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历史 白虎观会议

Posted 谶纬

篇首语:智慧并不产生于学历,而是来自对于知识的终生不懈的追求。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汉朝历史 白虎观会议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汉朝历史 白虎观会议

白虎观会议

  儒学经典与谶纬迷信的钦定结合

  白虎观会议是汉章帝时(79年)召集大夫、博士、议郎、郎官和诸生在白虎观讨论

  儒经的异同的一次会议,会后,章帝命班固把讨论结果编成《白虎通义》作为官方典籍

  公布,影响深远。

  自西汉初年叔孙通制礼作乐以来,儒家思想渐渐开始得到重视,汉武帝时期,采纳

  经学大师董仲舒之议,罢黜百家,独崇儒术,经义为汉治法,攻读儒经成了经师们荣显

  的专门行道。但汉武帝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对当时有名的儒家学派,皆为其在大学设

  一讲座,谓之学官。充学官者,并不只是《诗》、《书》、《易》、《礼》、《春秋》

  五经。然而,自此以后,儒家学说经政府的倡导,获得了广泛的传播,越传越多,越传

  越繁琐。《汉书﹒ 儒林传赞》称:「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

  禄。讫于元始,百有余年,传业者寝盛,支叶藩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

  人,盖利禄之路然也。」汉宣帝甘露三年(前51年),鉴于当时诸经分派分支太多,对

  经义的解释也各有差异的状况,宣帝乃「诏诸儒讲五经同异,萧望之等平奏其议,上亲

  临制决」史称石渠阁(未央殿北藏秘书的地方)奏议,这成了封建政权第一套完整的法

  典。西汉末年,哀、平之际,儒家哲学内部发生经今,古文派之争,刘歆于皇家图书馆

  秘室中发现的古字体《春秋左氏传》、《毛诗》、《易礼》等在王莽时代被立为学官。

  自此以后,www.cha138.com经今、古文二派斗争激烈,你消我长。

  东汉光武帝中元元年(56年)宣布图谶于天下,进一步把儒家经义与谶纬图书等迷

  信东西结合起来,完成了东汉国教的形式,所谓谶是当作神灵启示人们的一种预言。谶

  与纬连称,是一种长期的发展结果。谶纬即总集过去所有的具有一定性质的预言,而用

  以解释一般性质的儒家经典,使那些预言与儒家经典相交织,使圣人的教条与神灵的启

  示合二为一。这样,圣经变成了天书,孔子就变成了神人。到了汉章帝建初四年(79

  年),把西汉宣帝、东汉光武的法典和国教更加系统化,这就是所谓的「白虎观会议」。

  章帝建初四年诏引光武中元元年诏书云:五经章句繁多,议欲省减。至永平元年,

  长水校尉倏樊奏以,先帝大业当以施行。于是,章帝将大夫、博士、议郎、郎官及诸生、

  诸儒集会白虎观,讲义五经同异。使五官中郎将魏应承制问,侍中淳于恭奏,章帝亲临

  现场,裁定对错,决定取舍。这样一连数月,问题才得以解决,这就是白虎观奏议。钦

  定的奏议,赋予了光武以来儒家经典与谶纬迷信相结合的神学性与国教化性质。

  作为这次历史性会议结果的集中体现者,是《白虎通义》,又称《白虎通德论》、

  《白虎通》等。《旧唐书﹒ 经籍志》说它是汉章帝撰,《新唐书﹒ 艺文志》说它是班固

  撰。实则是班固作为史臣对当时的白虎奏议加以系统整理的结果。

  《白虎通义》实际就是这次会议的记录。全书共分4卷,书中除征引六经传记外,

  杂以谶纬,将今文经学与谶纬糅合一起,体现出东汉统治思想的特点。

  从《白虎通义》所引的经传来看,它是尽其杂糅混合之能事,将《易》、《诗》、

  《书》、《春秋》(包括各家的《序传》)、《礼》、《乐》、《论语》、《孝经》以

  及各种逸文,和图书谶纬混合在一起。

相关参考

洛阳近代史历史事件

1.求发生在河南洛阳的重大历史事件有白虎观会议、董卓之乱、神龙政变、洛阳兵变、白马驿之祸。1、白虎观会议白虎观会议是东汉章帝时召集大夫、博士、议郎、郎官和诸生在白虎观召开的一次讨论儒家经典的学术会议。

历史百科 自虎观会议

自虎观会议这是汉章帝时,召集大夫、博士、议郎、郎官和诸生在白虎观讨论儒经异同的一次会议。汉武帝时期,推行“罢黜百家,独崇儒术”的思想统汉政策。但由于诸经分派分支太多,儒家哲学内部产生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

汉代儒生们竟认为70岁后御女竟能延寿?

儒家后来也赞同道家房中术的基本观点。公元79年,儒生们来到长安白虎观,与道家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讨论,一起研究了房中术并以对话方式记录成书,此书就是《白虎通》。这本书相当于一次谈判达成的协议和联合声明

对比《左传》和《列女传》的穆姜形象,看春秋到汉朝女性观的变化

引言:《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史书,虽因编年的体例及记言记事的创作目的而未将人物作为叙事重心,但在其叙史的过程中也刻画出了不少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女性人物有一百多位(能展开叙事的大概有三十位

汉朝历史 西汉时期的盐铁会议是怎么回事

西汉时期的盐铁会议是怎么回事?  霍光于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以昭帝的名义,命令丞相田千秋召集六十多名贤良文学,与桑弘羊进行辩论,桑弘羊也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回答。争论是围绕着一个经济问题展开的,

汉朝历史 西汉时期的盐铁会议是怎么回事

西汉时期的盐铁会议是怎么回事?  霍光于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以昭帝的名义,命令丞相田千秋召集六十多名贤良文学,与桑弘羊进行辩论,桑弘羊也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回答。争论是围绕着一个经济问题展开的,

汉朝历史 第一节 盐铁会议内外有玄机

  公元前87年,病逝于长安城以西的五柞宫,时年70岁,自16岁登基,到此已在皇帝宝座上端坐了54年。中国人惯于称他为“雄主”。这种雄主不多见,中国人无比敬仰,但就是这种雄主,让大汉王朝的国家基础被动

汉朝历史 班固的生平简介 《汉书》作者是班固吗

班固的生平简介《汉书》作者是班固吗?  班固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十分著名的文史学家,他这一生著作颇丰,除了《汉书》和《白虎通义》,还有《典引》、《应讥》及诗、赋、铭、诔、颂、书、文、记、论、议、六言等四十

历史人物 白虎山寨主孔明简介

宋朝人物中文名:孔明别名:毛头星国籍:北宋民族:汉出生地:青州职业:白虎山寨主、梁山中军护卫营步军骁将信仰:四海之内皆兄弟兵器:狼牙风雷锤梁山座次:62对应星位:地猖星梁山职位:中军护卫营步军骁将登场

胡雪岩臨終前告誡子孫勿近白虎,“白虎”到底指的是什麽

胡雪岩,清末著名的紅頂商人,曾叱吒風雲,被稱為活財神,然而最後卻因為與外商大戰,再加上小人作祟,被革職查抄家產,鬱鬱而終。胡雪岩在臨終前告誡子孫勿近白虎,那麽,“白虎”到底指的是什麽?今天,我們就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