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历史 五斗米道起义

Posted 方术

篇首语:丈夫清万里,谁能扫一室?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汉朝历史 五斗米道起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汉朝历史 五斗米道起义

  五斗米道又称天师道可以说是我国民间宗教发展史上最早的教派之一。>  东汉顺帝(126-144年)年间,沛国丰(今江苏省丰县)人张陵背井离乡,来到了民风纯厚、山川秀丽的蜀地,入居鹤鸣山(在今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修炼,以求长生之道。张陵本大儒,博通五经,又熟知盛行于世的黄老之学、谶纬思想与神仙方术,乃据此声称太上老君授以新出正一盟威之道,并吸收了巴蜀地区少数民族原始宗教的某些成分,创立了五斗米道(因入道者须交五斗米,故名)。它奉老子为教主,以老子《五千文》(即《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因从其受道者须纳五斗米而得名。其召神劾鬼、符箓禁咒等道术,均直接继承了汉代方士的方术。

五斗米道创始人

>  顺帝汉安元年(142年),张陵开始在巴蜀一带行医传道,百姓师从者甚多。张陵死后,其子张衡继之;张衡死,其子张鲁仍传其道。世称“三张”,道内则称“三师”,即“天师”张陵、“嗣师”张衡、“系师”张鲁。经过他们祖孙三代的苦心经营,五斗米道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义、仪式、方术及组织制度。>  灵帝中平元年(184年)七月,五斗米道首领——张修在巴郡率众起义,攻占汉中部分地区,以配合东方太平道策动的黄巾军大起义。献帝初平二年(191年),益州牧刘焉委张修为别部司马,又委张鲁为督义司马,兵合一处,攻打汉中太守苏固。张修杀苏固,张鲁又杀张修,吞并其部众。刘焉死,其子刘璋继位,以张鲁不听调遣,尽杀鲁母家室,鲁遂据汉中自立。东汉王朝因忙于在东方剿杀黄巾余部,无力西讨,乃采取怀柔策略,委张鲁为镇南中郎将,领汉宁太守。于是,张鲁借机在巴、汉地区推行五斗米道,并建立起政教合一的政权。

相关参考

讲五斗米道的由来 从张陵到张鲁

“五斗米道”是一个俗称,因为加入这一教派的人需要交纳五斗米作为起初凭据。它的正名实叫“正一盟威之道”,后来尊称为“天师道”、“正一道”。东汉时,张陵在四川创立“五斗米道”。据《道门科略》记载,这一教派

讲五斗米道的由来 从张陵到张鲁

“五斗米道”是一个俗称,因为加入这一教派的人需要交纳五斗米作为起初凭据。它的正名实叫“正一盟威之道”,后来尊称为“天师道”、“正一道”。东汉时,张陵在四川创立“五斗米道”。据《道门科略》记载,这一教派...

一个张角式的人物 起义军首领孙恩

孙恩(?―公元402年),字灵秀,琅琊郡(今属山东)人,东晋五斗米道道士和起义军首领。家族世奉五斗米道,是永嘉南渡世族。东晋隆安三年(公元399年)起兵反晋,余众由孙恩妹夫卢循领导,世称“孙恩卢循之乱

一个张角式的人物 起义军首领孙恩

孙恩(?―公元402年),字灵秀,琅琊郡(今属山东)人,东晋五斗米道道士和起义军首领。家族世奉五斗米道,是永嘉南渡世族。东晋隆安三年(公元399年)起兵反晋,余众由孙恩妹夫卢循领导,世称“孙恩卢循之乱

五斗米道教的教主张鲁为何会与曹操结为姻亲?

张鲁,东汉末年沛国丰县人,历史上一直传说,张鲁是西汉时期张良的世孙,也是天师道教主张陵的孙子。说到了张陵,这可是一个历史上著名的传奇人物。他在历史上被称为“米贼”,创造了著名的五斗米道,也就是我们经常...

五斗米道教的教主张鲁为何会与曹操结为姻亲?

张鲁,东汉末年沛国丰县人,历史上一直传说,张鲁是西汉时期张良的世孙,也是天师道教主张陵的孙子。说到了张陵,这可是一个历史上著名的传奇人物。他在历史上被称为“米贼”,创造了著名的五斗米道,也就是我们经常

历史人物 东晋道教人物“孙泰”简介,孙泰的侄子是谁

孙泰(?—398)字敬远,祖籍琅琊(今山东胶南县境南),家族世奉五斗米道,是永嘉南渡世族。奉吴郡钱塘五斗米道首领杜子恭为师。杜子恭死后,孙泰继传杜子恭道法,受人敬信。东晋黄门郎孔道、鄱阳太守桓放之、骠

五斗米教张鲁,宁可投降曹操也不愿和刘备结盟?

五斗米教张鲁,宁可投降曹操也不愿和刘备结盟?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太平道徒以黄巾束额为帜,喊出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口号。而在黄巾起义之前许多年,另外一支由道家衍变而出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简介谁不为五斗米折腰

成语典故_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简介谁不为五斗米折腰?  成语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不为五斗米折腰”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主要讲陶渊明任县令时有一天有个官要来,别人就劝他穿戴整齐,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简介 谁不为五斗米折腰

  成语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不为五斗米折腰”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主要讲陶渊明任县令时有一天有个官要来,别人就劝他穿戴整齐,迎接那个官。他本来就是个向往只有随性的人,就说出了这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