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拉族民歌有何特点?为何会令人惊讶

Posted 撒拉族

篇首语: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撒拉族民歌有何特点?为何会令人惊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撒拉族民歌有何特点?为何会令人惊讶

撒拉曲

有些民歌如《巴西古溜溜》据说是撒拉族先民带来的原始民歌。“巴西古溜溜”是撒拉族语译音,意思是圆圆的头,是撒拉族人民用本民族语言演唱的情歌,用比兴手法,赞美心上人,节奏欢快,旋律流畅,易于抒发感情。另外,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作品有《撒拉尔赛西布尕》、《皇上阿吾涅》等,它们都由很多独立意义的短诗组成,词汇优美,比喻生动。如:“撒拉塞西巴尕,巧手做口弦;阿娜红艳姑,巧舌弹口弦……!”演唱撒拉曲时,可以触景生情,即兴编词。

宴席曲

比较流行的撒拉宴席曲有《伊香儿玛秀儿》、《阿里玛》、《阿舅儿》、《撒赫斯》和称之为“亲家言”的《吾热赫苏斯》。《阿里玛》是赞美世居在这里的各族妇女的穿着打扮,每一段歌词夸赞一个民族妇女的服饰,成为民俗学研究民族服饰的宝贵资料。

《撒赫斯》,撒拉语为哭婚调,是新娘出嫁时抒发苦衷等情感的一种悲歌,是对封建买卖婚姻的血泪控诉,正如歌中所唱的:“撒赫斯,我哭呀哭,青稞燕麦一块儿长,黑青稞熟了收回家,芒燕麦却撒在空地上。我头发未长长,我骨髓未长稠,把聘礼当成黄金接进门,把我当成瓦片抛出家……”

《吾热赫苏斯》是送新娘到男方家后向对方说的一种嘱托之言,在婚宴前由送亲的女方长者来完成,曲调悠扬,歌词意蕴深刻,生活面很广,含有深刻的人生哲理。通过生动的比喻、贴切的说理,教导新婚夫妇要尊敬长辈;规劝人们对婚姻要严肃慎重;夫妻相亲相爱,白头偕老;嘱托亲家对“不明事理”的新娘多加爱护,言传身教。

花儿

撒拉“花儿”《孟达令》具有藏族“拉伊”(一种情歌)的旋律特点,显然是吸收了藏族民歌的因素。回族的宴席曲《莫奈何》、《马五哥》,藏族的民歌,汉族的俚歌小曲,象一股股清泉不断流入,丰富了撒拉曲。撒拉“花儿”也不例外,但又不失其自己的独特风格。

《孟达令》、《撒拉大令》、《三花草令》、《清水令》、《水红花令》、《三起三落令》等,高亢嘹亮,婉转抒情,节奏自由而不松散,再加用撒拉语衬句,和其它民族的花儿相比,独树一帜,别有风格。。

相关参考

哈萨克族音乐有何特点 哈萨克族音乐简介

哈萨克族民歌的音乐特点哈萨克族民歌主要采用欧洲音乐体系,但也有一些作品采用中国音乐体系,甚至有在一首作品中同时存在两种音乐体系的因素的情况。音阶哈萨克族民歌广泛地运用七声音阶,但也有五声音阶或者五声音

柯尔克孜族音乐有何特点 柯尔克孜族音乐

柯尔克孜族民歌按内容分类,有反抗歌、劳动歌、习俗歌、情歌和新民歌等。习俗歌中又分为摇篮歌、游戏歌、劝嫁歌、结婚歌、离别歌、迎客歌、哭丧歌等多种。民间诗歌都是格律诗,押脚韵。他们的音乐分为两类:一是有歌

历史秘闻 结果令人惊讶

南宋宋高宗建炎年间,在杭州有一个读书人出身的算命先生,此人姓周,人称周生。周生有一样特长,会测字,善于根据每个前来测字的人写的字,来推算写字之人未来会遭遇的事情。当时金国大军南下,意图俘虏宋高宗赵构,

赵云能力不输关羽,为何一直都只是“杂号将军” ,原因令人惊讶

说起常胜将军赵云的故事,很多人会为他打抱不平!为什么呢?论资历,论武艺,论带兵,他都算得上是一把好手,在刘备投奔袁绍之时便跟随刘备一起打天下,直到公元222年,刘备夷陵兵败,赵云跟随刘备将近30年,但

撒拉族服饰有何民族特色 撒拉族服饰

撒拉族人的服饰和仪表无疑受到了伊斯兰教的影响。有时我们在街上看到头戴无沿小圆帽,身着白布褂、青坎肩,脸上蓄有一把胡子的男子和头戴盖头的妇女,这些人便是撒拉族;他(她)们的这种服饰和仪表都与伊斯兰教有

撒拉族人的姓名有何文化 撒拉族历史

撒拉族的文化既保留了本民族的文化,又吸收了不少汉、藏、回等兄弟民族的文化。撒拉族虽然属突厥语民族,但她的文化与同一语族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等民族文化有较大的差别。撒拉族与维吾尔、哈萨克、柯

藏族民歌有哪些特点 藏族民歌

藏族民歌是藏族文化中一朵瑰丽的花,反映出了西藏的历史变迁和风土人情,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西藏素有“歌舞海洋”之称。藏族人民能歌善舞,每逢节假日,不论你走到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到

畲族的民歌有什么特点 畲族民歌

各个民俗文化都是当地人民的劳动结晶。畲族民歌随处可见,以畲语歌唱的形式表达。畲族的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齐唱等。大多是在重要节日、田间劳作和探亲访友的时候便以歌对话。那么,下面一起深入畲族文化看看他们

撒拉族有何生育习俗 撒拉族习俗

撒拉族在过去没有节育习惯,因此许多家庭都是多子女。由于农村传统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他们重视生男孩,但也不歧视生女孩,认为这一切都是真主所决定的。婴儿出生后,主人家就向亲友和邻居们报喜,并请阿訇举行宗

壮族民歌:壮族民歌有何历史意义?又有何种类

壮族民歌特别发达。壮族人无论男女,从四五岁的童年时代就开始学唱山歌,父教子,母教女,形成幼年学歌,青年唱歌,老年教歌的传帮带习俗。在农村,无论下地种田,上山砍柴,婚丧嫁娶,逢年过节或青年男女间的社交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