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历史上一生悲壮的杂牌将军黄百韬
Posted
篇首语: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国军历史上一生悲壮的杂牌将军黄百韬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国军历史上一生悲壮的杂牌将军黄百韬
家境贫寒,从小历经艰辛。生逢乱世,慨然投军,从小小的传令兵做起,锐意进取,多次获上司提拔,至北伐前夕,已是张宗昌麾下的年轻旅长。北伐期间,蒋部曾遭到黄的顽强阻击,损失惨重,黄强悍的打法引起蒋的注意。后黄被蒋招致麾下,从参谋升至团长、旅长、师长,并参与了对红军的围剿,颇有战功。
抗战中,黄积极准备军事作战,常亲临前线,直接参与指挥作战,甚至视察火线。其中,浙赣会战国军作战计划几乎全出自黄手笔。四五年日军投降,国军各部队为接收日军物资甚至公然开火。相比于蒋的嫡系,作为杂牌军的黄根基浅,所属的第二十五军在上海的接收也只是走一个过场。然而,国共内战爆发,黄的第二十五军即被派往苏北,担任攻坚苏北的作战任务。
鲁南战役爆发后,张灵甫以强大装备和各路友军的左右依托,兵锋迅速突进,连战告捷。由于贪功冒进,孤军深入,很快便于第二十五师(原二十五军)拉开了距离。此时,机警的黄百韬给张灵甫发电,谓敌情不明,恐遭遇埋伏,希望张稍息片刻。然,骄横的张并未止步,反而笑黄是“老黄牛”。随后,黄部偶遇零星的共军部队,并发生交火,警觉的黄遂再次给张发电,称共军主力部队或将现身,命张的七十四师收缩兵力,原地待命。
黄见张的七十四师不肯撤退,便命令自己麾下的第二十五师、六十五师迅速靠拢,并加速追赶第七十四师。然而,没想到共军下手更快,很快黄部与第七十四师之间的联系便被切断。黄随即命令第一四八旅发动强攻,希冀打通与第七十四师联系,并在天马岭遭遇共军坚决阻击。千钧一发之际,黄亲临前线督战。第七十四师被困孟良崮的第二天深夜,黄从国防部得到第七十四师的布防图,看后大惊,赶紧命令战力强大的第四十旅、第一零八旅迅速推进,并命令第一四八旅不惜一切代价强攻天马岭。就在黄准备向孟良崮全线推进之时,国防部发来电报,第七十四师已全军覆没。黄赶紧指挥部队迅速撤离战场,让粟裕在围歼七十四师后再歼灭第二十五师的计划成为泡影。一年后的豫东战役中,黄再次与粟裕相逢,并让此役成为粟裕戎马生涯中的一大遗憾。
在此役的第三阶段中,黄出奇兵增援被围的兖州,毫无准备的粟裕将所围国军放出,旋即集中兵力猛攻黄部,连日血战之下,黄亲率2营部队在4辆坦克掩护下苦战八昼夜,亲率战车救援第七十二军。面对绝对优势华野,黄死战不退,部队受兵团司令官激励鼓舞,拼死猛冲猛打,遏制了华野进攻势头,此时,邱清泉也率部突袭解放军侧背,损失惨重的共军被迫撤出战场。
淮海战役中,老对头粟裕率部拦截攻击黄部,同时,陈毅以一部阻击徐州方面国军,另以主力围歼黄百韬兵团。黄见势不妙,固守碾庄待援。随后,蒋催李弥、邱清泉各部兵团驰援。邱部之主力迟迟不肯全面出击,而李弥也并不积极,而此时的黄兵团早已无力支撑。听到耳边不断出来共军冲锋的声音,刘镇湘劝黄百韬突围,黄说:“我老了,而且多病,作俘虏我走不动,也不难为情。我牺牲了,还可使别人知道有忠心耿耿的国民党人,或可使那些醉生梦死的人醒悟过来,国民党或许还有希望。你年纪还轻,尚有可为,希望你突围出去,再为党国做点事”。言罢,黄以手枪自杀。死前,他拿出一张照片,背面写:黄伯韬尽忠报国。
读史至此,每每喟叹不已!作为一个从杂牌军成长起来的兵团司令,黄百韬的结局是悲凉的,也是痛心的,正所谓将军百战终是死,党国倾覆木难支。或许,这就是冥冥之中的天道吧!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黄百韬简介 杂牌将军黄百韬是怎么死的 黄百韬的子女后人
中文名:黄百韬 别名:字焕然,号寒玉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直隶省天津府 出生日期:1900年9月9日www.cha138.com 逝世日期:1948年11月22日 职业:
国民党第五兵团最强,黄百韬是杂牌军为什么在淮海战役中表现比国民
黄百韬是杂牌军为什么在淮海战役中表现比国民党五大主力中的第五军第十二兵团还要强?黄百韬的治军能力一直很强,抗战期间打日本也屡立战功。就连指挥淮海战役的粟裕将军也对黄百韬评价甚高。为什么黄百韬是杂牌军为
黄百韬(1900年-1948年11月22日),字焕然,号寒玉,本名黄新,又名伯韬。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祖籍广东梅县。黄百韬其父在李鸿章淮军任下级军吏,后并随淮军居家徙居天津。1900年,黄百韬
黄百韬(1900年-1948年11月22日),字焕然,号寒玉,本名黄新,又名伯韬。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祖籍广东梅县。 黄百韬其父在李鸿章淮军任下级军吏,后并随淮军居家徙居天津。1900年
导读:黄百韬(1900年-1948年11月22日),字焕然,号寒玉,本名黄新,又名伯韬。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祖籍广东梅县。黄百韬其父在李鸿章淮军任下级军吏,后并随淮军居家徙居天津。1900年,
国军第一罪人,那必须要从淮海战役里找,为什么,我想大家都知道,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的转折点。那国军的第一罪人是谁那,我认为,必须是黄百韬。首先看看国军当时的态势以及指挥机构:国军:徐州周围的刘峙集团,蚌
近代人物中文名:黄百韬别名:字焕然,号寒玉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直隶省天津府出生日期:1900年9月9日逝世日期:1948年11月22日职业:军人毕业院校:直隶省立工业专门学校中学部(今河北工业
核心提示:在黄百韬的追悼会上,蒋介石痛哭“黄埔精神不死”。“这是一个笑柄。”王楚英说,因为黄百韬并不是黄埔军校毕业生,蒋介石的意思是希望以黄埔军校生为主的嫡系之中,也有人能如黄百韬一样战死沙场,成全黄
知名人物 黄百韬生平故事简介,黄百韬历史评价,黄百韬怎么死的?
黄百韬,原名新,字焕然,祖籍广东嘉应州(今梅县),1900年9月9日(清光绪二十六年八月十六日)生于天津。其父黄宗骏早年从军,曾为李鸿章淮军之统领,后流落天津。黄五岁时丧父,因家贫曾一度随母靠捡煤核度
自杀前,黄百韬拿出名片一张,在背后写上“黄百韬尽忠报国”,交给国民党第25军副军长杨廷宴,请其转交蒋介石。至此,黄百韬兵团12万人,全部被华东野战军歼灭。望眼欲穿的援兵没来,12万大军丧失殆尽,黄百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