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时刻却让马超惨败逃亡 她是三国奇女子
篇首语: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关键时刻却让马超惨败逃亡 她是三国奇女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时刻却让马超惨败逃亡 她是三国奇女子
东汉末年,益州刺史赵昂妻王异,助夫守城,大义凛然,忠贞不屈,巾帼不让须眉,比很多男儿还要坚毅。在裴松之注的皇甫谧《列女传》中,记载了王异和赵昂守城的事。
赵昂,字伟璋,其妻王异。赵昂做羌道令的时候,留王异在西城。
不料同郡的梁双造反,攻破西城,杀了赵昂两个儿子。赵昂女儿赵英,时年六岁,和母亲王异在城中。王异见两个儿子已死,又担心自己被梁双侵犯,想自杀。回头看到赵英,感叹的说:“我要是死了,就要丢下你,那时你还依靠谁呢?我听说即便是西施,穿上不干净的衣服,别人看到也会捂着鼻子的,何况我容貌不及西施呢?”于是把衣服放进粪池里浸泡,然后披在身上,并且吃得很少,瘦的皮包骨头,只为不被梁双侵犯。
后来梁双和郡里和好,王异因此免难。
赵昂派人来接王异和女儿,还有三十里路的时候,王异停下来对赵英说:“我听说女子没有符节就不出屋,每次读到昭姜没看见符节就不避洪水,伯姬没见到保姆传话就不避宫中大火的故事,都很佩服她们。我现在遭受战乱却没有死,怎么见亲人?之所以偷生不死,是因为可怜你的原因。现在你父亲来接你了,我也要离你而去了。”于是喝下毒药自杀,幸亏有解毒药,救活了她。
赵昂后来担任军事官职,到冀城就任,王异随夫徙居冀城。
公元213年,马超进攻冀城,王异亲自披着战衣,辅佐赵昂守城,并把身上的珠玉等饰品赏赐军士,振奋军心。马超攻城紧急,城中士民都饥困劳累。刺史韦康向来仁义,见百姓士卒伤残,要和马超谈和。赵昂苦谏,韦康不听,赵昂回家对王异说了此事。王异说:“君王有进谏的诤臣,士大夫亦有随机应变、专权从事的权力。谁知道中原的救兵一定赶不及来援?我们应该勉励士卒同心效命,以死报国,不应屈服逆贼之意。”
当赵昂回去的时候,韦康已与马超谈和。马超不久便背约杀死韦康,更逼赵昂交出赵月为人质,想收拢赵昂,以为己用,但并不相信赵昂。
马超妻子杨氏曾听过王异的节行,于是每天都请王异赴宴相聚。王异便想乘此机会,让赵昂取信于马超。于是对杨氏说:“管仲入齐国为相,辅佐齐桓公成一代霸主;由余在秦国,让秦穆公得成大业。如今冀城初定,要治乱便必须重用人才。如此凉州的军队,才可与中原的军队争锋较量,因此用人需要谨慎。”
杨氏认为王异是真心的为马超,赵昂也因此受马超信任,最后与杨阜、姜叙等人成功反攻驱逐马超,王异有很大的功劳。
等赵昂和杨阜等人联合谋讨马超时,赵昂对王异说:“我要谋讨马超,事情一定可以成功,但我们的孩子赵月该怎么办?”(赵月被马超扣在南郑为人质,赵昂此次讨马超,赵月就不安全)王异大义凛然的说:“忠义乃立身之本,现在要雪君父之耻,牺牲主帅也不足为重,何况只是一个儿子?以前的项托、颜渊之所以能传诵千秋,正是因为他们重义啊。”
赵昂称赞,关闭城门,驱逐马超,马超逃往汉中,从张鲁那里借兵回攻。王异与赵昂共保祁山,三十日之后,救兵到了才解围,但马超最终还是杀了赵月。从冀城之难,到共保祁山,赵昂一共出了九条奇谋,王异都有参与。
以现在人的观点来看,王异有些做法难以理解,但在那个时代来说,王异的所作所为无疑是感人至深的。这个奇女子巾帼不让须眉,忠义面前,毫不皱眉退缩,实在难得。
相关参考
世界历史 日本当年吞并朝鲜半岛,列强都反对,关键时刻此国站出来支持日本
在甲午战争后,古老的大清惨败,割地赔款,颜面尽失。于是原有的朝贡体制土崩瓦解,藩属国基本都翻船,尤其是朝鲜,立刻宣布独立建立大韩帝国。而此时日本吞并朝鲜半岛之心日益迫切,沙俄不仅渗透我国东北,还支援朝
三国人物本名:马超别称:锦马超(名著)字号:孟起所处时期:汉末三国民族族群:汉族诞生地:扶风茂陵诞生时刻:东汉熹平五年作古时刻:蜀汉章武二年十二月重要作品:《立汉中王上表汉帝》、《临末上疏》重要造诣:
东汉末年,益州刺史赵昂妻王异,助夫守城,大义凛然,忠贞不屈,巾帼不让须眉,比很多男儿还要坚毅。在裴松之注的皇甫谧《列女传》中,记载了王异和赵昂守城的事。赵昂,字伟璋,其妻王异。赵昂做羌道令的时候,留王
在官渡之战前的关键时刻,贾诩说服了主公张绣投降曹操,这不但解除了曹操的后顾之忧,还增加了曹操打击袁绍的军事力量。为此,曹操说贾诩是使他“信重于天下者”。贾诩归附曹操以后,在曹操官渡之战、关中平定马超韩
与幸运相对的是不幸,同样是汉末三国时期,有很多非常不幸的名将,他们个个能力卓越,马上就可以在沙扬上建功,然后扬名立万,却不幸死于非命,或者刚刚立下大功,还未及享受封赏,便英年早逝。这些令人唏嘘的名将,
说曹操命不该绝,完全站在无形无迹的立场来看。若是采取有形有迹的观点,那就是这个时候,还不能让曹操死掉。因为在这种曹军惨败,孙吴得意洋洋的关键时刻,让曹操就这样死在关羽手中。曹操的部属一定把矛头对准刘备
说曹操命不该绝,完全站在无形无迹的立场来看。若是采取有形有迹的观点,那就是这个时候,还不能让曹操死掉。因为在这种曹军惨败,孙吴得意洋洋的关键时刻,让曹操就这样死在关羽手中。曹操的部属一定把矛头对准刘备
说起三国里的关羽,后人给予的评价那是极高的,什么“义绝”,“武圣”,“关财神”···送给了关羽一大堆高大上的称谓,其实总结起来无非就是三点,一,极度重义气,二,武艺高强的硬汉,三,不贪图荣华富贵。说起
在官渡之战前的关键时刻,贾诩说服了主公张绣投降曹操,这不但解除了曹操的后顾之忧,还增加了曹操打击袁绍的军事力量。为此,曹操说贾诩是使他“信重于天下者”。贾诩归附曹操以后,在曹操官渡之战、关中平定马超韩...
关键时刻,谁为你撑腰?世间许多难解之题,都像极了拔河,往往就卡在了力量平衡上。此时,谁能搬出个重量级选手,咣当一坐,谁便胜出此局。汉高祖刘邦在59岁那年,动了废黜太子的念头。立储人选的天平上,一头是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