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得到皇帝殉情? 比皇帝大17岁的万贵妃

Posted 贵妃

篇首语:我要做的绝不止此。我不是寻求者。我要为自己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太阳!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竟然得到皇帝殉情? 比皇帝大17岁的万贵妃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竟然得到皇帝殉情? 比皇帝大17岁的万贵妃

《女医明妃传》中,霍建华饰演的朱祁镇有一个儿子——朱见深,也就是后来的明宪宗。

天顺八年,朱见深大婚,当时婚娶的是吴氏。但是,还不到一个月,吴皇后就被废了。被废的缘由是吴皇后得罪了皇上宠爱的万氏。

万氏,本是宪宗的祖母孙太后宫中的一名宫女,父亲是个小吏。万氏4岁选入宫中,长大后选往东宫服饰朱见深。

万氏比朱见深年长17岁,朱见深18岁即位之前,就与她亲昵狎近,耳鬓厮磨。凡大小事朱见深都听信万氏的决定。足见朱见深恋母情结有多深。

吴皇后的到来,使万氏的皇后梦破灭,她制造吴父贿赂的阴谋,吴氏被废。万氏不被两宫太后不喜,遂不被封为皇后。

万氏阻止宪宗召幸新封的皇后和妃嫔。不仅如此,还对已经怀孕的妃嫔强行堕胎。万氏37岁虽得一子,但不到一岁就死了。

一日,近30岁的宪宗让太监张敏给自己梳头,说:“朕将老矣,却尚无皇子!”

太监张敏动容,泣声奏曰:“宫女纪氏为皇上生一皇子,如今已有六岁。”

明宪宗遂召见:“像朕,是朕的儿子!”他就是后来的明孝宗。

万氏得知,将宫女纪氏害死,却因皇子被太后抚养,没有机会动手。

万氏一次怒打宫女,因身体肥胖心脏负荷大,加上怒气冲顶,竟一口气没提上来而猝死。宪宗闻之,留着热泪说:“万妃死了,朕也不活了!”他按皇后待遇办理了丧葬。也就是现在的“万妃坟”。

万氏死后仅八个月,宪宗也一病不起。于成化二十三年去世,年仅41岁。

明宪宗当朝,朝政腐败昏暗。但对于一个女人持久的感情来说,算得上至情至性。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比明宪宗大17岁的万贵妃,最后结局如何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万贵妃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自古以来历代皇帝三妻四妾,很少终其一生只专宠一名女子,很多皇帝更是喜爱新人厌倦旧人,多喜爱年轻貌美或是才华洋溢的女子,皇帝娶比自己小许多的妃子的例

历史人物 比皇帝大17岁 从保姆变宠妃 她是第一个得到认可的皇贵妃

都说明朝皇帝基本上都很“奇葩”,明宪宗朱见深也不例外。他大概是有所谓的“恋母情结”,放着年轻貌美的后宫佳丽不爱,却偏偏独宠比自己大17岁的万贞儿。而自古以来宠妃都是要被骂、被遗臭万年的,万贵妃也不例外

比皇帝大17岁,却一直得到皇帝的独宠

一提起明朝的万贵妃,或许大家对此人会感到非常好奇,为啥呢?因为此人创造了明朝历史上的爱情奇迹,她大皇帝十七岁却赢得了皇帝终生专宠,虽然未给皇帝留下一儿半女,但却成了皇帝最爱的人,万贵妃去世后,朱见深甚

历史人物 明宪宗为什么独爱大自己17岁的万贵妃

你真的了解明宪宗为何一生独爱比自己大17岁,和母亲同龄的万贵妃吗?本站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成功男人总是能吸引万千女人的注意。如果一个人,出生皇族,是一位能继承皇位的太子,年纪尚幼就是人生赢

第一保姆万贵妃凭啥让小她19岁的皇帝欲罢不能

明宪宗朱见深是一位比较特殊的皇帝,他为人软弱,没有主见,而且口吃,是一位治国和治家都一塌糊涂的男人,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他竟然还对一个大他19岁的保姆钟爱一生,这位保姆就是明代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万贵妃。翻

第一保姆万贵妃凭啥让小她19岁的皇帝欲罢不能

明宪宗朱见深是一位比较特殊的皇帝,他为人软弱,没有主见,而且口吃,是一位治国和治家都一塌糊涂的男人,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他竟然还对一个大他19岁的保姆钟爱一生,这位保姆就是明代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万贵妃。翻

万贞儿为何会得到明宪宗独宠?谁与万贞儿的经历最相似?

  历朝历代,后宫女子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获宠,但要说谁的经历是最为传奇的,那么明朝的万贞儿则当仁不让。  万贞儿,明朝历史上十分著名的万贵妃,明宪宗朱见深的宠妃,一个比皇帝大了整整17岁却还能宠冠后

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翻云覆雨的万贵妃

一位比皇帝年长近20岁的妃子,竟能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力压前后两位皇后,成为实际上的六宫之首。这位传奇的妃子就是明宪宗的万贵妃。万贵妃做了20余年有实无名的皇后,骄纵横行,翻云覆雨,迫害后宫妃嫔,结纳朝

擅宠大他十七岁的万阿姨 明宪宗不爱佳丽三千

古代历史上的皇帝喜欢年纪比他大的屡见不鲜,但是,像明宪宗朱见深这样对妙龄皇后熟视无睹,对比他大十七岁的半老徐娘万贵妃专情一生可谓是举世无双。万贵妃死后几个月,宪宗因过于悲痛而驾崩。为什么明宪宗朱见深会

擅宠大他十七岁的万阿姨 明宪宗不爱佳丽三千

古代历史上的皇帝喜欢年纪比他大的屡见不鲜,但是,像明宪宗朱见深这样对妙龄皇后熟视无睹,对比他大十七岁的半老徐娘万贵妃专情一生可谓是举世无双。万贵妃死后几个月,宪宗因过于悲痛而驾崩。为什么明宪宗朱见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