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是谁?明代全能大儒王守仁的生平简介

Posted 明朝 王守仁 王阳明

篇首语:少年恃险若平地,独倚长剑凌清秋。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王阳明是谁?明代全能大儒王守仁的生平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王阳明是谁?明代全能大儒王守仁的生平简介

王阳明是谁?王阳明,又称王守仁(1472-1529),汉族,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封“先儒”,奉祀孔庙东庑第58位。

王阳明生平

王阳明明宪宗成化年间,生于浙江余姚。父王华,王华在明朝成化十七年辛丑(1481)中了状元,王阳明就随父移居北平(北京)。

《明史》载, 王阳明出生时取名为王云,但五岁不能说话,告诉他人,改名为王守仁,他才说话。王华对儿子家教极严,王守仁(王阳明)少年时学文习武,十分刻苦,但非常喜欢下棋,往往为此耽误功课。其父虽屡次责备,总不稍改,一气之下,就把象棋投落河中。王守仁(王阳明)心受震动,顿时感悟,当即写了一首诗寄托自己的志向:

象棋终日乐悠悠,苦被严亲一旦丢。

兵卒坠河皆不救,将军溺水一齐休。

马行千里随波去,象入三川逐浪游。

炮响一声天地震,忽然惊起卧龙愁。

王守仁(王阳明)以诸葛亮自喻,决心要作一番事业。此后刻苦学习,学业大进。骑、射、兵法,日趋精通。明弘治十二年(1499)考取进士,授兵部主事。当时,朝廷上下都知道他是博学之士,但提督军务的太监张忠认为王守仁以文士授兵部主事,便蔑视守仁。一次竟强令守仁当众射箭,想以此出丑。不料守仁提起弯弓,刷刷刷三箭,三发三中,全军欢呼,令张忠十分尴尬。 王守仁(王阳明)做了三年兵部主事,因反对宦官刘瑾,于明正德元年(1506)被廷杖四十,谪贬贵州龙场(修文县治)驿丞。刘瑾被诛后,任庐陵县知事,累进南太仆寺少卿。其时,王琼任兵部尚书,以为守仁有不世之才,荐举朝廷。正德十一年(1516)擢右佥都御史,继任南赣巡抚。王守仁(王阳明)上马治军,下马治民,文官掌兵符,集文武谋略于一身,作事智敏,用兵神速。以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宸濠之乱”拜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后因功高遭忌,辞官回乡讲学,在绍兴、余姚一带创建书院,宣讲“王学”。嘉靖六年(1527)复被派总督两广军事,后因肺病加疾,上疏乞归,1528年十一月二十九日(1529年1月9日)病逝于江西南安舟中。谥文成。

王守仁功绩:

平定江西正德十二年(1517年),江西南部以及江西、福建、广东交界的山区爆发民变。山民依靠山地据洞筑寨,自建军队,方圆近千里。地方官员无可奈何,遂上奏明廷。兵部举荐时任右佥都御史的王守仁巡抚江西,镇压民变。

王守仁正德十三年(1518年)正月,王守仁平定池仲容(池大鬓)部,奏请设立和平县,并兴修县学。三月,守仁抵达江西莅任。他迅速调集三省兵力,镇压了信丰等地的起义。七月,王守仁念战争破坏巨大,上奏请求朝廷允准招安。明廷遂委以地方军政大权,准其便宜行事。十月,王守仁率兵攻破实力最强的江西崇义县左溪蓝天凤、谢志山军寨,并会师于左溪。王守仁并亲自前往劝降。十一月,王守仁遣使招安,并攻破蓝天凤部。

擒获宁王王守仁一生最大的军事功绩,是平定南昌的宁王朱宸濠之乱。王守仁将去福建剿匪时(无大量军队),所率部队行军刚到丰城,宁王朱宸濠突然举兵叛乱。因此王守仁积极备战,调配军粮,修治器械,然后发出讨贼檄文,公布宁王的罪状,要求各地起兵勤王。

当时,王守仁最为担心者,就是宁王朱宸濠挥师东下,占领故都南京。如果南京失守,宁王就有了称帝的资本,同时也占了地利,那就不容易消灭了。王守仁虚张声势,利用假宣传假情报,城中扰乱宁王的视线,逼他做出错误的判断,以为各路大军已经组成合围态势。同时使用反间计,命人携蜡丸潜入南昌,使宁王猜疑自己部下的进攻南京策略。宁王果然上当,有半个月时间犹豫观望、不知所措,没敢发兵攻打南京。王守仁利用这一时机,做好了防守南京的准备,使宁王欲攻南京,已无可能。

七月,宁王率六万人,攻下九江、南康,渡长江攻安庆。王守仁这时已经调集了八万大军(主要为各地民兵与农民),对外号称三十万。王守仁召集部下问应如何退敌。有人指出应该急救安庆,王守仁说:“现在九江、南康已经被敌军占领,如果我们越过南昌跨江救援安庆,就会腹背受敌。现在南昌空虚,我军锐气正盛,可以一举攻破。敌军听说南昌失守,定会回师来救,这时我们在鄱阳湖迎击他,肯定能取得胜利。”

王守仁由于先前进行大量宣传工作,谎称有大量军队攻城,南昌竟然不攻自破,停了两日,王守仁便派诸将分五路迎击回援南昌的宁王大军。四路分兵迎进,一路设伏。交战以后,宁王大军很快腹背受敌,被分割成几部分,后又中了埋伏,惨遭大败,溃逃退守八字脑地区。宁王眼观局势不妙,急忙调九江、南康的精锐部队出击,王守仁派几路大军迎战并取南康。

这一仗打得相当激烈,是关键的一战。官军一度退却,王守仁部将伍文定立即斩杀了后退之人,命令诸军一决死战。最后终于打败了敌人,敌军退保樵舍地区,效仿曹操赤壁之战时,将大船结成方阵,宁王拿出金银珠宝犒赏将士,冲锋赏百金,负伤千金,要求他们死力一搏。

但宁王军队的方阵被王守仁看出破绽,他决定仿效赤壁之战,放火烧船。第二天,宁王群臣聚集在一起,正在船上召开“早朝”会议,王守仁大军杀到,用小船装草,迎风纵火,烧毁了宁王的副船,王妃娄氏以下的宫人以及文武官员们纷纷跳水。宁王的旗舰搁浅,不能行动,仓促间换乘小船逃命,被王阳明的部下王冕部追上擒获,宁王的其它文武大臣也成了阶下囚。不久,南康、九江也被官军攻陷,宁王之乱全面平息,前后只有三十五天时间。王守仁因此而获“大明军神”之称。

后来,明武宗以“威武大将军朱寿”之化名出征,江彬意欲不轨,挑唆武宗与宁王打一仗并亲自俘获。王阳明对宦官张永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明这样做会死更多人。最后协调结果是:让明武宗到了南京,再放出宁王让皇帝俘虏,高兴一下。

总督两广

1527年(明世宗嘉靖六年),王守仁总督两广军务,击溃瑶族和僮族等少数民族的地方武装。

病逝归途两广役后,阳明肺病加疾,上疏乞归,于1529年元月9日 (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王守仁在归途中病逝于江西省南安舟中。在临终之际,他身边学生问他有何遗言,他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去世后被谥文成,赠光禄大夫、柱国、新建伯,后又追封为新建侯,万历十二年从祀于孔庙。

相关参考

心学的集大成者大儒王守仁的政治抱负是什么?

明代大儒,心学的集大成者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他继承了前人学者关于心学的精华思想,又从禅学中吸收养分,从而形成了明代独树一帜的心学。但从王守仁心学的体系上来讲又比前两者的学说更为细致且学说内容也更加完

心学的集大成者大儒王守仁的政治抱负是什么?

明代大儒,心学的集大成者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他继承了前人学者关于心学的精华思想,又从禅学中吸收养分,从而形成了明代独树一帜的心学。但从王守仁心学的体系上来讲又比前两者的学说更为细致且学说内容也更加完...

明朝历史 阳明学对日本的影响是什么

阳明学。阳明学。又称王学。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明代大儒王守仁发展的儒家学说。因王守仁曾筑室于故乡阳明洞中。世称阳明先生。故称其学说为阳明学。王守仁继承宋代陆九渊的“心即理”

明朝大儒王阳明是怎么死的? 王阳明是谁

王守仁,幼名云,字伯安,汉族,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余姚市)人,生于明宪宗成化8年(1472年10月31日),卒于明世宗嘉靖7年(1529年1月9日)。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学者称之为阳明先

明朝大儒王阳明是怎么死的? 王阳明是谁

王守仁,幼名云,字伯安,汉族,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余姚市)人,生于明宪宗成化8年(1472年10月31日),卒于明世宗嘉靖7年(1529年1月9日)。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学者称之为阳明先

历史人物 湛若水生平_湛若水和王阳明_湛若水明代大儒_湛若水人物简介

中文名:湛若水别名:字元明,号甘泉国籍:明朝民族:汉族出生地:增城(今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主要成就:建立“甘泉学说”代表作品:《湛甘泉集》,《心性图说》,《杨子折衷》谥号:文简湛若水–明朝哲学家  湛

历史是怎样评价王守仁的 王守仁生平事迹简介

王守仁,是明朝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生于公元1472年,去世于公元1529年,享年59岁。王守仁,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后随父亲移居绍兴,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阳明是其自好,因曾筑室

历史是怎样评价王守仁的 王守仁生平事迹简介

王守仁,是明朝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生于公元1472年,去世于公元1529年,享年59岁。王守仁,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后随父亲移居绍兴,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阳明是其自好,因曾筑室

明朝历史 王守仁简介,明朝时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王守仁生平

王守仁,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汉族,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生于明宪宗成化8年(1472年10月31日),卒于明世宗嘉靖7年(1529年1月9日)。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学

历史人物 王守仁简介 明朝时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王守仁生平

  ,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汉族,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生于明宪宗成化8年(1472年10月31日),卒于明世宗嘉靖7年(1529年1月9日)。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