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二岁得子 郑板桥
Posted 郑板桥
篇首语: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五十二岁得子 郑板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五十二岁得子 郑板桥
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虽嬉戏玩耍,务令忠厚悱恻,毋为刻急也………家人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不使吾儿凌虐他!凡鱼飧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喜跳跃。若吾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肉乎!夫读书中举,中进士,作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做个好人。
清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
忠厚悱恻:忠实厚道,感情真挚。
鱼飧(sun):鱼汤。
修身养性
郑板桥五十二岁得子,标准的老年得子,在重子嗣的封建男权社会,其意义非同凡响。当时郑板桥在潍县当县令,而家属都在老家,相隔千里,郑老师自然很牵挂他的娇儿,于是写信回家叮嘱弟弟如何培养侄儿。
郑老师在家书里承认自己很稀罕老年得子:“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至于怎么来爱,郑老师就有讲究了,“爱之必以其道”,在玩耍嬉戏中,可培养他仁义真挚的性格,不要把他培养成刻薄急躁之辈。
具体如何培养?郑板桥是搞艺术的,重视细节,他假设儿子正在吃糖果,是独享?还是分享?郑老师的建议是:分享。这个分享现在容易,换在乾隆时代那可不容易。因为那是等级时代,郑板桥虽然不大富大贵,但好歹也是做官的,可以称为“老爷”。郑家还有一批佣人,在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里,郑板桥老爷的儿子当然比佣人的儿女高人一等。
郑板桥设想他的公子在吃糖果时,佣人家的小孩只能流着口水在一旁远观,他们的父母不敢跨越身份的鸿沟,只好将小孩支开,这对于天真的小孩而言,无异于“割心剜肉”的痛。
郑老师建议他的弟弟,如果碰到这种情况,一定要让郑公子拿自己的糖果跟大家分享,都是父母所生,都值得疼爱,没有什么老爷下人之分,真所谓“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千万不能让小郑去欺负佣人家的小孩。
郑板桥其实是在培养小孩的平等意识。无论古今,为适应竞争,很多人提倡优势教育,塑造个体优势,以换取在社会上的优越生存地位。然而,如果没有平等心态的观照,优势感可能发展成优越感,优越感又发展成分别心,从而发展到凌驾于人,瞧不起人,在小孩的领域里,发展成谁的糖果谁不能吃。在这样纯粹提倡个体优势的环境里做人,其实蛮辛苦的。
因此,郑板桥认为“中举,中进士,作官”这些个体优势,都比不过“明理做个好人”,明白大家都平等的道理,就会做一个平等待人的好人,把这样的好人自小一批批地生产出来,就会有一个平等待人的好环境,优势的衡量标准不再停留在财富地位这样单一的基础上,彼此承认,彼此尊重。在这样的氛围里,个体的优势反而发挥得更好。
一颗糖果,让郑板桥想到平等意识的培养,郑老师果然有艺术家的联想力。
相关参考
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虽嬉戏玩耍,务令忠厚悱恻,毋为刻急也………家人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不使吾儿凌虐他!凡鱼飧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喜跳跃。若吾儿坐食好物
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虽嬉戏玩耍,务令忠厚悱恻,毋为刻急也………家人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不使吾儿凌虐他!凡鱼飧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喜跳跃。若吾儿坐食好物...
郑板桥与吴敬梓是同时代人,一生历经清康、雍、乾三朝。郑板桥,兴化人,生于康熙三十二年癸酉十月二十五日(1693年11月22日),卒于乾隆三十年乙酉十二月十二日(1766年1月22日),享年73岁。许多
郑板桥与吴敬梓是同时代人,一生历经清康、雍、乾三朝。郑板桥,兴化人,生于康熙三十二年癸酉十月二十五日(1693年11月22日),卒于乾隆三十年乙酉十二月十二日(1766年1月22日),享年73岁。许多
郑板桥与吴敬梓是同时代人,一生历经清康、雍、乾三朝。郑板桥,兴化人,生于康熙三十二年癸酉十月二十五日(1693年11月22日),卒于乾隆三十年乙酉十二月十二日(1766年1月22日),享年73岁。许多
甘罗是怎死的?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小神童,比如甘罗,据说他十二岁就做了秦国丞相。只可惜,他的寿命也不大,也才活了十二岁。那么当时秦王为何让十二岁的小孩做丞相,他又为什么死的呢?这里面有些故事。甘罗这个人可
甘罗是怎死的?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小神童,比如甘罗,据说他十二岁就做了秦国丞相。只可惜,他的寿命也不大,也才活了十二岁。那么当时秦王为何让十二岁的小孩做丞相,他又为什么死的呢?这里面有些故事。甘罗这个人可
...是怎死的?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小神童,比如甘罗,据说他十二岁就做了秦国丞相。只可惜,他的寿命也不大,也才活了十二岁。那么当时秦王为何让十二岁的小孩做丞相,他又为什么死的呢?这里面有些故事。甘罗这个人可不是...
秦甘罗秦甘罗十二岁封相的故事一直广为流传。甘罗是秦国重臣的孙子,后来成为了吕不韦的谋士。甘罗经常出使外国,自我介绍总是会在他的名字前面加上自己的故国,因此他也常常被称为秦甘罗。甘罗在十二岁的那年被封为
可能有人知道,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个年仅十二岁的“宰相”,他名为甘罗,是战国末期秦国的宰相。当然,那个时代并没有“宰相”这个词,这里所说的也就是甘罗的官职相当于后世的宰相。这就真的让人惊奇了,一个十二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