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贪污皇帝竟有分成 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现状
篇首语:少年乘勇气,百战过乌孙。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官员贪污皇帝竟有分成 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现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官员贪污皇帝竟有分成 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现状
您知道,南北朝时广州地面经济发达,商业繁荣,海外贸易尤其红火。一些大商人,甚至包括南齐政府和刘宋政府,常年派商船往来于现在的越南、印度、泰国、柬埔寨、叙利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把丝绸、瓷器运出去,把香料、珍珠带回来,一进一出,利润高达二三十倍。当时诸侯蜂起,军阀割据,陆路交通不便,丝绸之路不通,西域与中原的贸易通道从陆上转到了海上,广州成了世界第一大港口城市,这里不但商品贸易发达,奴隶贸易也繁盛,印尼酋长从马来半岛低价买进矮黑人(时称昆仑奴),不法的中国军官也从澎湖诸岛掠夺大批土著,整船整船的运到广州出售,给贩奴者带来了巨大利润,也给政府贡献了一笔笔带血的GDp。
海外贸易不光让政府和商人受益,官员的腰包也会迅速鼓起来,当时去广州及广州下辖诸县做官的北方士族常常偷漏关税、收受贿赂,甚至抢劫商船、屠杀蕃人,一个个很快吃成胖子。我们翻看《南史》和《南齐书》,常常能在列传部分读到广州官员三年任满,回去大买豪宅的壮观景象。《南齐书》卷32还引用老百姓的议论说:广州刺史打城门那儿转一圈,就会有三千万的进账。可见在广州做官油水真的不小。常识告诉我们,官员的油水只能算毛利润,因为他们还有成本:向上级官员进贡。换句话说,下级官员需要把部分贪污所得上缴给上级官员。南北朝的官员也不例外,不过比较变态的是,他们贪污来的钱除了要给上级官员分成,还要给国家最高领导人也就是皇帝分成。
拿刘宋孝武帝刘骏来说吧,这人很明确地下了一红头文件:凡在广州做二千石以上官职的,任满之后必须上报财产,并把财产的一半送给皇帝,谁送的多,谁就能升官,如果一点儿不送,对不起,等着卷铺盖吧。“二千石”就是刺史级别,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市长,二千石以上官职就是指市长及市长以上的官员。刘骏的意思很清楚:广州外贸很火,做官油水大,高官油水更大,你们捞油水我不管,但是一定要把捞来的油水分一半给我,同时我也不亏待你们,谁分我的油水多,我就给谁大官做。
刘骏这条政策具有很科学的激励机制,激励官员去贪更多的钱,同时也避免官员把贪来的钱不声不响全装自己腰包。您知道,官员都上进,为了做更大的官,他们会主动给皇帝分成的。当然也有那极个别官员,或者年纪大想收手了,或者本性太抠一毛不拔,不想把搜刮来的那点儿积蓄割出一部分给皇帝。那么皇帝怎么办呢?刘骏有办法,他强迫每一个不愿出钱的官员跟他赌博,赌注下得很大,一两局下来,你就把钱全输给他了。这么说貌似刘骏是亚洲赌王,跟谁赌都稳赢,当然不是这样的,刘骏赌术其实很烂,但您别忘了他是皇帝,哪个大臣敢在赌局中赢皇帝啊?不想活了他。
南北朝时也有清官,南齐有个广州刺史叫王琨,这人不贪一分钱,为了保住官位,每年进宫述职都把工资的一半塞给皇帝。您知道,南齐俸禄只相当于东汉时的三分之一,官员工资是很低的,王琨把一半工资送给皇帝,剩下的钱够他养家糊口吗?估计很难。要不是王琨祖上有钱,本人又娶了富家女,说不定早就挨饿了。由此可见,做清官也是需要本钱的。
相关参考
南齐时,都城广州经济发达,商业繁荣,海外贸易尤其红火。一些大商人,甚至包括南齐政府,常年派商船往来于现在的越南、印度、泰国、柬埔寨、叙利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将丝绸、瓷器运出去,把香料、珍珠带回来,一进
南北朝时期是一个礼乐崩坏的时期,因此出现过很多惨事、奇事。皇帝也多有奇葩,比如说这个南齐的孝武帝,他下令在都城的地方大员任期满,必须交付一半财产给他,其他随意。于是官员们争相贪污,一时成为南齐一大奇观
南北朝时期是一个礼乐崩坏的时期,因此出现过很多惨事、奇事。皇帝也多有奇葩,比如说这个南齐的孝武帝,他下令在都城的地方大员任期满,必须交付一半财产给他,其他随意。于是官员们争相贪污,一时成为南齐一大奇观
本文摘自:《百家讲坛》(郑州)杂志2010年第10期,作者:李开周,原题:《南齐孝武帝下旨:官员贪污必须与我分成》南齐时,都城广州经济发达,商业繁荣,海外贸易尤其红火。一些大商人,甚至包括南齐政府,常
本文摘自:《百家讲坛》(郑州)杂志2010年第10期,作者:李开周,原题:《南齐孝武帝下旨:官员贪污必须与我分成》南齐时,都城广州经济发达,商业繁荣,海外贸易尤其红火。一些大商人,甚至包括南齐政府,常
从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美国经历了一个所谓的“镀金时代”。这一时期,美国的工业产值迅速赶超英法德等欧洲强国,与此同时社会财富急剧积累。但这个时代恰恰也是美国历史上政治
在封建社会里,清代法律应该说是非常健全的,同时清朝惩贪“执法未尝不严”,仅乾隆一朝,因贪污受贿而被处死的封疆大吏就有二十余人,但仍然无法遏制吏治日下的趋势,所谓“诛殛愈众,贪风愈甚”。很多清史研究者都
对百姓温和的太阳,照在官员身上也一样和煦。对于晚年出现的一些贪污官员,乾隆经常拖着不惩,或者以“不为已甚”为辞,加以宽纵。如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五月,内外文武大臣中竟有多人连续被革职、革任十余次
乾隆朝贪污特点:数额越来越大官员级别越来越高 在专制社会,想根除贪污就如同让大海停止波动一样不可能。中国传统政治体制是默许官员在一定程度下贪污的,因为“低薪制”的设计使官员不
乾隆如何处理腐蚀甘肃全省官员的惊天贪污案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甘肃人苏四十三率回族起义,乾隆皇帝派兵进剿。由于事发突然,甘肃一时难以筹集大量兵饷。时任甘肃布政使王廷赞为了表现自己,主动向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