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维也纳会议缘何未过分削弱法国

Posted 封建

篇首语: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高中历史 维也纳会议缘何未过分削弱法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高中历史 维也纳会议缘何未过分削弱法国

维也纳会议缘何未过分削弱法国?

  轰轰烈烈的拿破仑战争失败后,欧洲列强在维也纳召开了国际性会议。力图消除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所造成的社会政治经济变革,恢复欧洲封建秩序。毋庸置疑,法国面临着瓜分豆剖的危险。但法国在此会上只是失去了大量的“海外殖民地”,“被限止在1790年的疆界内”,避免了本土瓜分的厄运。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维也纳会议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俄、英、奥、普四国。沙俄的目标是把沙大公国变为俄属的波兰王国而由沙皇兼任国王。英国竭力保持从法国、荷兰手中夺来的殖民地,维持欧洲均势,以便处于仲裁者的地位。奥地利注意恢复在意大利北部的统治权,抑制沙俄,削弱普鲁士,维护在德意志的优越地位。普鲁士则谋求在萨克森和莱茵河流域扩大版图。列强们为重新划分欧洲政治地图、瓜分海外殖民地而勾心斗角,争论不休。

  法国外长塔列朗机警圆滑,多谋善变,利用各国间的矛盾,抓住一切有利时机改变法国不利处境,成为会议的活跃人物。他提出了“正统主义”原则,即承认革命前的法国和其他各封建君主国的正统王朝,恢复他们的统治权力,政治制度及所属领土,实质是要恢复1789年以前欧洲存在的秩序。这一原则受到欧洲各封建君主的普遍欢迎,成为会议的旗帜。

  在会议上,围绕波兰和萨克森问题,英奥与俄普之间形成尖锐对立。俄国已占波兰,英奥无可奈何,只好承认现实。但在萨克森问题上,奥地利坚决不让步,考虑既已失去波兰,再让普鲁士兼并萨克森,将使本国直接受到两个强邻的威逼。战败的法国既不愿俄国成为欧洲大陆的霸主,更不愿有一个强大的普鲁士为它的近邻。塔列朗挥动“正统主义”旗帜,站在英、奥一方,指责俄国不该占领不属于它的领土华沙公国,反对普鲁士对萨克森的领土要求。英、奥为增加对俄、普压力,于1815年1月3日与法国签订《维也纳秘密防御同盟条约》,规定如缔约国三方之一遭到来自一国或几国的攻占时,应互相援助,各提供15万人的军队。随后,在英、奥支持下,塔列朗被邀参加了四同盟国会议。密约迫使俄、普作了让步,同时也使法国摆脱了国际孤立无援的被宰割地位。

 

  参加维也纳会议的欧洲各国大大小小的封建君主们,他们既不愿失去已推翻的封建统治秩序,更不愿因过份削弱法国而使某一国过于强大而称霸欧洲,塔列朗抓住各封建君主的共同心理,灵活地提出了“正统主义”原则,满足了各国封建主的“欧洲均势”、“恢复欧洲政治制度”的共同愿望,分散了限制、宰割法国的注意力,渡过了法国领土瓜分豆剖的危机,为不久后法国重登欧洲强国之列奠定了基础。可以说,法国领土的完整,是法国外交的胜利,是审时度势的塔列朗的成功外交。

相关参考

高中历史 英国未参加神圣同盟原因始末

英国未参加神圣同盟原因始末  江苏梅村高级中学 吴红亚  1814-1815年间,战胜拿破仑帝国的欧洲各国代表在维也纳召开会议。《最后议定书》的签定,暂时调整了拿破仑帝国失败后的国际关系格局和列强之间

高中历史 英国未参加神圣同盟原因始末

英国未参加神圣同盟原因始末  江苏梅村高级中学 吴红亚  1814-1815年间,战胜拿破仑帝国的欧洲各国代表在维也纳召开会议。《最后议定书》的签定,暂时调整了拿破仑帝国失败后的国际关系格局和列强之间

高中历史 英日同盟缘何解体

英日同盟缘何解体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重新瓜分世界的狂潮,在争夺殖民地的舞台上勾心斗角。英国也放弃“光荣孤立”政策,与日本在1902年缔结

高中历史 英日同盟缘何解体

英日同盟缘何解体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重新瓜分世界的狂潮,在争夺殖民地的舞台上勾心斗角。英国也放弃“光荣孤立”政策,与日本在1902年缔结

历史百科 维也纳会议的召开和神圣同盟的建立

维也纳会议的召开和神圣同盟的建立维也纳会议是欧洲各反动君主国打败拿破仑帝国之后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行的一次国际会议。会议从1814年10月1日到1815年6月9日,历时达八个多月,其宗旨是尽可能消除法

历史人物 宋庆龄宋美龄姐妹缘何终生未育

 宋庆龄宋美龄姐妹缘何终生未育?  1916年3月,宋庆龄和孙中山自日本返回上海。自此以后将近10年中,孙中山继续领导革命,其间数度蛰居上海,著书立说,或开赴广州,主持政务,夫妇常在一起。宋

历史人物 宋庆龄宋美龄姐妹缘何终生未育

 宋庆龄宋美龄姐妹缘何终生未育?  1916年3月,宋庆龄和孙中山自日本返回上海。自此以后将近10年中,孙中山继续领导革命,其间数度蛰居上海,著书立说,或开赴广州,主持政务,夫妇常在一起。宋

高中历史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三大体系”之比较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三大体系”之比较  世界近现代史上,大战之后出现过三个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即“三大体系”: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高中历史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三大体系”之比较

 世界近现代国际关系“三大体系”之比较  世界近现代史上,大战之后出现过三个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即“三大体系”: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拿破仑为何会兵败滑铁卢?拿破仑失败的原因

拿破仑为何兵败滑铁卢?1814年3月31日欧洲第6次反法联军进占巴黎,拿破仑被迫退位。波旁王朝复辟。次年3月20日拿破仑利用法国人民对复辟王朝的不满和欧洲各国在维也纳会议上的争吵,率军进入巴黎,重新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