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冯玉祥发动什么战争 鲁迅说“民国最黑暗的一天”
篇首语: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指冯玉祥发动什么战争 鲁迅说“民国最黑暗的一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指冯玉祥发动什么战争 鲁迅说“民国最黑暗的一天”
在鲁迅传世的杂文中,《纪念刘和珍君》是非常有名的一篇。在这篇杂文中,鲁迅留下了著名的语句:“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他所指称的就是“三·一八惨案”,“三·一八惨案”发生的当天也被鲁迅认为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这起惨案的直接起因其实是冯玉祥对张作霖发动的一场战争。当时北方“阴云惨淡,兵气沉霾”,曾经由冯玉祥占据上风的“国奉战争”出现新的转折,一度被逼得差点要下野的张作霖来了个绝地反击,他先是打败并枪毙了起兵反叛的郭松龄,接着又联合直鲁晋各军,将冯玉祥的国民军包围了起来。
此前国共两党为反奉倒段,采取了联合冯玉祥、国民军的策略。冯玉祥则密嘱其助手鹿钟麟,对学生运动、群众运动加以保护。这样在国民军控制下的北京,由国共两党所领导的学生运动、群众运动便日益高涨,而且都将矛头集中指向了段祺瑞。早已丧失实际权力的段祺瑞被冯玉祥“挟天子以令诸侯”,所主持的执政府更被夹于各方缝隙之中,冲突方彼此间挤压得越紧,它也就越倒霉。
1926年3月9日,直鲁联军在北塘登陆,被国民军击退。国民军随即封锁大沽口,不准任何船舶驶入。大沽口涉及到“辛丑条约”,天津外国领事团及北京外交使团因此先后提出了抗议。冯玉祥的主要助手鹿钟麟只得答应重新开放大沽口,但提出条件:外轮不得为直鲁联军运兵运械,外船入口不得有直鲁舰船尾随混入。
3月12日,日本领事馆通知国民军,说当天上午将有一艘日本军舰进入海口,要求国民军放行。国民军方面答应了,但日舰一直拖到下午三点才进入海口,而且后面还跟着一艘船(后查明是另一艘日舰)。
国民军生怕直鲁联军跟在日舰背面发动偷袭,遂开枪要求缓行,日舰即开炮向岸上还击。经过一阵交火,日舰退去,双方互有伤亡。
事后,日本以国民军破坏“辛丑条约”为由,联合英、美、法、意等八国公使向执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停止天津、大沽口一带的战争,撤除对大沽口的封锁,否则各国海军将采取行动。
通牒设定的期限是3月18日正午之前。3月17日,执政府外交部作出答复,除为了维护国家体面,空泛地表示通牒内容“超越辛丑条约内容之范围,不能认为适当”外,实际完全接受了通牒的要求。
当天下午,北京各民间团体在北京大学三院召开联席会议,决议在天安门前举行大型请愿活动,要求执政府驳回通牒,并驱逐八国公使出京。
执政府的卫队旅也由冯玉祥、鹿钟麟实际控制。卫队旅旅长宋玉珍年近六十,且身体又不好,具体事务方面主要由参谋长楚溪春负责处理。楚溪春就在这一天接到了上级命令,说第二天学生要在天安门前开会,会后将到吉兆胡同(段公馆当时所在地)和执政府门前请愿,卫队旅被要求到时分别在这两个地点严加戒备。
因前线战事紧张,鹿钟麟已经带着部队到天津与奉军作战去了,冯派的另一名骨干李鸣钟代理北京警备司令,楚溪春接到的就是李鸣钟所下达的命令。李鸣钟在命令中还一再叮嘱,要求在学生接触时必须万般忍耐,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以免发生意外不幸事件。
这让楚溪春感到十分为难。之前北京已经有过几次学生游行,均未出过事故,原因是那几次都有鹿钟麟的大刀队在两旁随行,大刀队兼维持秩序,同时与游行组织者也形成了默契。这次大刀队也随鹿钟麟去了前线,李鸣钟派不出人来与游行队伍随行,完全都要靠卫队旅独立维持。
卫队旅名为一旅,实际仅有两个步兵营和两个机枪连。楚溪春分了一下工,他亲自到吉兆胡同部署警备事宜,执政府那边则由卫队旅参谋王子江负责。部署时,规定前几排的士兵不准扎皮带,以免接触时发生殴打;中间几排的士兵可以扎皮带,但不准拿武器;后面几排的士兵才允许携带武器。
1926年3月18日上午,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在天安门前集会,会后首先到位于铁狮子胡同的执政府国务院门前请愿。游行队伍公推了共产党人李大钊等五名代表,要求面见段祺瑞、贾德耀。
当时段祺瑞在吉兆胡同,贾德耀已匆匆躲开,卫队便答复说两人均不在。这一答复引起群情激愤,众人高唱着《国民革命歌》和“打倒列强除军阀”、“打倒段祺瑞”等口号,向执政府冲去。
据在场的上尉军械员邱霖说,当游行队伍冲击执政府时,学生用带着铁头的木棒打士兵的头,并且痛骂士兵是“卫队狗”、“军阀走狗”,这时士兵还能遵守“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规定,只是一个劲地被迫后退。
眼看着学生就要冲进执政府的大门,负责指挥警卫的王子江从没有经历过这种阵势,急忙命令附近的士兵:“开枪吧!”他的本意是让士兵朝天鸣枪,把学生吓跑就算了。开始士兵也确实是向空中鸣枪的,但是并未能够吓退游行人群。游行队伍中还有组织者大声喊道:“不要怕呀!是放空枪,不要怕!”
人浪继续往前涌去。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的卫队终于失控,他们竟然向游行队伍实施了平弹射击!
铁狮子胡同地方狭小,游行队伍人多拥挤,无法卧倒或躲避,顿时血肉横飞,陈尸遍地。现场气氛恐怖,惨不忍睹。
(节选自关河五十州《民国总理段祺瑞》)
相关参考
在鲁迅传世的杂文中,《纪念刘和珍君》是非常有名的一篇。在这篇杂文中,鲁迅留下了著名的语句:“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他所指称的就是“三·一八惨案”,“三·一八惨案”发生的当
在鲁迅传世的杂文中,《纪念刘和珍君》是非常有名的一篇。在这篇杂文中,鲁迅留下了著名的语句:“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他所指称的就是“三·一八惨案”,“三·一八惨案”发生的当
中国现代史·历史人物·冯玉祥爱国人士。字焕章,安徽巢县人。曾任北洋陆军第十一师师长。1924年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发动北京政变,将所部改组为国民军,任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并电邀孙中山北上主持大计,11月
众所周知,北京政变的发动者是原本从属于直系军阀的冯玉祥。冯玉祥是军阀,但他却发动了北京政变,这确实让人匪夷所思。实际上,冯玉祥并不同于一般的军阀,他深受爱国民主思想和国共两党的影响,再者他
导读:早年参加辛亥革命,后来又反对张勋复辟、发动北京政变、参与中原大战……,是中国近代史上叱吒风云的人物。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去美国考察水利。1948年,为了响应中共号召,参加即将召开的新政协会议,
北京政变发生于1924年10月24日,当时军阀混战还未结束。从直皖战争到直奉战争,北洋军阀各派系之间长期的斗争一直在进行之中,冯玉祥趁吴佩孚在前线指挥战役之际,联合胡景翼、邓宝珊发动了兵谏
...,习惯了政坛风云变幻的国人也不禁吃了一惊,直系将领冯玉祥趁直奉鏖战白热化,忽然率部倒戈回北京,发动政变。囚禁了总统曹锟,驱逐清朝逊帝溥儀出故宫,直奉战局由是逆转。从此更诞生了叱诧北方的一大军阀集团国民...
后来的研究者普遍认为,“南云楼风波”之后,鲁、林二人形同水火,正式决裂。1929年8月28日鲁迅日记:“席将终,林语堂语含讥刺。直斥之,彼亦争持,鄙相悉现”。同日林语堂日记:“此人已成神经病”。那么,
后来的研究者普遍认为,“南云楼风波”之后,鲁、林二人形同水火,正式决裂。1929年8月28日鲁迅日记:“席将终,林语堂语含讥刺。直斥之,彼亦争持,鄙相悉现”。同日林语堂日记:“此人已成神经病”。那么,
1904年2月8日日本发动日俄战争指日本和沙俄为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的权益而进行的帝国主义侵略战争。1900年沙俄出兵强占中国东北,《辛丑条约》签订后,拒不履行撤兵协议,暴露出俄国妄想独霸东北三省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