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古代社会到近代社会转型的主要特征概述
Posted 商品经济
篇首语:或许是时间炖化了他们的异端,或许是岁月油炸了我的坚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高中历史 古代社会到近代社会转型的主要特征概述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高中历史 古代社会到近代社会转型的主要特征概述
古代社会到近代社会转型的主要特征概述
在学习世界近代史时,近代社会与古代社会比较有哪些先进和优越的地方,很多同学没有搞清楚。从本质方面去考察,近代社会与古代社会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以君主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公民取代臣民。
一、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
近代社会在经济上的突出表现是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前资本主义时期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是自然经济,又称作自足经济。“足”决非是指富足,而是指生产者或经济单位几乎能够生产出自己所需要的一切产品,因而基本上不必进行交换。这里所说的经济单位是指家长制的农民家庭、封建领地或庄院、农民村社等。自然经济是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极不发达状态下的产物。它的生产目标主要是为了满足自我消费,而不是为了交换,这就注定了它必然是闭塞的,因而其发展滞缓,少有活力。
商品经济则恰恰相反,它是一种直接为了交换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态。它面对的是全社会乃至全世界市场,还要面对一切竞争对手。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生存和发展,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的人,就必须不断地改进产品质量,提高产量,并奋力开发新产品。因此可见,商品经济是外向的、开放型的,充满了活力。这正是它比自然经济更具优越性之所在。它使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
商品经济最典型的特征是自由。首先,是要取得占有生产资料的自由。在封建社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就是土地,君臣之间是有着相应权利和义务的等级所有制。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所需要的,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私有制,不能容忍各方干预和设置条件,所以要取得占有生产资料的自由。因此,近代早期资产阶级提出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口号具有鲜明的反封建性。第二,是人的自由,如果人身没有自由,其余的自由自然就要受到众多的限制。在各国反封建斗争时期,资产阶级关于自由、民主、人权等口号,就是在这个背景下顺应时代的要求而提出的。
商品经济是适应生产力发展并可进一步推动其发展的经济形态,是近代社会能够飞速发展的根基。
二、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以君主为代表的贵族特权
近代社会在政治上的突出特征是建立了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用以取代以君主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即法治取代人治。
在欧洲进入专制君主制时期后,中央集权的专制君主制度使国家在政治上实现了真正的统一,(高中历史www.cha138.com)但“王”与“国”也就难以分清了。国王是最高统治者,也是国家的象征。国家属于国王及其家族,全国官民都是臣民。商品经济要求自由,要求人的自然权利,那就必然与封建制度下的神权、王权与特权形成尖锐的对立,因而也就不能容许专制与特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口号完全是针对封建制度提出的,是近代社会到来之时十分响亮的口号。
近代法治国家的特征是实行议会民主制,三权分立,议会成员由选举产生,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别由不同的机构执掌,相互有制约作用。尽管在形式上各国有所不同,机构的名称也有差异,但是本质上三个权力机构职能是一样的。近代社会以国家取代王朝,以法律取代专制与特权,原则上就是将主权在君改变成主权在民,是近代社会在政治法律上的必然选择,是国家制度发展史上空前的巨大进步。
三、公民取代臣民
近代社会是法律社会,以主权在民取代主权在君,实行议会民主制,执政者由选举产生。这样,原来只是对国王、领主效忠的臣民,转变成为参与国事的公民,拥有法定的权利与义务,才开始真正有了自己的人格。强调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的课题,第一次被提上历史日程。因此,公民取代臣民,也是一种人的解放。人们意识到自身的价值和作用以后,也就更加懂得自我完善的意义。正是由于人的主动性这个因素,才使近代社会较之古代社会更充满着活力,文明的进步更加迅捷。
上述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君主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公民取代臣民这三个方面,实际上包含了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人本身这样三个重要的社会组成部分,基本上概括了人类历史的最主要的内涵。
相关参考
中国古代历史与近代历史,古代政治与近代政治的简要概述中国历史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开始,在夏朝开始以后中国进入了奴隶社会,到春秋战国时期,进去封建社会;封建社会构成了古代中国历史的主要部分。秦朝是中国历史
关于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两点认识 关于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学课本中是这样表述的:“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
关于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两点认识 关于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学课本中是这样表述的:“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
1.高中历史1949过渡时期(1949-1956)一、阶段特征:本单元讲述了1949年10月到1956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这个时期的主要特征是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的过
要认识中国政治的近代化进程,民国初年总统权力的确立及其演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因为对于一个具有浓厚封建专制传统的国家来说,国家权力的转型尤其是行政权力的转型是政治近代化的一个主要标志,总统权力则是这
一、中国封建社会能否滋生近代社会因素 对于中国古代社会自身能否滋生新的近代社会因素,能否向近代社会转型,中外学者向来有不同的看法和分歧点。不同学术观点和理论见解尽管很多。但归结起来只
内容摘要:中国舞蹈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随着社会制度的交替进步和人们审美需求的提高,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各种历史转型,从这些历史转型中,我们可以窥探中国舞蹈发展历史上的几个明显的特征。从原始娱神与娱人的宗教
从清朝道光二十年(1840)开始,以英国发动罪恶的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历史进入近代。近代是中国备受列强凌虐、奴役和屈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反帝反封,谋求独立,向西方学习,努力奋起从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服饰(1)中山装与旗袍是近现代民族服饰。 (2)近代,中国男子的流行服饰有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 (3)阶段 第一个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服饰(1)中山装与旗袍是近现代民族服饰。 (2)近代,中国男子的流行服饰有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 (3)阶段 第一个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