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杀了慈禧太后的“小心肝”安德海?

Posted 慈禧 安德海

篇首语: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谁杀了慈禧太后的“小心肝”安德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谁杀了慈禧太后的“小心肝”安德海?

清朝在预防“宦官干政”这一领域应该说是吸取了前朝的教训,做得比较好的,作为最专制的王朝之一,基本没有给宦官干政的机会,如果说清朝的大太监们谁最牛,笔者认为当属慈禧太后身边的两个首领太监,安德海和李莲英,又以安德海为甚,须知,慈禧太后的受宠,小安子出力不少,在辛酉政变中,小安子也冒死充当了慈禧太后与恭亲王奕訢之间的信差,对辛酉政变的成功,慈禧的上台,小安子功不可没,可以说,没有他小安子,慈禧还不知在紫禁城的哪个犄角旮旯做怨妇呢!

因此,慈禧太后上台后,对小安子投桃报李,封其为总管大太监,在安德海的大力帮助下,慈禧打压恭亲王奕訢,并革除了恭亲王奕訢的一切差事,一时间,安德海权倾朝野,仗着慈禧太后给他撑腰,他培植党羽,广交朝臣,权势不可一世。、

安德海甚至还在酒楼大排筵席,正式娶徽班唱旦角的年方十九岁的美人、艺名九岁红的马赛花为妻,慈禧太后还给予了丰厚的赏赐,太监娶妻,闻所未闻,就算是明朝时期的大太监魏忠贤,也是先玩着对食,等着自己的权势到达一定的程度时,再由地下转到公开,可安德海倒好,一步到位了,而且慈禧太后还主动表态——支持!

安德海还时不时地挑拨同治皇帝与慈禧的关系,使得同治皇帝总是受到慈禧的训斥,同治皇帝内心里是不喜欢此人的,可有着慈禧的宠爱,安德海更加肆无忌惮,而包括慈安、同治皇帝在内的人,都忍无可忍了。

同治八年,安德海借给同治皇帝预备大婚之物,想到江南置办龙衣,当然真正的目的是到江南去大把敛财了,慈禧太后经不住心肝宝贝小安子一个劲地告求,终于点了头,这一点头,可就要了安德海的狗头啊!须知,这是有违清朝祖制的。本文为小常识网原创,未经小常识网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刚刚入关时,顺治皇帝鉴于明朝“宦官乱政”的惨痛历史教训,与顺治十年特别颁布上谕,对太监管理做出了细致的规定:“一、非经差遣,不许擅出皇城;二、职司之外,不许干涉一事;三、不许招引外人;四、不许交接外官;五、不许使弟侄亲戚暗相交接;六、不许假弟侄名色置买田产,从而把持官府,扰害民人。”两年后,顺治皇帝又命工部将严禁太监干政的上谕铸成铁牌立于宫内交泰殿门前,以示警戒。

在《钦定宫中现行则例》中,大清祖制对“太监”还特别规定:太监级不过四品,非奉差遣,不许擅自出皇城,违者杀无赦,这一切都是为了限制太监的权势,以防宦官乱政的覆辙,就算安德海深受慈禧太后宠爱,也不过是个六品蓝翎太监。

在慈禧点头后,安德海以钦差的名义南下,一路上耀武扬威,到了山东境内,竟然就遇到了一个“敢在太岁头上动土”的家伙,他就是时任山东巡抚的丁宝桢,丁宝桢智斩安德海在《清史稿》中只有区区百余字,可在民间,这则故事的版本众多,始终是经久不衰,脍炙人口的段子,也成为了诸多小说家的素材。

流传比较普遍的版本是,丁宝桢早就看不惯狗仗人势的安德海,在泰安县令手下捉住了安德海及其随从,同时亲自审讯安德海,并马上向东宫慈安太后和朝廷奏报,借助东宫慈安太后和西宫慈禧太后的矛盾,以及同治皇帝不喜欢甚至讨厌安德海的态度,以安德海私自出宫,有违祖制等若干条板上钉钉的罪名,希望慈安太后和同治皇帝共同下旨,以除去权阉安德海,可是,慈禧太后也知道了消息,专门火速颁下懿旨,来救小安子,据说当时,东西宫的旨意都到了门口(当然这是剧本了),老丁作为一代中兴名臣,此时体现出了非凡的政治智慧,一句“前门接旨,后门杀人”,让西宫的传旨官员成了给小安子收尸的人了,智斩安德海,让丁宝桢成为了当时的“风云人物”。本文为小常识网原创,未经小常识网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斩了安德海,一时间震惊天下,满朝上下人心大快,着名中兴大臣曾国藩赞叹丁宝桢当为“豪杰士”,在民间,“丁青天”的盛名更是不断流传,慈禧太后虽然非常气愤,但是这老丁确实有过人之处,她也不好说什么,反而升了老丁的官儿,以掩盖自己宠信宦官的重大过失。

丁宝桢是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重要人物,对中国近代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看老丁智斩安德海,就知道这绝对是个大人物,可列位看官知不知道,老丁除了是一个政治家,还是一个美食家,绝对的顶级厨师,现在大家经常在餐馆吃的一道菜“宫保鸡丁”,就是老丁的杰作,哦!别误会,不是因为菜名里有个“丁”,才联想到老丁的,而是因为“宫保”,才是缅怀一代名臣丁宝桢啊!

有人可能要说话了,你怎么写错别字?应该是“宫爆鸡丁”,这是一道皇宫里的菜,爆是烹调的一种方法,由于这道菜需要将鸡丁爆炒,所以定名为“宫爆鸡丁”,说得说鼻子有眼的,好像还蛮有道理的哦!

其实,这道菜并非皇宫菜式,而是丁宝桢发明的,他家里请客,都用花生米、干辣椒和嫩鸡肉炒制鸡丁,味道相当不错,丁宝桢有一个荣誉头衔,被封为“太子少保”,因此,于是,人称“丁宫保”,人们为了纪念丁宝桢,就将他发明的菜式命名为“宫保鸡丁”,一直延续到现在,这可是一道大有文化内涵的菜哦!

时常看到现在餐馆里“宫保鸡丁”写成“宫爆鸡丁”,还自以为有理,一代名臣丁宝桢要是知道了,情何以堪啊!笔者强烈建议,这个错别字真的是要改正了,否则,以后以错传错,以讹传讹,可能不知内情的吃瓜群众就更该说“宫保鸡丁”中存在错别字了。本文为小常识网原创,未经小常识网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相关参考

是谁杀了慈禧身边的大红人?安德海死亡之谜

清同治八年,山东巡抚丁宝桢巧妙地利用慈禧太后与慈安太后、同治皇帝的复杂关系,智斩权监安德海。这次举动,震惊了朝野,连曾国藩都赞叹丁宝桢为“豪杰士”。清同治八年(1869)七月初,慈禧太后宠信的太监安德

是谁杀了慈禧身边的大红人?安德海死亡之谜

清同治八年,山东巡抚丁宝桢巧妙地利用慈禧太后与慈安太后、同治皇帝的复杂关系,智斩权监安德海。这次举动,震惊了朝野,连曾国藩都赞叹丁宝桢为“豪杰士”。清同治八年(1869)七月初,慈禧太后宠信的太监安德

慈禧身边的大红人安德海被谁杀了

慈禧身边这位红人便是安德海。10岁入宫,颇为幸运的曾在咸丰帝身边当御前太监,由于办事灵巧,颇有眼色,深得咸丰帝和叶赫那拉杏贞的好感,称他小安子。咸丰死后安德海成为慈禧心腹。同治八年,他奉慈禧之命,到江

慈禧身边的大红人安德海是被谁杀的

慈禧身边这位红人便是安德海。10岁入宫,颇为幸运的曾在咸丰帝身边当御前太监,由于办事灵巧,颇有眼色,深得咸丰帝和叶赫那拉杏贞的好感,称他小安子。咸丰死后安德海成为慈禧心腹。同治八年,他奉慈禧之命,到江

安德海怎么会背叛慈禧的,安德海死后慈禧为他做了什么

安德海死后慈禧为他做了什么0丁宝桢杀了安德海,许多官员真的吓破了胆。丁宝桢的奏章,也随之送到京师。慈禧太后知道了安德海被杀,大为惊诧,一时莫知所为。她阴沉着脸,同慈安太后一起,召集恭亲王、军机大臣和

竟祸起慈禧的得宠太监安德海 慈安太后之死

还有一种说法说,说慈安因为杀掉了慈禧的得宠太监安德海,又抓住她和戏子私通。慈禧为遮蔽事实,便下毒毒死了慈安太后。这一说法在《清宫琐闻》等野史之上记载很多。咸丰帝去世之前,既怕八大臣会谋权篡位,又怕慈禧

竟祸起慈禧的得宠太监安德海 慈安太后之死

还有一种说法说,说慈安因为杀掉了慈禧的得宠太监安德海,又抓住她和戏子私通。慈禧为遮蔽事实,便下毒毒死了慈安太后。这一说法在《清宫琐闻》等野史之上记载很多。咸丰帝去世之前,既怕八大臣会谋权篡位,又怕慈禧

世界历史 丁宝桢杀了大太监安德海后,慈禧是怎么报复他的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打狗也要看主人”,因此在古代皇帝宠幸和信任的太监,或者宫女,无论其身份多么低微。大臣将军们也不敢得罪,还要极力的讨好巴结。而在清末发生了一件事,当时相当于皇帝,掌控大清江山半个世纪的

太监公然娶妻慈禧送厚礼 安德海传奇人生

...,就有位太监不但大摆酒宴公开迎娶19岁的美人马赛花,慈禧太后还送上一份厚礼:白银一千两,绸缎一百匹。这位牛逼轰轰的太监,叫安德海。安德海的一生,是轰轰烈烈的一生,他10岁就入宫当了太监。由于他办事机敏,善...

慈禧与太监安德海偷情生子的历史真相

慈禧当时没有怨恨、报复,反而让他升为总督。为什么?有人分析道:慈禧年轻守寡,传闻慈禧与安德海有一腿。安德海暴尸三天,公示安德海确是一个太监,从而为慈禧太后洗刷了不白之传言。钟粹宫在清朝晚期,因慈安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