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抛弃四次 黄鹤楼作者崔颢娶妻挑貌美姑娘

Posted 唐朝 崔颢

篇首语:给人以星火者,必怀火炬。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前后抛弃四次 黄鹤楼作者崔颢娶妻挑貌美姑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前后抛弃四次 黄鹤楼作者崔颢娶妻挑貌美姑娘

《黄鹤楼》作者崔颢其人

宋宗祧

武昌黄鹤楼上的诗词题咏虽然多如牛毛,但举世公认最优秀的是唐朝诗人崔颢的《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虽然后人对崔颢的《黄鹤楼》评价甚高,但他的事迹知之者甚少。那么,崔颢何许人也?

崔颢,唐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开元十一年(723)登进士第,官终尚书司勋员外郎。史书多指责他有才无行。例如《旧唐书·崔颢传》中说他“有俊才,无士行,好蒱博饮酒,及游京师,娶妻择有貌者,稍不惬意,即去之,前后数四”。他如《新唐书》所记大致相同。意思是崔颢虽有卓越的才智,却没有士大夫的操行,喜欢赌博饮酒。客游京城时,娶妻要选择貌美的姑娘,稍不满意,就抛弃,前后共有四次之多。

崔颢怎么“有才无行”,综合前人所论,主要的无非两点:一是崔颢早期诗作“多写闺情,流于浮艳”;二是“娶妻择有貌者”,弃之“前后数四”。所谓诗作“多写闺情”,其实,按现在的说法,也就是情诗。关键看是不是“流于浮艳”。有没有例子呢?《新唐书·崔颢传》给出的例子是,北海太守李邕闻崔颢诗名,虚舍邀之,颢至献诗,首章曰“十五嫁王昌”,邕曰:“小儿无礼,不予接而去。”崔颢献的这首诗叫《王家少妇》(有人题作《古意》),全诗如下:“十五嫁王昌,盈盈入画堂。自矜年正少,复倚婿为郎。舞爱前溪绿,歌怜子夜长。闲时斗百草,度日不成妆。”读来读去,感觉不到此诗“流于浮艳”。像“闲时斗百草,度日不成妆”,还反映了嫁入豪门的女子们的苦闷生活。终日无所事事,提不起精神,连简单的穿衣打扮都懒得弄了,多无聊哇。从一定意义上说,这诗还蛮深刻的。李邕的指斥确实让人莫名其妙。退一步,即便崔颢此诗“流于浮艳”很不好,甚至很恶劣,但也不能一棍子把人打死呀,毕竟当时崔颢还很年轻,要看看他后来发展得怎么样。据唐殷璠的《河岳英灵集》,崔颢“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一窥塞垣,说尽戎旅”,你看他长大后变好了呀!我们看人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历史地、辩证地去看,要看到他后期的“风骨凛然”。其实,少年坏不叫坏,成年坏才叫坏,对吧?至于崔颢“娶妻择有貌者”、“前后数四”,确实不是好品行,但用宽容的心态看,也有可以谅解的地方,一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二是基本上属于年轻时所为,时人也只说他“行履稍劣”,并没有恶劣到足以否定其人品的程度。但李邕当时名气很大,一言九鼎,对崔颢“不予接”且骂其“无礼”,影响所及,一下子就断送了年轻人的前途。

不管史书对他的品行如何不屑,但崔颢的诗作,特别是《黄鹤楼》很受后世推崇,甚至有诗仙李白十分叹服并为之搁笔的传说,也说明了公道自在人心。

相关参考

唐朝历史 前后抛弃四次

"黄鹤楼"作者崔颢娶妻挑貌美姑娘:前后抛弃四次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全榜网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黄鹤

历史人物 唐朝诗人崔颢黄鹤楼崔颢全文 黄鹤楼崔颢

唐朝诗人崔颢黄鹤楼崔颢全文黄鹤楼位于今湖北省,是湖北有名的一座古楼。在黄鹤楼上,有着一首著名的诗,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后来唐朝著名的诗人李白看到黄鹤楼的美景后,想要作诗一首描写黄鹤楼的美丽,但

唐朝诗人崔颢简介 崔颢的代表作《黄鹤楼》

  崔颢  崔颢的诗作中最出名的莫过于《黄鹤楼》,唐朝历史上对崔颢的评价并不高,但并不影响崔颢的才华,崔颢到底是何许人也呢?  崔颢是哪个朝代的人  崔颢,是唐代的诗人。曾中进士,在唐开元年间曾任太仆

历史秘闻 唐朝诗人崔颢简介 崔颢的代表作《黄鹤楼》

  崔颢  崔颢的诗作中最出名的莫过于《黄鹤楼》,唐朝历史上对崔颢的评价并不高,但并不影响崔颢的才华,崔颢到底是何许人也呢?  崔颢是哪个朝代的人  崔颢,是唐代的诗人。曾中进士,在唐开元年间曾任太仆

黄鹤楼(崔颢)扩写

家境的贫寒,致使诗人崔颢长期营养不良,面黄肌瘦。四十岁的年龄,却使人以为他年届五十。虽然时运不佳,可是崔颢依然刻苦诵读,同时像李白一样追求得道成仙的梦想。据传,位于长江边上的武昌有一个胜景——黄鹤楼,

《鹦鹉洲》连用3鹦鹉 《黄鹤楼》连用3黄鹤 李白崔颢为何不避

媒介崔颢《黄鹤楼》这首半古半律的七律模拟了初唐沈缙冢是以连用”黄鹤“,至于为什么不避讳,需要从沈缙谀潜哒以因,与崔颢无关。李白的《鹦鹉洲》是同样的写法,至于是模拟的谁就欠好说了。若是问有没有更好的?写

《鹦鹉洲》连用3鹦鹉 《黄鹤楼》连用3黄鹤 李白崔颢为何不避

媒介崔颢《黄鹤楼》这首半古半律的七律模拟了初唐沈缙冢是以连用”黄鹤“,至于为什么不避讳,需要从沈缙谀潜哒以因,与崔颢无关。李白的《鹦鹉洲》是同样的写法,至于是模拟的谁就欠好说了。若是问有没有更好的?写

历史人物 唐朝诗人崔颢简介,代表诗作有《黄鹤楼》《辽西作》等

个人生平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进士。《旧唐书·文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著有《崔颢集》。天宝中为尚书司勋

历史人物 唐朝诗人崔颢简介,代表诗作有《黄鹤楼》《辽西作》等

个人生平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进士。《旧唐书·文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著有《崔颢集》。天宝中为尚书司勋

唐代诗人崔颢简介 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崔颢(hào)(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唐代诗人。唐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  崔颢是个才华横溢的诗人,从他最为人称道的《黄鹤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