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牧野之战失败原因

Posted 王朝

篇首语: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明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商朝牧野之战失败原因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商朝牧野之战失败原因

2、历史人物 周武王姬发,牧野之战中消灭商朝 建立周朝

商朝牧野之战失败原因


商朝牧野之战也称武王伐纣:商朝牧野之战失败原因

商朝牧野之战也称武王伐纣,在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争有很多,比如曹操与孙刘之间的赤壁之战;后晋与前秦之间的淝水之战等等,但以少数战胜多数的大规模战役却只有几个,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就是其中之一。本站网为你揭秘:商朝牧野之战失败原因。

商汤建立商朝,经历六百多年后,传位至第三十一位国王帝辛(商纣王)时,已是危机四伏。据历史记载,商纣王“好酒淫乐,嬖于妇人”,政治上帝辛耗巨资建鹿台、矩桥,造酒池肉林,使国库空虚。宠信爱妃妲己以及飞廉、恶来等一帮佞臣,妄杀王族重臣比干,囚禁箕子,造成诸侯臣属纷纷离叛。军事上帝辛致力于用兵于东南夷族,虽然战争取得了胜利,俘虏了“亿兆(上百万)夷人”,帝辛也被誉为“百克(百战百胜)”,但商军主力远征东夷,造成商都朝歌(今河南省淇县)空虚,无兵可守。

周部落本来是渭水中游的一个古老部落,居住于今陕西中部的一些地区,依靠优越的自然环境逐渐发展起来。到姬昌时,对内重用吕尚、散宜生、太颠、闳夭、南宫适等一帮贤臣,国力日强;对外姬昌宣扬德教,积极调停各方国间的争端,使诸侯纷纷依附。姬昌趁机大搞统一战线,而各国由于要供应商朝攻打东夷的大量军队和物资,又受到商王的猜忌和钳制,早已苦不堪言,当然也乐于向“西伯”靠拢。据《史记》记载:“天下三分,其二归周”。

公元前1055年,姬昌出兵伐犬戎。翌年又讨伐侵凌邻国的密须,解除了伐商的后顾之忧。公元前1053年,姬昌出兵东向攻黎(山西省长治市西南);公元前1052年,攻(今河南省沁阳市);公元前1051年,攻取了商王宠臣崇侯虎的崇国。这三场战争胜利后,周切断了商朝同西部属国的联系。同年,姬昌迁都于丰(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角),使国都不易受戎狄的侵扰并更有利于向东进兵。至此,姬昌伐商的战略部署已经基本完成。

但牧野之战并没有完全消灭商朝,商朝原领地的一部分作为帝辛之子武庚的封地,建立殷国,作为商朝的延续,商朝南征的军队也没有被完全消灭。周武王死后,武庚联合周室的管叔、蔡叔、霍叔发动“三监之乱”,最终被周公旦和周成王平定,商朝的残余势力才被完全消灭。

商朝牧野之战失败原因――商纣王残暴失政,武王行仁义之师伐之,商纣王临时组织起七十万之众,与武王的五万之师战于牧业,由于商朝军队对纣王的不满而临阵倒戈,导致了纣王牧野之战的失败,也直接导致了商王朝的灭亡。

后来的历史学家都把牧野之战的失败原因归于商纣王的失政,说成是商朝军民的离心离德导致了牧野之战的失败。但随着考古学的不断深入,疑点却越来越多,尘封的史料不断在证明,商纣王是被冤枉的!因为商纣王不但没有失政,而且政绩还十分突出,在军事上甚至超过了他的父亲帝乙,商王朝在灭亡的前夕是十分强大的,商纣王也是以强者的姿态倒下的,他身上所背负的许多罪名都是强加给他的,商纣王是冤枉的!

历史人物 周武王姬发,牧野之战中消灭商朝 建立周朝

人物生平

先周崛起

周文王姬昌在位50年,实行许多正确的政策,国力逐渐强大,逝世时天下三分已得其二,为灭商奠定了基础。九年,姬昌逝世,其子姬发继位,史称周武王。

姬发继位后,对内重用贤良,继续以姜太公(即姜尚)为军师,并用弟弟周公旦为太宰,召公、毕公、康叔、丹季等良臣均各当其位,人才荟萃,政治蒸蒸日上。对外争取联合更多诸侯国,壮大力量。此时,商纣王愈加荒淫残暴,穷奢极欲,搞得众叛亲离,怨声四起。武王审时度势,积极为灭商准备条件,等待时机。他即位 后,为便于进攻商都朝歌,在沣水东岸建立新都镐京。

武王伐纣

周文王十五岁时生武王,武王即位后,继续用姜子牙为国相,以兄弟周公旦、召公]为助手,进一步整顿内政,增强军力,国力日益强盛。受命九年姬发在盟津(孟津)大会诸侯,前来会盟的诸侯有800个,一起举行伐商演习。

受命十一年,商纣王穷兵黩武,持续发动征讨东南夷的战争,已把商朝弄得国困民乏。武王见时机已到,便联合庸、蜀、羌、卢、彭、濮等部族,亲率战车300辆,虎贲3000、甲士45000人,进攻朝歌,在牧野大败商军后攻入朝歌。

牧野之战

牧野之战又称“武王伐纣”,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河南省淇县南)进行的决战。由于帝辛(商纣王)先征西北的黎,后平东南夷,虽取得胜利,但穷兵黩武,加剧了社会和阶级矛盾,最后兵败自焚,商朝灭亡。

建立周朝

商朝因为军人不足,故武装奴隶兵,奴隶对商的残暴统治早已恨之入骨,阵前倒戈,殷商大败,纣王自焚于鹿台,周武王以钺砍纣王遗体,代表诛杀商纣,殷商正式灭亡,史称武王克殷。

周王朝建立,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周武王追封父亲为文王,并分封诸侯。在位十九年崩,谥号“武王”。

为政举措

分封诸侯

周武王得灭商后,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为了加强对已经受周朝的控制下土地管理,对周的开国元老实行大分封,如将吕尚封于齐,公旦封于鲁,召公]封于燕,叔鲜封于管,叔度封于蔡。据记载,周初总计分封了71个诸侯国,其中兄弟之国15个,同姓之国40余个。继而派兵征讨商朝各地残余力量以及东夷势力,据记载,当时共讨伐了九十九国,有六百五十二国向武王臣服。还封了一些前王之后,如焦、祝、蓟、陈、杞等。

为了吸取商朝灭亡的教训,治理好国家,武王专门把箕子接来镐京,虚心请教安邦治国之道。根据箕子讲述的道理,他同姜太公、周公旦等商议,决定将古时已有但还未完全形成的宗法制度进一步完善和确定下来。即把全国分成若干个侯国,由周天子分封给在灭商大业中做出了贡献的姬姓亲族和有功之臣;各诸侯可以拥兵,但必须随时听从天子调遣,定期向天子纳贡、朝贺;允许封侯世代承袭,并可在封国内分封卿、大夫;天子对诸侯有赏罚予夺之权,对封国中分封卿、大夫也有权过问。毫无疑问,武王实行的封邦建国方略,相对于商朝那种原始小邦林立的现象来说,显然是一个进步。它确有统天下于一尊的意义,在当时起到了巩固和加强全国统治的作用。

巨桥发粟

巨桥,大桥也,古桥名,位于今广宗县张葛集村。周武王灭纣后,遣南宫括散发巨桥仓的粮食,赈济饥民,史称巨桥发粟。

孟津观兵

周武王即位后的第二年,率大军先西行至毕原(今陕西长安县内)文王陵墓祭奠,然后转而东行向朝歌前进。在中军竖起写有父亲西伯昌名字的大木牌,自己只称太子发,意为仍由文王任统帅。大军抵达黄河南岸的盂津(今河南孟津县东北),有800诸侯闻讯赶来参加。人心向周、商纣王孤立无援的形势已形成,诸侯均力劝武王立即向朝歌进军。武王和姜尚则认为时机还不成熟,在军队渡过黄河后又下令全军返回,并以“诸位不知天命”告诫大家不要操之过急。因时机还未完全成熟,还是班师回朝了。这次灭商预演,史称“孟津之会”或“孟津观兵”。

人物评价

周武王有着广阔的心胸和长远的眼光,同时有着果断地处事能力,在看到商朝的无道,他打出了为民请命,替天行道的旗号来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从而大大的扩大了自己的实力和影响力,在伐纣的过程中,他以大无畏的精神亲自带领兵马直捣朝歌,打了纣王一个措手不及。同时周武王有着很杰出的个人魅力,他也因此受到人们的爱戴,这也是他获得人们支持的一个重要原因。

家族成员

父母

父亲:周文王姬昌

母亲:太姒

兄弟

长兄:伯邑考(姬考),母为太姒。早卒

三弟:管叔鲜(姬鲜),母为太姒。与蔡叔度、霍叔处并称周初三监,监护殷商的顽军遗民,后发动三监之乱,声讨周公。兵败被杀。封国被废

四弟:周文公旦(姬旦),母为太姒,也称周公旦

五弟:蔡叔度(姬度),母为太姒。与管叔鲜、霍叔处、武庚发动了著名的三监之乱,声讨周公。兵败后被流放于郭邻,卒于迁所。周公命蔡叔度子仲继位于蔡

六弟:曹叔振铎(姬振铎)

七弟:J叔武(姬武),母为太姒

八弟:霍叔处(姬处),母为太姒。与管叔鲜、蔡叔度、武庚发动了著名的三监之乱,声讨周公。兵败后被贬为庶人,周公旦命霍叔处的儿子继任霍国君主

九弟:卫康叔(姬封),母为太姒。平定三监之乱后,于前商朝故墟朝歌建立卫国,徙封康叔于卫

十弟:冉季载(姬载),母为太姒。由四兄封季载在聃国,在今河南省颍州西,为周司空以辅佐周成王

十一弟:郜叔

十二弟:雍伯

十三弟:毛叔郑(姬郑)

十四弟:错叔绣(姬绣)

十五弟:毕公高(姬高)

十六弟:原伯

十七弟:酆侯

十八弟:郇伯

妻子

王后:邑姜,姜姓,齐太公吕尚之女。

子女

儿子

周成王姬诵

唐叔虞

应侯

韩侯

女儿

长女:大姬(大音太),陈国君主陈胡公之妻

后世纪念

周武王陵

周武王陵所在的周陵位于咸阳市北郊五陵原,行政区划归渭城区周陵街道,距咸阳市区5公里。

由于周武王陵在周文王陵之北,周文王陵西南方向约1.3公里陵照村北有周武王之子周成王之陵,周文王陵东南方向约1.6公里新庄村西有周成王之子周康王陵,周成王陵西南约1.8公里还有周康王重孙、西周第六代国王周共王陵。因此民间用“背儿抱孙”形象总结这一带周陵分布形式。

周武王陵位于周文王陵北,陵前有新修水泥台阶,平台上是高大的碑楼,上书“周武王陵”4个大字,为清陕西巡抚毕沅所立。

逸闻轶事

武王封貔貅

貔貅(音皮休)是一种瑞兽,和龙、麒麟一样皆不存在於现世间。在南方,一般人是喜欢称这种瑞兽为“貔貅”,而在北方则依然称为“辟邪”。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明史中,有着内容特别丰富的民俗文化。在这些民俗传统文化中,有深受人们喜爱的能够驱灾避邪、招财纳福的五瑞兽:貔貅、麒麟、狮子、龙龟、蟾蜍。而貔貅则是排名首位。

关于貔貅的由来有一个传说:貔貅是三百多万年以前生活在西藏、四川康定一带的西域猛兽,具有极强的搏击能力。当年姜子牙助武王伐纣时,一次行军途中偶遇一只貔貅,但当时却无人认识,姜子牙觉得它长相威猛非凡,就想方设法将它收服并当做自己的坐骑。带着它打仗屡战屡胜。周武王见貔貅如此骁勇神奇,就给他封了一个官,官号为“云”。当时姜子牙发现貔貅每天食量惊人,却从不大小便。而它唯一的排泄系统就是从其全身的毛皮里分泌出一点点奇香无比的汗液,四面八方的动物闻到这种奇香后无不争先恐后,不由自主跑来争食,结果反被貔貅吃掉。

武王与面条

周武王与“龙肉”臊子面

臊子面起源于周朝。相传周武王伐商时在岐山遇到像“龙”的怪兽。杀了怪兽,为了鼓舞士气,决定每人分吃怪兽肉。但是人太多,不够分,就煮汤每人分喝一碗,感到很好喝。这也是岐山臊子面的雏形。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明代著名作家许仲琳的代表作《封神演义》中的人物。父姬昌,母太姬,长兄伯邑考。姬昌死后继承王位,即周武王。后在姜子牙的辅佐之下推翻商纣王的统治,开启周家八百年江山。多版电视剧《封神榜》和动画片《哪吒传奇》中的武王形象都与《封神演义》相关。

《周武王姬发百谜》

《黄帝·周武王的故事》

《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传奇》

相关参考

绍牧野之战立周朝 周武王姬发讨伐商纣王

...。牧野之战牧野之战又称“武王伐纣”,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河南省淇县南)进行的决战。由于帝辛(商纣王)先征西北的黎,后平东南夷,虽取得胜利,但穷兵黩武,加剧了社会和阶级矛盾,最后兵败自焚,商朝灭...

牧野之战是谁领导的 牧野之战伤亡情况

  牧野之战  牧野之战为西周时期礼乐文明的全面兴盛开辟了道路,在人民的拥戴下,武王登上了天子的宝座,从此开启周朝八百年基业。  牧野之战是谁领导的  牧野之战是周武王姬发所率领的联军与商的商朝军队在

牧野之战结果和影响是什么?战争时间是哪一年?

...商军。牧野之战,又称“武王伐纣”,是周武王的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河南省淇县南、卫河以北,今卫辉市境内)进行的决战。由于帝辛(商纣王)先征西北的黎,后平东南夷,虽取得胜利,但穷兵黩武,加剧了社会和阶级矛...

牧野之战性质是什么

牧野之战性质是什么?  牧野之战又称「武王伐纣」,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河南省淇县南、卫河以北,新乡市附近)进行的决战。由于帝辛(商纣王)先征西北的黎,后平东南夷,虽取得胜利,但穷兵黩武,

商朝灭亡并非偶然

根据牧野之战的记载,武王伐纣能够成功,其实充满了讨巧之处,比如奴隶临阵倒戈、商朝内部空虚、皇族叛变等因素,一旦这些因素不在,武王伐纣可能就不会成功。那么,历史真相果真如此吗,商朝灭亡会不会另有原因,还

牧野之战与商周易代之间的联系

中国历史上,我能想到的最重要的三个关键点是: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和1840年鸦片战争。在牧野之战中,陕西的周部落灭亡了商朝,建立了周朝。我把它说成中国历史三大爆发点之

牧野之战是如何以少胜多的? 商周牧野之战过程

...),在牧野(今淇县以南卫河以北地区)大破商军、灭亡商朝的

揭秘武王伐纣牧野之战的真相,被孟子所误导的一段历史

本站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揭秘武王伐纣牧野之战的真相,被孟子所误导的一段历史”的详细内容,方便你详细了解!商朝末期周武王发动了伐纣的牧野之战,这场战争在后世被描述为真正的仁站,据说此战是并没有怎么打

商朝灭亡时间 商朝存在了多少年

  商朝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朝代,它一个经历了三大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前后相传17世30王。末代君主帝辛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后自焚而亡。随之商朝也走向灭亡

牧野之战与鸣条之战 牧野之战与商周易代有什么联系

  牧野之战  牧野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先发制人的著名战例,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牧野之战与鸣条之战  从发生的地点上来看,鸣条之战发生在古代的鸣条地区,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