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汉明帝派使者出使西域 中国首次“西天取经”

Posted 汉明帝 西域

篇首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是汉明帝派使者出使西域 中国首次“西天取经”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是汉明帝派使者出使西域 中国首次“西天取经”

丝绸之路是横贯亚洲大陆,连结亚、欧、非三洲的一条交通大动脉。在丝路“申遗”过程中,国家文物局的有关文件指出:丝绸之路中国段的起点是汉代东、西两京(洛阳、长安)。作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洛阳为丝绸之路的形成、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西晋太康二年(281年),汲郡古墓出土大量竹简,晋王朝令运回京师洛阳进行整理,发现是一批古书。其中的《穆天子传》记载,西周周穆王十三年(约公元前989年),周穆王率领大队人马,携带大量丝织品等礼物,从洛阳出发,最终到达西王母之邦,会见西王母。往返行程约三万五千里。不少研究者认为:《穆天子传》所提供的材料,除去神话传说和夸张的成分,有助于了解先秦时期中西交通路径及文化交流情况,说明早在西汉张骞“凿空”之前,中国内地和中亚之间已有交往和接触。

西汉张骞“凿空”西域,标志丝绸之路正式形成。西汉末年,王莽篡政,丝绸之路断绝。据《后汉书》记载:东汉永平十六年(73年),汉明帝派窦固率兵攻打匈奴,会战于天山。在这次出击匈奴的战争中,“投笔从戎”的东汉著名军事将领和外交家班超奉命出征,立下战功。班超率属员36人,出使鄯善(今新疆若羌县一带),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英雄气概,夜攻纵火,杀匈奴使者,后于阗国(今新疆和田县一带)也杀了匈奴监督官,班超又更换了臣民怨恨的疏勒王,新立了另一位疏勒王。至此,隔绝58年的西域及“丝绸之路”,重新畅通。

安帝延光二年(123年),东汉派班超之子班勇出任西域长史。班勇保护了边塞与丝绸之路的畅通。他撰写的《西域记》一书,是范晔撰写《后汉书·西域传》的重要依据。

《后汉书·和帝纪》载: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冬十一月,西域蒙奇、兜勒二国遣使内附,赐其王金印紫绫。”有研究者称:文中提到的蒙奇、兜勒是两个地名,分别是罗马帝国的马其顿行省和东方省推罗城。这应该是东方大汉帝国和西方罗马帝国的第一次直接接触。而罗马境内使者东来洛阳的路径就是丝绸之路。

隋、唐均曾以洛阳为都。据《隋书》等记载,隋初,因突厥、吐谷浑“壅遏,故朝贡不通”。大业五年(609年)春正月,隋炀帝从洛阳出发,御驾亲征吐谷浑,吐谷浑大败,所部十万余口、六畜三十余万降隋。隋以其地置西海郡(今青海湖西)、河源郡(今青海兴海东南)、鄯善郡(今新疆若羌)、且末郡(今新疆且末)等四郡,发人戊守,进行屯田。隋炀帝此举,对于打通和西域的联系,保障丝绸之路畅通都具有重要意义。

佛教文化曾经对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佛教文化的传入和交流,就是通过丝绸之路进行的。

据东汉末年牟融所撰《理惑论》记载:昔孝明皇帝梦见神人,飞在殿前。他询问群臣,傅毅回答:天竺国有得道者,号曰佛,正如您所梦见者。于是汉明帝派遣使者秦景、王遵等十二人,出使西域,在大月支(今阿富汗至中亚一带)写得佛经四十二章。当时在洛阳城西雍门外修建佛寺,又于南宫清凉台、开阳门、显节陵上作佛像,“学者由此而滋”。另《高僧传》还有摄摩腾、竺法兰二位印度高僧随同东来的记载。这便是中国第一次“西天取经”,所修佛寺就是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

太和十八年(494年),北魏迁都洛阳。神龟元年(518年),住在洛阳闻义里的宋云与比丘惠生,由京城洛阳出发,沿“丝绸之路”西行,出使西域,拜取佛经。正光三年(522年)宋云、惠生等由天竺回到洛阳,他们取回大乘经典170部,丰富了中国的佛教文化。

至唐代,洛阳人王玄策曾先后三次出使印度。其中第三次出使印度是在唐高宗显庆二年(657年)。当时唐高宗住在洛阳,王玄策等奉旨去印度送袈裟。在显庆五年(660年),他们曾在印度参加摩诃菩提寺举行大法会。返国后,王玄策到东都洛阳,并把从印度取回的弥勒菩萨新样供奉在洛阳敬爱寺中。麟德二年(665),王玄策于龙门石窟宾阳三洞之南洞敬造弥勒像,并留下造像题记。

从王玄策所行路线看,可以说明唐王朝与印度之间有另一条通道,即由唐蕃古道经尼泊尔进入印度。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丝绸之路是一条合作之路,友谊之路,共赢之路,它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为人类发展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关参考

汉明帝派使者出使西域取佛经 中国首次“西天取经”

丝绸之路是横贯亚洲大陆,连结亚、欧、非三洲的一条交通大动脉。在丝路“申遗”过程中,国家文物局的有关文件指出:丝绸之路中国段的起点是汉代东、西两京(洛阳、长安)。作为丝绸之路的

汉明帝派使者出使西域取佛经 中国首次“西天取经”

丝绸之路是横贯亚洲大陆,连结亚、欧、非三洲的一条交通大动脉。在丝路“申遗”过程中,国家文物局的有关文件指出:丝绸之路中国段的起点是汉代东、西两京(洛阳、长安)。作为丝绸之路的

汉明帝为何派人到西天取经?只因他做了个怪梦

佛教诞生于两千多年以前。随着佛教的传播,到了西汉时,西域的某些小国已经信奉佛教。西汉末年,佛教开始传入中原地区。元寿元年(前2年),信奉佛教的大月氏派遣使臣伊存到达长安,太学博士弟子秦景宪“受大月氏王

汉明帝为何派人到西天取经?只因他做了个怪梦

...从此以后,佛教就逐渐流传开来。东汉永平七年(64年),汉明帝刘庄夜宿南宫,梦中见一个金人,身高丈六,在皇宫的庭院中飞翔。第二天,汉明帝召集大臣,讲了自己昨晚梦中所见,并问大家这个梦

中国历史 唐僧真有其人吗?他真的去过西天取经吗?

佛教传入中国的最初阶段,是随着商队、僧侣自印度经由中亚、西域进入的。从公元元年前后的两汉之际,一直到三国时期的近300年的时间里,中国内地对于佛教一直都是被动接受的。至三国时代,有一位名叫朱士行的僧人

张骞出使西域将汉朝文明传播到了西方诸国

...边的大月氏国,一起共同消灭匈奴,为此全朝发榜,招募使者出使西域。张骞应召,当时他担任的汉朝的

历史人物 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带来汉武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前二世纪,汉武帝曾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历经大宛、康居、大月氏,还有乌孙等国(俱在今中亚境内),行程两万余里。这比意大利人

历史百科 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出使西域多少年

张骞出使西域张骞,汉中①人也,建元②中为郎。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③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与堂邑氏奴

张骞出使西域主要路线是怎样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路线图汉武帝建元年(公元前140),武帝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者,于建元三年出陇西,经匈奴,被俘,后逃脱。西行至大宛,经康居,抵达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 

张骞出使西域主要路线是怎样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路线图汉武帝建元年(公元前140),武帝欲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张骞应募任使者,于建元三年出陇西,经匈奴,被俘,后逃脱。西行至大宛,经康居,抵达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