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智计非凡曹操帐下无出其右者 谋士贾诩

Posted 曹操 贾诩

篇首语:我们不会把常识僵化并使它变成信条。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一生智计非凡曹操帐下无出其右者 谋士贾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生智计非凡曹操帐下无出其右者 谋士贾诩

贾诩,字文和,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初随李榷,再从张济、张绣,后归曹操。

《三国演义》中,贾诩一出场,三五句话就把王司徒费尽心机诛戮的董卓说活了,而且一变为四:李榷、郭汜、张济、樊稠四人在董卓死后逃往陕西,派人给王允上表求赦。王允大赦天下偏不赦此四人(王司徒短见)。李榷等没奈何正准备四散逃生时,贾诩发话了:“诸君若弃军单行,则一亭长能缚君矣。不若诱集陕人,并本部军马,杀入长安……事济,奉朝廷以正天下;若其不胜,走亦未迟。”于是有了犯长安这回书和其后的天下大乱。

后来,贾诩因和李榷政见不同,离开李榷,跟从张济、张绣叔侄。

建安二年正月,曹操起十五万大军征讨张绣。贾诩力劝张绣降操,并自往见操。曹操与贾诩一番交谈过后,十分器重,“欲用为谋士”(曹操的是有眼光。凡他遇见的人才,必倾心网罗,置诸翼下。),被贾诩推却。后曹操因勾搭张济亡妻、张绣之婶邹氏,致长子曹昂、拉皮条的侄子曹安民、虎将典韦皆丧于张绣、贾诩之手。

建安三年夏四月,急欲报子、侄之仇的曹操再次兴兵征讨张绣。在贾诩的谋划下,张绣结连刘表再次击败曹操。在回答张绣问话时贾诩的一番言谈充分展示了他的识见、智慧:“绣以精兵追退军,而公曰必败;退以败卒击胜兵,而公曰必克。悉如公言,何其反而皆验也?”诩曰:“此易知耳。将军虽善用兵,非曹公敌也。军虽新退,曹公必自断后;追兵虽精,将既不敌,彼士亦锐,故知必败。曹公攻将军无失策,力未尽而退,必国内有故;已破将军,必轻军速进,纵留诸将断后,诸将虽勇,亦非将军敌,故虽用败兵而战必胜也。”

建安四年十二月,袁绍、曹操相拒于官渡。袁绍寄书给贾诩,欲招纳张绣。当时袁绍强而曹操弱,张绣又与曹操有仇,便欲归降袁绍。贾诩极力阻止,并说“夫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其宜从一也。绍强盛,我以少众从之,必不以我为重。曹公众弱,其得我必喜,其宜从二也。夫有霸王之志者,固将释私怨,以明德于四海,其宜从三也。愿将军无疑!”再次显示了非凡的战略眼光。

《三国演义》中,郭嘉为曹操上的“十胜十负”书极负盛名,今人皆以为它坚定了曹操击败袁绍的信心。其实坚定曹操信心的还有贾诩:“公明胜绍,勇胜绍,用人胜绍,决机胜绍,有此四胜而半年不定者,但顾万全故也。必决其机,须臾可定也。”

建安十三年,击溃袁绍、统一北方后志得意满、挟破荆州、败刘备之威势的曹操,陈兵百万,准备东击孙权。其时郭嘉已亡,曹营众谋士没一个有贾诩清醒。他劝告曹操:“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著,军势既大;若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士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头脑发热的曹操听不进去,终招致赤壁大败。

之后,曾被韩遂、马超打得割须弃袍的曹操靠贾诩的离间计得以分化、击败韩、马,有名的“抹书间韩遂”其实是贾诩的计谋。

贾诩的才干,不仅得到曹操的赏识、器重,而且其子曹丕在与弟曹植的太子之争中

亦时时借重贾诩。曹丕曾问计贾诩,如何巩固自己的地位,贾诩告诉他:“愿将军恢崇德度,躬素士之业,朝夕孜孜,不违子道。如此而已。”要曹丕脚踏实地,好好做人、做人子。后来曹操就立太子之事征询贾诩,机智的贾诩一句话就把曹丕扶正:“吾常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

贾诩一生智计非凡。纵观曹操帐下谋士,实无出其右者。郭嘉早夭、荀彧赐死、荀攸郁愤而终、徐庶一言不发、程昱、满宠不可相提并论。贾诩独得善终与他明识时务、低调做人、不事张扬的做人原则有关。《三国志》对其为人处事有中肯的抨价:“诩自以非太祖旧臣而策谋深长,惧见猜嫌,阖门自守,退无私交,男女嫁娶,不结高门,天下之论智计者归之。”此外,贾诩可说是三国谋士中最无私心、最讲职业道德之人:从李榷时,几句话弄得天下大乱;跟着张绣,打得曹操大败亏输;归曹操后,尽心尽力,尽职尽责。陈寿说他“通达权变,算无遗策”诚非虚言。于他身上,今之有心人似可悟通一二。

相关参考

到底谁是曹操帐下第一谋士? 郭嘉和荀彧

谈及曹操手下的第一谋士,向来都是众口不一。有人说是郭嘉,有人说是荀彧。支持郭嘉的人认为,曹操曾多次表露痛失郭嘉的伤感,并且也曾写信给荀彧一再称赞郭嘉。那么事实上郭嘉真的是第一谋士吗?曹操盛赞郭嘉的背后

到底谁是曹操帐下第一谋士? 郭嘉和荀彧

谈及曹操手下的第一谋士,向来都是众口不一。有人说是郭嘉,有人说是荀彧。支持郭嘉的人认为,曹操曾多次表露痛失郭嘉的伤感,并且也曾写信给荀彧一再称赞郭嘉。那么事实上郭嘉真的是第一谋士吗?曹操盛赞郭嘉的背后

东吴用了举国之力都打不过曹操帐下一猛将?

三国的曹魏可谓将星璀璨,用兵神速者诸如夏侯渊、治军严整者诸如徐晃,作战机敏者诸如张郃,而要说屡建奇勋、大智大勇的将军,则首推张辽。他就像是曹操的一把所向无敌的利剑,震慑敌胆。他戎马一生,统领铁骑驰骋血

东吴用了举国之力都打不过曹操帐下一猛将?

三国的曹魏可谓将星璀璨,用兵神速者诸如夏侯渊、治军严整者诸如徐晃,作战机敏者诸如张郃,而要说屡建奇勋、大智大勇的将军,则首推张辽。他就像是曹操的一把所向无敌的利剑,震慑敌胆。他戎马一生,统领铁骑驰骋血

三国十大最有智慧的谋士 大多谋臣来自曹操帐下

我们大多人是通过《三国演义》去了解三国时期各位英雄事迹。在这历史的画卷中,《三国演义》七分史实,三分虚构、成功地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所以在大家眼里诸葛亮却是最聪明,其实不然,三国中最聪明的人并非

历史人物 贾诩的成就有哪些 贾诩的历史评价

贾诩贾诩奇谋百出,算无遗策,为曹操帐下著名谋士,他劝张绣归降、力主与袁绍决战、助曹操一举平定关中;暗助曹丕成为世子,是魏朝开国元勋之一。公元223年,贾诩去世,谥号为“肃”,配享魏文帝庙。贾诩的成就有

三国名人之曹操帐下首席谋臣荀简介

荀(163―212)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东汉末年曹操帐下首席谋臣,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官至汉待中,守尚书令,谥曰敬候。荀自小被世人称作“王佐之才”(《三国志・魏书・荀传》)。作为曹操统

曹操帐下那么多实力战将,为什么还总羨慕刘备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战不休,曹操统一北方后挥师南下。后在赤壁大战中战败,从此三国鼎立。曹操帐下汇集了海内外的文臣武将,诸葛亮曾经评价过:曹操帐下上将千员乃为假,而上将应有三百员。其中当世一流的统

曹操帐下那么多实力战将,为什么还总羨慕刘备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战不休,曹操统一北方后挥师南下。后在赤壁大战中战败,从此三国鼎立。曹操帐下汇集了海内外的文臣武将,诸葛亮曾经评价过:曹操帐下上将千员乃为假,而上将应有三百员。其中当世一流的统

“三国第一谋士”贾诩谋略究竟有多高?

在官渡之战前的关键时刻,贾诩说服了主公张绣投降曹操,这不但解除了曹操的后顾之忧,还增加了曹操打击袁绍的军事力量。为此,曹操说贾诩是使他“信重于天下者”。贾诩归附曹操以后,在曹操官渡之战、关中平定马超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