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历史 张骞简介

Posted 月氏

篇首语: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汉朝历史 张骞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汉朝历史 张骞简介

张骞简介

  张骞(?——前114)

  字子文,西汉成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影响的对外友好使者。他体魄健壮,性格开朗,富有开拓和冒险精神,武帝时以军功封博望侯,旋拜中郎将,出使乌孙,分遣副使至大宛、康居、大夏等,自此西北诸国方与汉交通,使汉朝能与中亚交流,并打通前往西域的南北两条通路,引进优良马种、葡萄及苜蓿等。

  当时汉匈交恶,汉朝正在准备进行一场抗击匈奴的战争。一个偶然的机会,汉武帝从一匈奴俘虏口中了解到,西域有个大月氏国家,其王被匈奴单于杀死,还把他的头颅做成酒器。月氏人忍受不了匈奴的奴役,便迁徙到天山北麓的伊犁河流域。后又受乌孙国的攻击,再向西南迁到妫水(今阿姆河)流域。月氏王想报杀父之仇,但苦于无人相助。武帝了解这些情况后,想联合大月氏,以“断匈右臂”。于是决定派使者出使大月氏。张鶱以郎官身分应募,肩负出使月氏任务。

  建元二年(前139)张鶱由匈奴人甘父作向导,率领一百多人,浩浩荡荡从陇西(今甘肃一带)出发。他们朝行暮宿,风餐露宿,备尝艰辛,不料中途被匈奴所俘,并押送至匈奴王庭。匈奴为笼络、软化张鶱,为他娶了妻子,并生了儿子,这样一扣就是十年。但这些并没有动摇张鶱完成通西域使命的决心,带去的旌节一直留在身边。

  一个月黑之夜,张鶱一行趁匈奴不备,逃离匈奴。他们取道车师国(今新疆吐鲁番盆地),进入焉耆(今新疆焉耆一带),又从焉耆溯塔里木河西行,经过龟兹(今新疆库车东)、疏勒(今新疆喀什)等地,翻越葱岭,到达大宛(今费而干纳盆地)。在大宛向导的带领下到达康居(今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最后到达大月氏。

  但是,大月氏的国情已发生很大变化。他们迁到妫水流域后,征服了邻国大夏(今阿富汗北部),决定在此安居乐业,不想再跟匈奴打仗。同时,月氏人还认为汉朝离自己太远,不能联合起来共击匈奴,因此张鶱“断匈右臂”的目的没有达到。张鶱在大夏等地考察了一年余,于元朔元年(前128)启程回国。归途中,张鶱为避开匈奴控制地区,改从南道,他们翻过葱岭,沿昆仑山北麓而行,经莎车(今新疆莎车)、于阗(今新疆和田)、鄯善(今新疆若羌)等地,进入羌人居住地区。但在途中又为匈奴骑兵所获,扣押一年多。元朔三年(前126),匈奴内乱,张鶱带着妻子和助手甘父等三人,乘机逃回汉朝。汉武帝详细地听取了他对西域的情况汇报后,十分高兴,任命他为太中大夫,赐甘父为奉使君。张鶱自请出使西域,历经艰险,前后十三年,足迹遍及天山南北和中亚、西亚各地,是中原去西域诸国的第一人。

  张鶱在大夏时,看到中国邛山(今四川荥经西)的竹杖和蜀地的细布在市场上出售,很觉奇怪。一问商人,得知是从身毒买来的。身毒在大夏东南数千里,那里的百姓骑象打仗,临近大海。大夏国远离汉朝一万余里,位于中国的西南方,而身毒国又位于大夏国东南几千里,竟有蜀地产物,可见离蜀地不远。他估计从蜀走身毒到大夏,必是快捷方式,又可免匈奴的阻击。他建议武帝打通西南夷道。武帝采纳了他的建议,命蜀郡、犍为郡派使者分别从駹、莋和邛、僰等四路并出,打开西南通道。但各路使者为昆明夷所阻,未能如愿。而经滇国、夜郎等使者在滇一带活动,取得成效,为武帝经略西南夷奠定了基础。元朔六年(前123),张鶱以校尉随大将军卫青出征匈奴,有功,封博望侯。元狩二年(前121),为卫尉,与李广出右北平(今河北东北部)击匈奴,张鶱因延误军期,当斩,后用侯爵赎罪,免为庶人。

 

  二年后,张鶱复劝武帝联合乌孙(今伊犁河流域),武帝命张鶱为中郎将,率三百人,马六百匹,牛羊金帛万数,浩浩荡荡第二次出使西域。此时匈奴势力已被逐出河西走廊,道路畅通。他到达乌孙后,请乌孙东返故地。乌孙王年老,不能作主,大臣都惧怕匈奴,又认为汉朝太远,不想移徙。张鶱派遣副使分别赴大宛、康居、大月氏、安息、身毒、于阗、扜弥(今新疆于田克里雅河东)等国展开外交活动,足迹遍及中亚、西南亚各地,最远的使者到达地中海沿岸的罗马帝国和北非。元鼎二年(前115),乌孙王配备了翻译和向导,护送张鶱回国,同行的还有数十名乌孙使者,这是西域人第一次到中原。乌孙王送给汉武帝数十匹好马,深得武帝欢心。武帝任命张鶱为大行,负责接待各国使者和宾客。第二年,张鶱去世。他所派遣的则使以后也陆续带了各国使者来到长安,汉和西域诸国建立了友好关系。而汉朝的使者不断往来于西域诸国,一年多则十几次,少则五六次,都用“博望侯”的名义,以取信于各国。乌孙国见汉朝军威远播,财力雄厚,遂重视与汉朝关系,要求和亲。武帝以江都王刘建之女细君公主远嫁乌孙王昆莫;细君死后,武帝又把解忧公主嫁给乌孙王岑陬,两国长期通婚友好。汉朝“凿空西域”,张鶱创立首功。相传葡萄、苜宿、石榴、胡桃、胡麻等物皆为张鶱从西域传入中原,或未必尽然,但张鶱对开辟丝绸之路卓有贡献,则至今为人称道。

相关参考

汉朝历史 张骞出西域简介

第一次出使前139年(汉建元四年),张骞率100多志愿人员,出使西域的大月氏国,打算与月氏人结盟来对付匈奴人。三十多年前,匈奴人曾斩杀月氏王,月氏部落被迫放弃甘肃,穿过茫茫戈壁沙漠,迁往遥远的康居。张

汉朝历史 张骞出西域简介

第一次出使前139年(汉建元四年),张骞率100多志愿人员,出使西域的大月氏国,打算与月氏人结盟来对付匈奴人。三十多年前,匈奴人曾斩杀月氏王,月氏部落被迫放弃甘肃,穿过茫茫戈壁沙漠,迁往遥远的康居。张

汉朝历史 张骞怎么死的

张骞怎么死的?汉朝著名外交家张骞死于多少年  张骞,中国西汉时期著名的外交家、探险家,他是丝绸之路的开创者,而作为“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张骞将中原文明传播至西域,又从西域诸国引进了许多新事

汉朝历史 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

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  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张骞是汉武帝时期的人。公元前139年,他受命率人前往西域,寻找并联络曾被匈奴赶跑的大月氏,合力进击匈奴。  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张骞一行从长安起程,经陇西向西

汉朝历史 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

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  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张骞是汉武帝时期的人。公元前139年,他受命率人前往西域,寻找并联络曾被匈奴赶跑的大月氏,合力进击匈奴。  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张骞一行从长安起程,经陇西向西

汉朝历史 张骞死后葬在哪里?后世对张骞的评价如何?

张骞死后葬在哪里?后世对张骞的评价如何?  众所周知,张骞因出使西域、开创丝绸之路而闻名与古今中外,没有张骞或许历史上就不会有链接亚洲、非洲、欧洲等古代商业贸易之路,就不会那么快促使中西文化交流。但是

汉朝历史 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贡献

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贡献  在历史上有记载的出使西域的第一人就是西汉的张骞。  公元前138年,日渐强大的西汉王朝为了抗击匈奴的需要,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联合西域诸国共同抗击匈奴。  张骞肩负使命,

汉朝历史 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贡献

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贡献  在历史上有记载的出使西域的第一人就是西汉的张骞。  公元前138年,日渐强大的西汉王朝为了抗击匈奴的需要,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联合西域诸国共同抗击匈奴。  张骞肩负使命,

汉朝历史 张骞出塞

张骞出塞  西汉时期外交家。汉中成固(今陕西城固)人。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为郎。武帝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者,于建元二年出陇西,经匈奴,被俘。在匈奴10年余,娶妻生子,但始终秉持汉节

汉朝历史 张骞出塞

张骞出塞  西汉时期外交家。汉中成固(今陕西城固)人。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为郎。武帝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者,于建元二年出陇西,经匈奴,被俘。在匈奴10年余,娶妻生子,但始终秉持汉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