大的两个王朝,汉唐盛世!在汉王朝,分为西汉和东汉,西汉时汉高祖刘邦建立的,东汉时刘邦的子孙光武帝刘秀恢复汉朝的,这两汉之间加载这一个新朝,皇帝是王莽!本来也是西汉末年的朝廷重
> 东汉文坛,要是不算上末年的“三曹”,则虽不像西汉那样有几大泰斗级的人物:(中国史传散文第一大家)、司马相如(两汉辞赋第一大家)、贾谊(公元前200—公元前168,河南洛阳人,两汉政论文第一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