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出一场中原大战! 蒋介石的“削藩编遣”

Posted 蒋介石

篇首语: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削”出一场中原大战! 蒋介石的“削藩编遣”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削”出一场中原大战! 蒋介石的“削藩编遣”

“削藩”,为历代当权者必行之举。北伐过后,为了削弱地方实力派力量,蒋介石也采取了一项经深思熟虑的措施。不过这办法没成功,反而引发了全国性的混战……

1928年6月,蒋介石与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合力击败奉军,北伐完成。同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服从南京国民政府,至此,国民政府在名义上实现统一。到1929年初,全国的军队,包括中央直辖及第一、二、三、四集团军,第八路军及其他川、滇、黔、东三省各部队,总兵力达到180余万人。

在这种情况下,为防止各地拥兵自重,蒋介石开始谋划裁兵问题。

其实,早在1928年7月,蒋就曾试探冯、阎、李。几人自怀心思,大打太极推手。在编遣会议正式开会之前,蒋曾提出全国共编五十个师的指标(东北除外)。冯玉祥则提出编遣准则:“强壮者编,老弱者遣;有枪者编,无枪者遣;有训练者编,无训练者遣;有革命功绩者编,无革命功绩者遣。”身为第二集团军总司令的冯还动了个小心眼儿,因为当时蒋介石任第一集团军总司令,他遂提出一个有利于自己的方案:第一、第二集团军各编十二个师,第三、第四集团军各编八个师,其它不属于各集团军的军队共编八个师。意在拉平第一、二集团军讨好蒋,提高自己势力,压低阎、李的第三、四两集团军和其它杂军,以此与蒋联手,控制局面。

蒋对冯方案不置可否。阎锡山看透蒋的意图,提出另一方案:第一、二、三、四集团军各编十一个师,另设一个中央编遣区,亦为十一个师。暗示中央编遣区由蒋掌控。阎的方案貌似抬蒋压冯,实质上是离间蒋、冯关系。李宗仁和白崇禧对阎锡山方案表示赞同。蒋介石亦未能看破阎的意图,授意何应钦积极支持阎案。

1929年元旦,国民党中央在南京召开编遣会议,成立编遣委员会,着力削弱各地方实力派兵力,整理全国军事。此举竟费了近一个月的时间,一直至1月25日方才结束。

编遣委会职责主要包括:拟定全国兵额、编制及饷章;划分卫戍区域;拟定全国军费;规定现有各部队官兵裁留标准;规定接管现有各军队之程序;厘定军官佐任免、调补各项办法;点验及校阅全国现有之陆海空军;筹办编余官兵之分遣、安置事宜;关于编遣经费之经理事项等。

编遣委员会最高领导为委员长,由陆海空军总司令蒋介石兼任。委员由各集团军总司令及相关人员担任,成员为22人:

蒋介石(第一集团军总司令)

冯玉祥(第二集团军总司令)

阎锡山(第三集团军总司令)

李宗仁(第四集团军总司令)

李济深(总参谋长)

何应钦(训练总监部总监)

谭延闿(行政院院长)

赵戴文(内政部代理部长,部长为阎锡山,未就)

宋子文(财政部部长)

孙 科(铁道部部长)

王伯群(交通部部长)

吴敬恒(中央委员)

张人杰(中央委员)

蔡元培(中央委员)

胡汉民(中央委员)

李煜灜(中央委员)

戴传贤(中央委员)

王宠惠(中央委员)

朱培德(第一集团军前敌总指挥)

鹿钟麟(第二集团军前敌总指挥)

商 震(第三集团军前敌总指挥)

白崇禧(第四集团军前敌总指挥)

根据组织大纲规定,必要时还可由委员长邀请其他有关各院、部、会长列席。

编遣委员会成立后,国民政府决定,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各集团军总司令部、海军总司令部于1929年3月15日前结束。之后即设编遣区,隶属编遣委员会。全国共分6个编遣区:前四个编遣区分别专管编遣原隶第一、二、三、四集团军各部队,第五编遣区专管编遣原山东省各部队,第六编遣区专管编遣原川、康、滇、黔省各部队。除了上述6个编遣区,另成立中央直辖各部队编遣办事处和中央直辖海军编遣办事处。

会上制定的《国军编遣委员会进行程序大纲》明确:“从全国编遣委员会成立之日起,全国军队一切权力都收归中央。将由国民政府下令,正式撤销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各集团军总司令部,海军总司令部,各部队只能在原地驻扎,听候点编。”

会议开到这个时候,冯、阎、李才知道掉进了蒋的圈套。三人随即站到了一起。内冯玉祥怒中生智,提出动议:“刚刚打完仗,休整一个时期再编遣。”阎、李立刻呼应。蒋只好同意。编遣会议未取得实质性进展,无果而终。

蒋介石试图用增加编遣区的办法压缩其他军队,扩充自己势力,使蒋与冯、阎、李等实力派的矛盾进一步激化,1929年3月引发了蒋桂战争,同年5月又发生了蒋、冯间的战争。

为此,1929年8月1日至6日,国民党中央又召开“国军编遣实施会议”,通过了《国军编遣委员会点验实施规章》等文件,决定陆军编成65个师,每师11000人;在编遣期内,军费为1300万元。由于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三人没有出席会议,裁军方案无法付诸实施。

此后,又相继发生了西北军、石友三和唐生智的反蒋战争。1930年5月到11月,终于爆发了全国性的蒋、冯、阎、李的中原大混战,编遣会议完全破产。

1930年11月15日,国民党决定裁撤编遣委员会。国民政府明令,编遣委员会于1930年12月底结束。

相关参考

雷声大雨点小的中原大战

1927年结束的第二次北伐战争,被基于建立军功的蒋介石称为光荣之战。但战争的成果却并不完美。在东北、西北、山西和岭南等地区,还有大批地方军阀不买南京政府的帐。这种军阀割据的情况,最后酿成了一场动用百万

用三千美女打赢中原大战 蒋介石的战争手段

中原大战蒋介石胜利的原因是什么?“中原大战”是1930年蒋介石与阎锡山、冯玉祥和桂系李宗仁之间的军阀战争。因为这次战争主要在地处中原的河南省及其邻近地区进行,所以又称为“中原大战”。蒋、阎、冯的中原大

花车将军打四方 蒋介石中原大战胜利秘诀

中原大战的结果虽然以代表中央的蒋介石胜出;但是他所倚仗的各种手法,包括以职位、金钱、美女收买对手部下,拉拢一派打击另一派,虽然一时有效,但其实都无助增加国民党内派别间的团结。日后的西安事变,以至抗战胜

爱钱如命? 中原大战阎锡山为何输给了蒋介石

国民党军阀中,阎锡山最吝啬,几乎到了一毛不拔、爱钱如命的地步。在蒋、阎、冯中原大战的关键时候,因为阎锡山拖延不给军饷,作为阎冯联军第四路军总司令的石友三,在蒋介石许诺100万军饷的利诱下,立马给阎锡山

蒋冯阎中原大战的起因是什么? 中原大战的背景

中原大战的背景:中原大战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耗时最长的军阀混战,那么为什么会引起这场战争呢?接下里就让我们来揭秘一下。1928年6月北京张作霖安国军政府垮台后﹐蒋介石与冯(玉祥),阎(锡山),桂系

爱钱如命? 中原大战阎锡山为何输给了蒋介石

...延不给军饷,作为阎冯联军第四路军总司令的石友三,在蒋介石许诺100万军饷的利诱下,立马给阎锡山背后插刀子,反戈一击,致使阎冯联军阵脚大乱,很快败北!1930年初,阎锡山决定和冯玉祥联手反蒋。为了取得军阀石友三...

冯玉祥因此输掉了中原大战 沁阳与泌阳的差别

沁阳与泌阳的一撇之误改变历史,冯玉祥为此输掉中原大战整个战机,聚珍怀帮酒带您去重温这段历史。1930年4月,阎锡山与冯玉祥结成反蒋联盟,发动了讨伐蒋介石的中原大战。为了集中精锐兵力消灭蒋介石在河南的有

冯玉祥因此输掉了中原大战 沁阳与泌阳的差别

...。1930年4月,阎锡山与冯玉祥结成反蒋联盟,发动了讨伐蒋介石的中原大战。为了集中精锐兵力消灭蒋介石在河南的有生力量,阎锡山和冯玉祥召开了联席军事作战会议,分别制订了作战计划。会上决定,阎锡山和冯玉祥各派出...

中原大战时中共决定做何事 蒋介石悬赏50万元欲破坏

核心提示:这个消息,不久就被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知道了,警备司令熊式辉召见政治密查员宋再生布置任务,强调此事关系党国安危,最好开会时一网打尽。如果成功,可获蒋介石悬赏的现金50万元。 本文摘

中原大战

  中原大战(汉语拼音:ZhongyuanDazhan),英语:ChiangKai-shek\'sWaragainstFengYuxiangandYanXishan),1930年4~11月,蒋介石同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