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 军史趣闻
Posted
篇首语:知识是产生对人类自由的热爱和原则的唯一源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 军史趣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 军史趣闻
当戴高乐总统听到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时大为震怒,他把原子能总署的官员和主要科学家叫到他的办公室,拍着桌子质问为什么法国的氢弹迟迟搞不出来,而让中国人抢在前面了。在场的人都无言以对。
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的蘑菇云在西部升起,无数国人为之动容。为了纪念40年前的壮举,记者专访了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顾问、原核工业部办公厅主任李鹰翔,回忆起当年这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一幕幕历历在目的往事仍令他激动不已。
如果说原子弹的成功部分借鉴了前苏联的经验,有前苏联专家帮助的成分,那么氢弹的成功则是在外界对我国绝对保密的情况下,白手起家创造出来的奇迹。
抢先:
法国总统为落后于中国拍桌子
“原子弹爆炸后,氢弹技术的研制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李鹰翔回忆说,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中国拿到了核大国俱乐部的“入场券”。
中国是世界上第五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而氢弹却抢在了法国前面,成为世界第四。“当年中国爆炸第一颗氢弹的消息传到法国后,法国科学界和政界都感到十分惊诧。当时的戴高乐总统为此大发雷霆,他把原子能总署的官员和主要科学家叫到他的办公室,拍着桌子质问为什么法国的氢弹迟迟搞不出来,而让中国人抢在前面了。在场的人都无言以对,因为谁也解释不出中国这么快研制出氢弹的原因。”
创新:
从“全民办铀矿”到“技术民主”
如果说原子弹的成功还部分借鉴了前苏联的经验,有前苏联专家帮助的成分,那么氢弹的成功则是在外界对我国绝对保密的情况下,白手起家创造出来的奇迹。
1958年,正在全国搞“大跃进”的时候,提出了“全民办铀矿”、“大家办原子能科学”的口号。后来反观这两个口号虽然有大跃进不切实际的成分,但是好处还是很多的。通过“全民办铀矿”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力量和专家队伍。
而氢弹研制前的“技术民主”更是把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变成了可能。李鹰翔说,“技术民主”是中国科技界的一个非常好的传统,类似于“头脑风暴”,现在一些院士有时候一讲到这个事情,还是很兴奋。“技术民主”、走群众路线这个办法是最能激发潜能和积极性的。
择日:
一年中“良辰吉日”并不多
其实早在1966年12月28日,中国就进行了氢弹的原理试验,不过当时只对外宣称“我国又成功进行了一次新的核试验。”
氢弹爆炸的具体日期如何选择?李鹰翔说,其中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天气。因为高原的天气变化无常,一年当中找到适宜的“良辰吉日”并不容易。
空投:
忘记投弹爆炸迟了20分钟
1967年6月17日空投试验当日,还出现了一段小插曲。7时40分,执行空投任务的驾驶员徐克江机组已经起飞,按预定计划应于8时整进行氢弹空爆试验。8时左右,飞机的轰鸣声由远及近接近目标,人们都屏住呼吸翘首以盼。
8时整,空投氢弹的飞机到达预定空域,却没有投下氢弹,拐了个弯飞走了。“怎么回事?”亲临指挥中心的聂荣臻元帅问,空军指挥员报告说:“飞行员操作中少了一个动作,请求再飞一圈。”
过了20分钟,轰-6飞机再次飞临预定空域,在预定高度,投下了中国第一颗全当量氢弹,氢弹爆炸产生的巨大火光俨然又一颗太阳。
多年之后,这架飞机上负责投弹的第一领航员孙福长回忆说,少的这一个动作就是“忘了按自动投掷器”。他说,由于执行的任务万分重要,心情比较紧张,他在心中还一直默念毛主席语录,影响了注意力,所以飞临指定区域时忘了按下自动投掷器。
解密:
金银滩下一个秘密藏了20年
对氢弹和原子弹的问题,所有参与者都知道它的绝密性,直到第一颗氢弹爆炸20年后的1987年,这些秘密才逐渐揭开面纱。今年4月28日,随着核基地地下指挥中心正式对外开放,青海的金银滩草原和一个名为221厂的基地才逐渐走进公众的视线。
221基地是我国第一个核武器工厂。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都是从221基地研制组装后运往西部试验场的。
从建成开始,它只使用过两次,分别是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爆炸前的演习。李鹰翔说,前不久刚刚解密的221厂地下指挥中心实际是一个地下掩体,“当时一旦遇到情况,王淦昌、郭永怀、彭桓武等科学家就可以疏散到掩体中,里面有通风、发电装置,还有通讯保障装置。”
李鹰翔说,对氢弹和原子弹的问题,所有参与者都知道它的绝密性,直到第一颗氢弹爆炸20年后的1987年,才出版了一本名叫《当代中国的核工业》的书,“这本书在国内可能没有多少人知道,但是在国外,大使馆和情报部门很多人都有这本书。”
相关参考
跨入“核大国”行列——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凌晨,由中国科技工作者自行设计、自行制造的核聚变能量达百万吨梯恩梯当量的第一颗氢弹,在新疆罗布泊上空试爆成功。这标志着中国核武器的发展进
当今世界,原子弹、氢弹在各国都属于国家绝对机密,再友好的国家,对此也是守口如瓶。50年代前期,我们当时称为“老大哥”的前苏联,对此也是滴水不漏。 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20分,我国西部
依靠核威力展开较量——苏联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53年8月12日清晨,位于北极圈弗兰格尔岛上空,一架苏式轰炸机自西南方向朝这里飞来。随着巨大的爆炸声,一个火球砸在弗兰格尔岛上。接着,一团团菜花形的巨云
1952年11月1日世界上第一颗氢弹问世1952年11月1日,美国成功地在太平洋基地试验爆炸了世界上第一颗氢弹,标志着新一代核武器的诞生。自1945年原子弹爆炸成功以来,核武器成为美国争夺霸权的有力工
比原子弹威力更大的炸弹——美国试爆第一颗氢弹自从美国在1945年成功试爆第一颗原子弹后,斯大林指示苏联科学家加紧研制苏联的原子弹。1949年8月23日,苏联终于成功地爆炸了原子弹,从而打破了美国的核垄
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27日,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
为拍摄“两弹”试爆影像而全副武装的摄影师。1967年6月17日上午9时,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原子弹与氢弹研制成功对新中国意义重大,本文作者杨映梅先生亲历了当年“两弹”试爆的拍摄工作。正是老一辈电影
中国西部一朵可喜的蘑菇云——中国爆炸第一颗原子弹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在西部地区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报纸上发表了这一消息后,全国万众欢腾。自1945年7月16日美国爆炸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
是苏联在新地岛试验的“大伊万”。5000万吨当量这颗氢弹不仅毁灭了爆炸中心附近的一切建筑物,还严重影响了数千公里范围内的电子通信系统。苏军设在北极地区的防空雷达被烧坏,无法探测空中目标。各级指挥所的无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整,新疆罗布泊试验基地上空,一朵巨大的蘑菇云冉冉升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了!1945年8月13日,美国在广岛投下原子弹后,世界为之瞩目。195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