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满天下的贤相 房玄龄缘何有“贤相”之名

Posted 房玄龄

篇首语:没有口水和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名满天下的贤相 房玄龄缘何有“贤相”之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名满天下的贤相 房玄龄缘何有“贤相”之名

房玄龄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丞相,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而且他任丞相时间之长在历史上很少见的。房玄龄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何能够名满天下?为何会被后世称为“贤相”?我们还得到历史长河中去找寻答案。

幼年时期的房玄龄机智聪明,他博览群书,喜欢写文章,在书法上也有一定的造诣。房玄龄年纪虽小,但对事物有着独特的见解。有一回,他随着父亲前往京城,京城一派繁荣,大家都认为隋朝不会灭亡。但是房玄龄却对父亲说:“隋朝现任的皇帝没有任何功德,只会迷惑黎民百姓,对隋朝的发展没有作出长远规划,而且太子之位迟迟不定,兄弟之间早晚会自相残杀。靠着这些人,隋朝怎么能继续下去呢?这样的局势,隋朝迟早会灭亡。”房玄龄的这番话让他的父亲十分吃惊,他对这个还没有成年的儿子立时另眼相待。同时,房玄龄也是一个孝顺的人。据说,房玄龄的父亲生病后,他照顾了一百多天,每日都亲自喂药喂饭,晚上就穿着衣服睡在父亲的身边。父亲死后,他伤心得五天没有进食,足以见证他孝心感天动地。

房玄龄十八岁考中了进士,之后被任职。当时的吏部侍郎高孝基对房玄龄赞誉不绝,他断言:房玄龄日后必成大器。果然,房玄龄后来被任命为隰城县县尉。步入仕途后的房玄龄,对隋朝朝政腐败颓废之风深感无力。当时,隋朝已经开始动荡,各地出现多处起义,势力最强的便是李阀和宋阀。李阀首领李渊举义旗入关内后,李渊的二儿子李世民率军向渭北开拓疆土。房玄龄早就预料到会有这一天,他就骑着马去了军营拜见李世民。

李世民见到房玄龄后,就像是遇到了旧友一般,很快任命房玄龄为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房玄龄对李世民也一样,与之成了知己,且对李世民非常忠心,将自己知道的毫无保留全都告诉李世民。每当讨伐贼寇的时候,其他人都在搜寻财物,只有房玄龄在搜罗人才,将这些人才带去李世民那儿。遇到良将谋臣,房玄龄都会主动与他们结交。

之后,李渊称帝,建立唐朝。李渊赐封大儿子李建成为太子,二儿子李世民为秦王。但是,李建成心胸狭隘,因为李世民的风头和功绩远远高过了他,李建成便猜忌李世民想夺走太子之位,处处与他作对。有一次,李世民到太子李建成的府邸吃饭,却被人谋害中毒。秦王府中人人自危,他们知道有人将黑手一步步地伸向秦王,却无计可施。对此,房玄龄倒显得十分淡定,他对大臣长孙无忌说:“现在太子与秦王的积怨已深,祸乱即将爆发。如果现在出现政变,必定会引起天下大乱。唐朝刚刚建立,根基还不牢固,内部政变会引来别的势力,这不但会祸及秦王府,.还会让国家陷入覆灭的地步。在这样一个紧急的时候,怎么能不再三思考呢?”接着,房玄龄说出了自己的计谋:“既然太子不仁,那我们不如学习周公诛杀兄弟的故事,这样不仅能抚宁天下,还能安定宗庙社稷。古人曾说‘治理国家的人不能顾及小节’,说的不就是现在的形势吗?”长孙无忌听完房玄龄的话后,眼前一亮,两人的想法简直是不谋而合。

其实,长孙无忌早就有这个打算,只是一直以来没敢讲出来。现在,房玄龄都讲明了,还有什么好顾忌的呢?两人商量后,长孙无忌就去向李世民献策。李世民听后当即否决,自己若杀了大哥李建成,这不是不忠不义吗?随后,李世民找来房玄龄商议计谋,房玄龄从容地回答:“现在国家正在患难之中,不是英明的人不能平定眼前的祸乱。秦王的功绩有目共睹,完全是天命所归,自然有神明相助,不需要有人刻意地出谋划策。”房玄龄说完这番话,李世民立马下定决心,决心铲除太子李建成党羽,登上皇位。

房玄龄在秦王府中待了十多年,写下无数言简意赅又道理深刻的文章,就连开国皇帝李渊都赞赏他。太子李建成对秦王幕府的谋臣们都十分厌恶,没少在李渊面前进谗言诋毁房玄龄。房玄龄有一段时间遭到李渊的贬斥,其他秦王府谋臣也被打压。李世民见形势不利,立即召来了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他们在府中策划了玄武门之变。事变后,太子李建成被杀,李世民入主东宫成为皇太子。

李世民登基后,称为“唐太宗”。为了表达对房玄龄的谢意,他提携房玄龄为太子右庶子,之后又升为中书令,并晋爵为邢国公。房么龄的仕途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一直平步青云。贞观三年,唐太宗又任命他为太子太师,但是房玄龄拒绝了,最后改任为代理太子詹事,兼吏部尚书,后又代替长孙无忌任尚书,改封爵为魏国公,并兼修国史。

房玄龄一人担任多个官职,他的权力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是,房玄龄并不懈怠。他继续日夜操劳,尽职尽责,看到别人的长处会欣然学习。与此同时,房玄龄还精通吏事,他不用势利的眼光来衡量一个人,用人时不分贵贱,他的所作所为得到世人的赞扬。

李世民为了表现皇恩浩荡,将最宠爱的女儿高阳公主嫁给了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房玄龄的女儿也嫁给了皇帝的儿子,成为了韩王妃。可见李世民对房玄龄的器重,皇帝的做法无疑是确定了房玄龄的地位,但房玄龄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他坐在宰相的位置上长达十五年/唯恐皇帝顾忌他,于是多次提出告老还乡,可太宗皇帝只是安抚,并没有予以批准。

纵观房玄龄一生,他作出的贡献确实很多,他不仅辅佐李世民登上皇位,在李世民当政期间,还为百姓谋求福利。虽然位高权重,却并没有利用自己的职权去谋私利。房玄龄的功绩远远不止这些,后人对他的评价极高。房玄龄被称为一代贤相,当之无愧。

相关参考

房玄龄做了什么,才被尊为“一代贤相”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房玄龄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李世民众多的臣子中,有人以直著称,如魏徵;有人以贤著称,如房玄龄。有人用“群星捧月月隐平,治世夜空灿月明”来赞美他的名臣气度,更有

历史人物 大唐贤相房玄龄功绩斐然,死后李世民为其罢朝三天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房玄龄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房玄龄是大唐有名的贤相,他和妻子卢氏的爱情让人羡慕,尽管身份再高贵,他也不从对妻子有半点厌恶。一次醉酒时,他坚称自己不是老婆奴,李世民听了后,直

唐代的第一贤相,辅佐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的明君,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使得天下太平,百姓安康,从而开创了大唐盛世,史称「”贞观之治”。但实际上,李世民之所以能够取得这番伟大的成就,离不开一位贤相的辅佐,他就是房玄龄。房

房玄龄怎么死的

  房玄龄  房玄龄一生为国家殚精竭虑,最后病逝,太宗悲痛,一代贤相就此陨落。至于具体是什么原因致死,资料上并没有明确记载,有人认为是操劳过度,过劳死,有人认为是被长孙无忌气死的。  房玄龄在太宗称帝

历史人物 只把清白留后人

唐代宰相房玄龄,可谓大名鼎鼎,无人不晓。贞观元年,唐太宗李世民论功行赏,称其为天下第一功臣,任为中书令,封魏国公,监修国史。唐代史官柳芳称房玄龄“天下号为贤相”。笔者今天想谈谈其父房彦谦。透过《隋书·

历史人物 房玄龄的儿子简介 房玄龄以及他三个儿子的一生

  导读:(579年—648年),唐初名相>中国十大贤相之一。名乔,字玄龄(因清康熙帝名玄烨,为避其讳,故在清代所重修/编的史书和相关资料中又追改其名为「元龄」>与初唐皇室一太妃"清河房氏元龄"名同)

唐朝历史 房玄龄缘何成为一代名相

导读:“群星捧月月隐平,治世夜空灿月明”,是人们对唐初名相房玄龄的赞言。作为一名雅士,房玄龄是可佩可学的典范;作为一代功臣,他堪称可歌可颂的英贤。那么,房玄龄在与人交际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后代学习、借鉴的

历史人物 此人做宰相三年,天天喝酒吃肉不亦乐乎,却被后世称为“千古贤相”

在中国古代,皇帝是一国之主,是一个国家的主心骨,而宰相,是皇帝的左膀右臂,帮助皇帝处理各项大小事务。所以,一个国家有一个贤德能干的宰相,是国之大运,是百姓之福。>历史上的名相有李斯、萧何、房玄龄、魏征

历史人物 房玄龄缘何成为一代名相

  导读:「群星捧月月隐平,治世夜空灿月明」,是人们对唐初名相的赞言。作为一名雅士,是可佩可学的典范;作为一代功臣,他堪称可歌可颂的英贤。那么,在与人交际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后代学习、借鉴的地方呢?>  

曹参做宰相3年整日醉生梦死为何却被称为贤相

...国历朝历代,厉害的丞相和宰相有很多。被称得上“千古贤相”的,像跟着刘备从无到有然后又被托孤六出祁山的诸葛亮;像打理朝政四十年不用皇上上朝的万历首辅张居正;像刚直不阿敢于直言上谏的魏征……这些人的功绩彪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