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锡山主导下坚持持久抗战 晋绥军抗战简介
Posted 阎锡山
篇首语:我相信:一切事物的价值必将重新得到评估。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阎锡山主导下坚持持久抗战 晋绥军抗战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阎锡山主导下坚持持久抗战 晋绥军抗战简介
晋绥军,一段落满尘埃的陈旧记忆,一个让年青人倍感陌生的历史名词,这支纵横阖捭近半个世纪的地方军事集团,开端于1911年10月辛亥革命中的太原起义,终结于1949年 4月太原战役的隆隆炮声。
晋绥军之“晋”,指的是山西,晋绥军之“绥”,指的是当时的绥远省。早在清代,绥远道做为山西四道之一隶属于山西,民国初年,袁世凯出于自身利益的权衡而实行了“晋绥分治”。1926年,阎锡山在与冯玉祥国民军的战争中获胜,取得绥远的合法控制权。从此,晋军被称为晋绥军,晋绥军高级将商震、徐永昌、傅作义先后兼任过绥远最高行政长官。抗日战争时期,绥远与山西被日军物理分隔,绥远被划归第八战区,此后直至新中国建立之前,绥远由接受中央任命的原晋绥军将领傅作义、董其武控制。
晋绥军的历史贯穿了民国的大陆岁月,对当时的政治和军事形势都产生过举足轻重的影响。巅峰时代,经过四次扩军的晋绥军一度拥有二十五万人的规模,成为阎锡山发起“中原大战”、挑战蒋介石权威的资本。显著的地域性是晋绥军最重要的特征,山西百姓,是他们的衣食父母;三晋子弟,是这支军队的主要兵源;保境安民,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职责。无论盛衰强弱,晋绥军的根始终在山西。草创之初,军阀环伺,强敌觊觎,晋绥军先后击退了冯玉祥的国民军、樊钟秀的建国豫军以及张作霖的奉军等军阀的进攻,牢牢掌控着山西这块根据地;鼎盛之时,晋绥军坐拥晋冀察绥四省和京津两市,但他们的大本营始终没有离开过山西;民族危亡的之机,山西大部沦陷,晋绥军“宁在山西牺牲,不到它乡流亡”,始终战斗在表里山河。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进攻势头正盛,在平张地区击溃西北军宋哲元部29军后,于8月14日组成“察哈尔派遣兵团”以东条英机中将为统率,兵锋直指晋绥地区。阎锡山抱病飞抵南京参加国民政府组织的南京军事会议。
8月16日,国民政府下达国家总动员令,布置全面对日作战,阎锡山被任命为第二战区司令长官,指挥晋、绥、察三省所有部队,在此区域内的中国军队共编为六、七、十八三个集团军。杨爱源任第六集团军总司令,孙楚任副司令;辖第三十三军、军长孙楚,副军长周原键。下辖第七十三师、独立第三旅、独立第四旅、独立第八旅、第三十四军、军长李杨澄源,副军长傅存怀。下辖第七十一师、第一九六旅、第二0三旅。傅作义任第七集团军总司令,刘汝明任副司令,下辖第十三军军长汤恩伯、第十七军军长高桂滋、第十九军军长王靖国、第六十一军军长李服膺、第三十五军军长傅作义(兼),以及察哈尔省主席刘汝明的第六十七军。而阎锡山就靠着这支部队支撑着山西持久抗战,山西也成为国军在华北最后的根据地
相关参考
晋绥军是抗战时期,对阎锡山集团全体将士的称号,要知道阎锡山能当38年土皇帝,自然麾下有一批能征善战之人,虽说,晋绥军名将众多,但是要论顶级名将,恐怕只有这两位,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两位名将都是谁?第一位肯
抗战时期,有一次阎锡山召开军事会议,晋绥军高级将领2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开的时间较长,早过了吃饭时间,大家饥肠辘辘,谁也不敢吭声。终于,阎锡山抬头看了看墙上的摆钟,对大家说:「”今天会议开就到这里,天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作者:毅品文团队刘伯瘟,无授权禁转!众所周知,蒋介石枪杀抗日名将吉鸿昌,乃是其一大罪行。而吉鸿昌跟蒋介石的恩怨,可以追溯到很久之前。1930年3月中旬,西北军冯玉祥、晋绥军阎锡山
“每天上下班都能看到这些日本兵穿戴着护胸、护头的装备,手拿真刺刀对刺,就像在战场上作战一样,动真格,很残忍。”在96岁高龄的刘生的回忆里,60多年前的场景如今依然历历在目。居住在山西太原的刘生抗日战争
“每天上下班都能看到这些日本兵穿戴着护胸、护头的装备,手拿真刺刀对刺,就像在战场上作战一样,动真格,很残忍。”在96岁高龄的刘生的回忆里,60多年前的场景如今依然历历在目。居住在山西太原的刘生抗日战争
当时的地方军阀主要有李宗仁白崇禧的桂军,阎锡山的晋军,刘文辉邓锡侯潘文华杨森王陵基王瓒绪孙震的川军,卢汉的滇军,马步芳马鸿逵的马家军,傅作义的平绥军等几支比较强的,其他的像张学良的东北军,冯玉祥的西北
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简称牺盟会,于1936年9月18日在太原成立。牺盟会是山西地方国民党政权与共产党合作的产物,最终被中共取得了控制权,与阎锡山分道扬镳。牺盟会在国民师范举办各种抗日训练班,并成立了山
保卫抗战胜利果实的上党战役 国民党军第2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是最善投机的政客和军阀,统治山西30多年,被称为“山西王”,或阎老西,
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趁着中国守卫松懈,占领了东北的三个省份,中国开始了抗战的道路,在这期间,中国人民一直在抵抗侵略者,直到1937年,卢沟桥事件的发生,日本开始了全面侵华的战略,从此中国大
王凤山,字鸣岐,山西省五台县东寨入,晋绥军暂编45师师长,抗日烈士,追授陆军中将王凤山(1905-1942),字鸣岐,晋绥军暂编45师师长,抗日烈士,追授陆军中将,1905年出生于山西五台,和阎锡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