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杨家将的故事被人一直传诵

Posted 名将

篇首语:你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也无法感动一个不爱你的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为什么杨家将的故事被人一直传诵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为什么杨家将的故事被人一直传诵

杨家将的故事叙述的是,北宋名将杨业(又称杨继业〕及其子孙们抗击北方辽和西夏侵略中原的斗争事迹。不过我们在小说、评书和戏曲中所听到、看到的杨家将的故事,大部分人物和情节都是虚构的,是人们按照自己理想和愿望塑造的,这是因为人们对杨家将太敬仰的缘故。

  北宋建立后,集中力量消灭了南方的一些政权,而对北方契丹人建立的强大的辽国则采取防御的手段。公元979年,宋王赵匡义基本统一全国后,向辽发动了一次大规模战役。杨业和他的儿子大郎、二郎、三郎、四郎都参加了这次战役。宋兵一直攻到了幽州(今北京)城下,不料辽援兵赶到。高梁河一战,宋兵大败,杨业的大郎、二郎、三郎在战斗中牺牲,四郎失踪。公元986年,宋又向辽发动进攻。三路大军中,东路、中路军遭到惨败,只有杨业和潘美(小说中的大奸臣潘仁美)所率的西路军节节胜利,连续收复了4个州。由于孤军深入,再加上潘美的错误指挥和不配合,使杨业身陷重围。虽然他奋不顾身、英勇作战,终因寡不敌众落马被俘。被俘后,杨业坚贞不屈,绝食而死。他的儿子七郎也在这一次战斗中牺牲。

  杨六郎原来叫延朗,后改成延昭。他智勇善战,号令严明,也是北宋名将。公元999年,辽大举攻宋,宋军节节败退。辽军攻至杨六郎守卫的遂城时,他亲自率兵登城作战。当时正是严冬,六郎让士兵在城墙上灌水成冰,使城墙又光又滑,辽军无奈退走。史书上说杨六郎能与士兵同甘共苦,打仗身先士卒,这也是杨家将深得人心的一个重要原因。

  杨家将的第三代是杨文广,他是杨延昭的儿子,也是一个边防名将。他曾在河北、陕西驻守边境,抵御了西夏的进犯。

  杨家将的故事说明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具有反抗侵略的斗争传统,所以人们总是怀念、尊敬历史上那些抗敌爱国的英雄人物。

相关参考

湖南一村庄,住着潘仁美后人,禁唱杨家将的戏,至今仍为祖先喊冤

在小说《杨家将》里面,杨家将,宋朝时期的抗辽英雄,满门忠烈,名流千古;潘仁美,奸佞之臣,害死了杨家将,千百年来一直被人唾弃。那么作为奸臣,潘仁美的后代如今过的怎么样呢?今天这篇文章就和大家聊聊潘仁美的

真相却让中国人失望 杨家将故事千古流传

许多传说非常美丽,比如有关杨门女将的一切,千百年来一直吸引着大家的兴趣,以至于我们对这段历史深信不疑。但历史也常常跟我们开玩笑,往往我们深信不疑的“事实”,其实不过是几百年来被不断充实的一段美丽传说,...

罗荣桓与林月琴的爱情传奇

  罗荣桓,共和国开国元帅。1902年11月26日生于湖南省衡山县。为了共和国的建立,他出生入死,功勋卓著,其与夫人林月琴的爱情故事也颇具传奇色彩,被人传诵。林月琴,1930年1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

历史秘闻 罗荣桓与林月琴的爱情传奇

  罗荣桓,共和国开国元帅。1902年11月26日生于湖南省衡山县。为了共和国的建立,他出生入死,功勋卓著,其与夫人林月琴的爱情故事也颇具传奇色彩,被人传诵。林月琴,1930年1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

《四郎探母》谁创作的一共几折

《四郎探母》的故事取材于《杨家将演义》及民间故事,是京剧形成初期产生的一个剧目。其具体的创作者一直不详,该剧一共十二场。第一场坐宫;第二场盗令;第三场别宫;第四场出关;第六场巡营;第七场见弟;第八场见

杨家将历史 杨家将的故事

 杨家将的故事  在山西省代县城里。有一座颇有气概的钟鼓楼。在它的正面和背面分别悬挂着[威震三关".[声闻四达"两块巨大的题匾。传说这是人们为纪念杨家将不朽功勋。而流传到

杨家将事件_杨家将的故事

杨家将的故事杨家将在山西省代县城里,有一座颇有气概的钟鼓楼。在它的正面和背面分别悬挂着“威震三关”、“声闻四达”两块巨大的题匾。传说这是人们为纪念杨家将不朽功勋,而流传到今天的一处珍贵遗迹。提起杨家将

历史秘闻 杨家将事件_杨家将的故事

杨家将的故事杨家将在山西省代县城里,有一座颇有气概的钟鼓楼。在它的正面和背面分别悬挂着“威震三关”、“声闻四达”两块巨大的题匾。传说这是人们为纪念杨家将不朽功勋,而流传到今天的一处珍贵遗迹。提起杨家将

杨家将历史 杨家将抗辽的故事

杨家将抗辽  人民按照自己的选择,让杨家将的忠勇流芳百代  杨家将的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已达800多年,它主要是叙述北宋名将杨业及其子孙  们抗击北方辽朝和西夏统治者侵扰中原的事迹。其中杨业、杨延昭、杨

中国历史 杨家将的故事是史实还是小说?

想必大家对小说、戏剧中杨家将的故事并不陌生,那么历史上真有杨家将其人其事吗?他们究竟都有哪些人呢?杨家将是有历史原型的,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杨业。杨业(?—986)本名杨崇贵,是五代时期割据麟州(今陕西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