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欧洲近代文学与资本主义发展
Posted 资产阶级
篇首语:人生何适不艰难,赖是胸中万斛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高中历史 欧洲近代文学与资本主义发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高中历史 欧洲近代文学与资本主义发展
欧洲近代文学曾盛行过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潮流。这些潮流与资本主义发展密切相关。这些潮流的特征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的思想特点。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学习欧洲近代文学的内容,主要应从历史条件来把握其潮流特征,由此理解其典型作品的社会意义。法国是近代欧洲文学的中心。以法国为例,不难看出文学与历史发展的关系。从17到18世纪的二百年间,欧洲文学流行的是古典主义潮流。古典主义一般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拥护王权。古典主义作品常常把君主作为解决一切矛盾的关键。例如教材中提到的莫里哀的作品《伪君子》,这部戏虽然抨击了封建宗教的虚伪,但识破和裁决骗子的是国王。抨击封建宗教,但又为王权歌功颂德,这是为什么呢?这就要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去分析。 从17世纪的法国资产阶级的力量还不足以推翻封建势力,但他们已经与封建贵族势均力敌。当时法国的中央王权也与地方到建贵族矛盾重重。于是资产阶级便利用王权进行曲折的反封建斗争。王权实行重商主义政策也有利于资产阶级。教材中说“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文学和当时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有密切关系”,主要就是指资产阶级与封建中央王权妥协并结成暂时联盟。古典主义就是一种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文学思潮。这是当时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决定的。 启蒙文学与古典主义有很大不同。虽然二者都强调理性,但描写和歌颂的对象不再是国王,而是资产阶级和平民。启蒙文学作为宣传启蒙思想的斗争工具,战斗性非常鲜明。启蒙文学的作品批判锋芒明确,直接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甚至指名道姓地攻击其代表人物。启蒙文学表达了资产阶级反对封建贵族特权、争取自由平等的强烈愿望。启蒙文学中倡导的理性,实际上高于古典主义文学。 启蒙文学虽然在法国很盛行,但是法国的启蒙作家往往把文学创作为宣传启蒙思想的工具,所以在他们的作品中人物形象不够丰满。教材以英国小说《鲁滨孙漂流记》做典型是很有道理的。恩格斯把鲁滨孙称为“一个真正的‘资产者’”这是因为鲁滨孙这个形象真实地概括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的特征。作品歌颂了资产阶级的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实际也是对不劳而获、懒散怠惰的封建贵族的批判。当然它也歌颂了向外扩张的殖民主义精神。 浪漫主义鼎盛于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的30年。这正是法国大革命之后动荡的30年。法国大革命开辟了资本主义在欧洲发展的新阶段,但民主和民族斗争遭到封建势力的镇压。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也暴露出来了,现实使人们对启蒙运动所宣传的理想深感失望。这种失望情绪促使作家去追求新的理想,促成了浪漫主义的产生。由于对法国大革命及当时社会的态度不同,浪漫主义形成两种不同倾向。有的渴望斗争,歌颂民主自由解放寄理想于未来;有的逃避现实,怀恋过去,美化中世纪宗法社会。但是浪漫主义都有一个最基本的特征,由于对现实的不满而着重描写自己的理想,用理想的世界对现实进行批判,着重描写个人的主观世界,抒发个人感情。教材中所举雨果及其作品是非常典型的。 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反教会和人道主义精神,揭露和批判了天主教会和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赞扬了下层人民的勇于斗争精神。这也是一部最具浪漫主义特色的作品。小说情节紧张、戏剧性很强,充满了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的巧合、夸张和怪诞,这都是作者奇特想象的产物。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继浪漫主义后成为文学的主要潮流。这同样基于当时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19世纪中期的欧洲,西欧资本主义逐渐取得优势,中欧和东欧也陆续进入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时期。这一时期,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的斗争还没有结束,大资产阶级与工业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也有矛盾,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斗争也日趋激化。资本主义既处于上升时期,资本主义的黑暗面也日益暴露出来。尤其是资本主义中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使得对理想王国的浪漫幻想化为乌有。现实取代了空想,作家们不再寄希望于未来,开始探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途径。于是,批判现实主义产生了。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最突出的特征是比较客观地真实地反映现实,严格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反映生活。它的另一基本特征就是对现实进行深刻的揭露和批判,表现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反抗。它揭露、批判的锋芒主要指向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罪恶和暴行,指向腐败的制度。堕落的人物、极端利己主义的社会风尚,同时也指向封建社会的旧生活。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敢于正视社会现实,勇于探求罪恶的根由,批判具有相当的广度和深度,从而使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成为人们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形象材料。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般都以人道主义作为思想武器。他们的政治观点有的是自由主义,有的是革命民主主义。他们大多受启蒙思想和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响,有的还受基督博爱思想的影响。因此他们无法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种种罪恶的根源和解决社会矛盾的根本途径。这些复杂、矛盾的思想在他们的作品中充分展现出来,最典型的是巴尔扎克。 巴尔扎克的作品真实地再现了封建贵族阶级的衰亡史,细致地描写了封建贵族在资产阶级的进攻下,节节败退,或转化为资产阶级,或退出历史舞台。巴尔扎克的作品还揭露了资产阶级的罪恶发迹史生动再现了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资产阶级的巧取豪夺,追求资本的增殖。巴尔扎克还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主宰一切的特征。形象地刻画出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 巴尔扎克也是用人道主义和人性论的观点来批判现实的。他看到了封建贵族的必然灭亡,也看到了共和主义者的未来。他虽然同情下层人民,但又极力宣扬他们的愚昧和无知。这典型地反映出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阶级立场是中小资产阶级。高中教材中首先介绍的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就是巴尔扎克。他的作品在我国有各种版本,同学们不妨找几本阅读,这更有利于理解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相关参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过程:鸦片战争后,以英国为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商品输出,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依赖夺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过程:鸦片战争后,以英国为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商品输出,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依赖夺
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必须有大量的为建立资本主义企业所需要的货币财富。中国资本主义的货币财富积累,主要来源有:赋税剥削、封建地租、商业利润、买办佣金、华侨资金。 通过这些途径,中
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必须有大量的为建立资本主义企业所需要的货币财富。中国资本主义的货币财富积累,主要来源有:赋税剥削、封建地租、商业利润、买办佣金、华侨资金。 通过这些途径,中
一条鞭法与资本主义发展 明朝中期以后,土地兼并严重,地权高度集中,加以官绅包揽、徭役日重、农民大多逃徙,政府财政收入不断减少。针对这种现象,国家从保证赋役出发,逐渐把编征徭役的重心由户丁
一条鞭法与资本主义发展 明朝中期以后,土地兼并严重,地权高度集中,加以官绅包揽、徭役日重、农民大多逃徙,政府财政收入不断减少。针对这种现象,国家从保证赋役出发,逐渐把编征徭役的重心由户丁
欧洲的文学与艺术之都17世纪为君主专制制度服务的古典主义由酝酿、发展而走向全盛。17世纪30年代,法兰西学士院的组织者夏普兰(1595~1674年)接受了意大利学者研究古希腊罗马文艺理论的成果,提出了
知识梳理一、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1、手工工场时代近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开始于工场手工业经济,其特征是手工劳动,商业资本控制着手工业生产,重商主义盛行。商品经济的发展日益瓦解冲击着自然经济和
中西近代史开端之比较 由于中西历史发展的不同,其进入近代史的契机也大不一样。西方是社会内部动力机制起主导作用,中国则是外部动力机制起主导作用。 15世纪前后的欧洲,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社会分工的扩
中西近代史开端之比较 由于中西历史发展的不同,其进入近代史的契机也大不一样。西方是社会内部动力机制起主导作用,中国则是外部动力机制起主导作用。 15世纪前后的欧洲,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社会分工的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