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历史 开疆拓土,击匈奴通西域

Posted 汉武帝

篇首语: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汉朝历史 开疆拓土,击匈奴通西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汉朝历史 开疆拓土,击匈奴通西域

  采取软硬兼施的手段治理国家,不仅解除了匈奴威胁,保障了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也打通了丝绸之路,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并发展了大一统的交流。> >    汉朝建立初期,由于国力虚弱,急需安定的环境发展生产,恢复经济,所以实行“无为”政治,采取与匈奴和亲的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汉族与少数民族之 间的经济文化上的联系,为以后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同时也助长了西北边疆和蒙古高原匈奴贵族的贪婪性和掠夺性,给西汉王朝的政权造 成了很大威胁,也给西汉边疆的吏民带来了很大的灾难。> >   霍光像从高帝到景帝,西汉王朝经过60多年的休养生息,到武帝继位时,国内经济繁荣昌盛,社会安定,兵强马壮,已经具备了足够的力量来制止匈奴入侵。> >   此时的汉武帝再也不愿忍辱负重,他开始制订反击匈奴的政策。由他领导的抗御匈奴的战争,持续了43年,其中最关键性的战役有3次。经过这些反击,匈奴元气大伤,一蹶不振,再也没有力量对中原进行骚扰了。> >    元朔六年(前123),武帝派率10万骑兵出塞追歼匈奴。在这次战役中,18岁的年轻将领脱颖而出。霍去病是河东郡平阳(今山西临汾)人,  从小喜欢征战、善骑射,被提拔为侍中,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在汉匈激烈交战的时候,汉武帝任命他做骠姚校尉。汉军出塞后,大将军卫青挑选800名精锐骑兵 归霍去病指挥,霍去病率800骑兵冲杀在前,离开汉军主力,一直奔袭数百里。> >   这支骑兵虽小,但战斗力极强,他们找到匈奴部队后,以迅 雷不及掩耳之势发起突然袭击,打得敌兵落花流水,溃不成军。在这次战争中,汉军斩敌2000多人,以少胜多,大胜而归。霍去病在抗匈战争中建立了大功,多 次得到汉武帝的奖赏。汉武帝前后赐封他食邑1.7万户,并加官大司马。不幸的是,霍去病24岁那年得病死了。汉武帝十分悲痛,深为这年青武将的英年早逝而 惋惜,特意为他修建了一座仿照祁连山模样的宏伟坟墓,来纪念这位建立了赫赫战功的青年英雄。> >   由于汉军的英勇杀敌,西汉王朝取得了反击 匈奴战争的巨大胜利,汉武帝的抗击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功,西汉建国以来的百年边患基本得以解除。匈奴被迫北迁,出现了“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廷”的局面。汉 武帝反击匈奴的战争,维护了汉朝边郡先进的农业生产,制止了匈奴贵族的野蛮掠夺和侵袭,使中国北部地区继续得到开发,边境得到安定,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 益。> >   像汉武帝在位期间,历时三年西征大宛,使汉威震撼西域诸国,西域诸国纷纷对汉称臣,从而确立了西汉对西域的宗主地位;开拓了 东北和西北边疆,使今新疆、甘肃西部开始进入中国的版图,东北地区的疆域则从今辽东半岛一直扩大到浑江、鸭绿江流域;还平定了闽越和南越的叛乱,稳定了西 汉王朝对西南地区的统治;通过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新疆一带少数民族和内地的联系。通过和亲,建立了汉朝和西域大国乌孙的联盟,开辟了西汉与康居、 月氏、木夏等国的交通。> >   汉武帝推行抗击和“征抚”的民族政策,广开三边,拓植四方,巩固和发展了庞大的帝国,使中国的版图初具规模, 并且巩固和发展了多民族统一,加速了民族大融合,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从而实现了他建立“大一统”帝国的伟大抱负。从此,西汉王朝进入了鼎 盛时期。

相关参考

汉朝历史 田广明等六路击匈奴之战

  汉本始三年(公元前72年),在西汉与匈奴的战争中,祁连将军田广明等五将军、校尉常惠监乌孙围(西域国名,都赤谷城,在今吉尔吉斯共和国伊塞克湖东南一带)兵分六路远程进攻匈奴的作战。  昭帝末,匈奴攻乌

汉朝历史 田广明等六路击匈奴之战

  汉本始三年(公元前72年),在西汉与匈奴的战争中,祁连将军田广明等五将军、校尉常惠监乌孙围(西域国名,都赤谷城,在今吉尔吉斯共和国伊塞克湖东南一带)兵分六路远程进攻匈奴的作战。  昭帝末,匈奴攻乌

汉朝历史 班超再通西域及其贡献

  自西汉张骞沟通了丝绸之路后,西域主要国家都与汉朝建立了友好关系。可是王莽的新朝建立之后,这种关系就中断了,西域各国又服从了匈奴。>  汉光武帝在位时,西域各国都想与汉朝重新修好。但汉朝因为政权刚建

汉朝历史 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

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  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目的是想联合西域各国共同抗击匈奴,当时匈奴控制着西域的大部分地区,汉王朝通西域的路线也受匈奴控制,行进非常艰难,途中还被匈奴

汉朝历史 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

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  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目的是想联合西域各国共同抗击匈奴,当时匈奴控制着西域的大部分地区,汉王朝通西域的路线也受匈奴控制,行进非常艰难,途中还被匈奴

汉朝 张骞通西域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张骞(?~前114年)是西汉开辟西域道路的第一个使者。他奉武帝之命,先后两次出使西域。第一次出发时间为建元二年(前139年),目的是联络西迁的大月氏,共同夹击控制西域36国(位于葱岭以东)的匈奴。途中

68 张骞通西域

汉武帝初年的时候,匈奴中有人投降了汉朝。汉武帝从他们的谈话中知道一点西域(今新疆和新疆以西一带)的情况。他们说有一个月氏(音yuè-zhī)国,被匈奴打败,向西逃去,定居在西域一带。他们跟匈奴有仇,想

历史百科 张骞通西域

汉代将中亚、西亚统称西域。狭义的西域范围是:东至玉门关、阳关,西至葱岭,南至昆仑山,北至阿尔泰山。当时小国林立,共有36国。这些小国常受匈奴控制,成为进攻汉朝的根据地,因此被称为“匈奴右臂”。于是武帝

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历史事件·班超通西域

中国古代史·历史事件·班超通西域班超(32~102)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73年,随窦固出击匈奴。同年率吏36人出使西域。在鄯善,用奇计杀死匈奴使者和随从百余人,使鄯善国归附汉朝。又废亲附匈奴

历史典故 张骞通西域

张骞通西域  汉武帝初年的时候,匈奴中有人投降了汉朝。汉武帝从他们的谈话中知道一点西域(今新疆和新疆以西一带)的情况。他们说有一个月氏(音yuè——zhī)国,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