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著名贤相伊尹还政太甲的始末

Posted 商汤

篇首语:只给君子看门,不给小人当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商朝著名贤相伊尹还政太甲的始末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商朝著名贤相伊尹还政太甲的始末

2、历史人物 商朝第四位君主太甲简介

商朝著名贤相伊尹还政太甲的始末

商汤灭亡夏朝、建立商朝,有一个得力助手,就堤把他从钧台营救回来的右相伊尹。伊尹名挚,原是商汤的岳父有莘氏家里的奴隶。有莘氏嫁女给商汤的时候,伊尹作为陪嫁奴隶,到了商汤家里。

伊尹刚到商汤家里,商汤并没有发现伊尹是个人才,只是让他在厨房里干活。怀才末遇的伊尹为了让商汤知道自己是个有本领的人,便想了一个办法。伊尹有一手做菜的好手艺,他把菜做得很可口,有时候却故意做得没滋没味的,好让商汤生气而找他。有一天,商汤果然被那没滋没味还炒糊了的菜激出火来,叫过伊尹,要他说明白。伊尹就利用这个机会,用炒菜打比方,说:"做菜不能太咸,也不能太淡,只有把佐料放得恰到好处,火侯也掌握得合适,菜才能好吃又有味。治理国家也和做菜是一个道理,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拖沓懒散,只有张弛有致,才能招事情办好。"伊尹这一番以菜喻事,果然触动了商汤的心事。商汤发现自己厨房里居然有这样的人才,就解除了伊尹的奴隶身份,任命他为右相。伊尹为报达商汤的知遇之恩,帮助商汤筹划进攻夏朝的大计,还在危急的时刻营救商汤脱离了夏桀的囚禁。使商汤得以完成灭夏朝、建商朝的功业。

商朝建立初期,各种典章制度,也是伊尹帮助商汤制订的。制度规定官吏一定要勤勤恳恳地工作,要忠于王室,不怀二心,否则就要受到严厉的责罚;又制定了十多条法规,人们犯了罪会受到惩处,甚至于罚作奴隶。因此,商朝初期的官吏都不敢胡作非为,政治上比较清明,经济发展的也挺繁荣。商汤死后,商朝的第二代、第三代君主,也受到过伊尹的辅佐,帮助他们兴利除弊,管理好国家。据古书上记载,有太甲在伊尹的督促下改过自新的事情。

商汤建立了商朝,在位三十年就死了。商朝的继承法是兄死弟及,没有弟弟,才传位给儿子。商汤没有弟弟,长子太丁应继位国君,可是太丁比父亲死得还早,所以就由太丁的弟弟外丙继位。外丙在位三年也去世了,他的弟弟仲壬继位。仲壬茬位四年也死了。这时候由开国元老伊尹作主,由太甲继承了王位。太甲是太丁的儿子,商汤的孙子。

太甲继承了王位,伊尹一连写了三篇文章给太甲阅读,教他怎样做一个好的君主。有一篇文章的题目叫《肆命》,专门讲如何分清是非的道理,对于什么样的事情不应当做,什么样的事情应当做,都说得清清楚楚。还有一篇文章的题目叫《祖后》,讲的是商汤时候的法律制度,教育太甲一定要按照祖先定的规矩行事,不能背弃祖训,爱所欲爱。

太甲读了这些文章,开始时也能按伊尹的教导行事,小心谨慎地遵守祖宗留下的规矩。到了第三年,他就忘乎所以了,认为一切应当由他说了算,否则枉为一国之君,被那个奴隶出身的宰相伊尹来管着了。他恣意妄为。不所伊尹的规劝,破坏了祖宗留下来的法律制度。他居然学夏桀的样子以暴虐的手段对付老百姓,百姓们怨声载道。

伊尹自然不能容忍太甲破坏汤王留下的清纪。他先是一再规劝,希望太甲对自己的行为要多加检点;后来看到太甲屡教不改,伊尹就把他赶下台,放逐到商汤的坟墓所在地桐宫(今河南僵师县)去。在太甲被放逐期间,伊尹见朝中无主,就自己执政,管理起国家来。

历史人物 商朝第四位君主太甲简介

商代天子

中文名:子至

别号:太甲

国籍:商代

民族:中原族

出生地:亳(今商丘谷熟镇)

职业:商代第四任君主

主要造诣:桐宫悔悟,伊尹又还政于他;从新修德,使诸侯归顺、庶民舒适

主要事宜:伊尹放太甲

庙号:太宗

前任:仲壬

继任:沃丁

在位:23年、32年、33年

(历史lishixinzhi.com)

太甲人物平生

伊尹辅政

商汤竖立商代后,在位三十年便作古了。商代的继续法是兄死弟及,没有弟弟,就传位给儿子。商汤没有弟弟,以是他的宗子太丁应即位,但是太丁比父亲死得还早,因而就由太丁的弟弟外丙继位。外丙在位三年也作古了,他的弟弟仲壬继位。仲壬在位四年也死了。这时候由建国元老伊尹作主,由太丁之子太甲继续王位。

太甲继续了王位,伊尹连续写了三篇文章给太甲浏览,教他怎样做一个好的君主。有一篇文章的问题叫《肆命》,特地讲怎样分清是非的原理,关于什么样的事变不该当作,什么样的事变应该作,都说得清清楚楚。另有一篇文章的问题叫《徂后》,讲的是商汤时候的执法轨制,教诲太甲一定要依照先人定的礼貌行事,不克不及背弃祖训,爱所欲爱。

太甲被逐

太甲读了这些文章,开始时也能按伊尹的教训行事,胆小如鼠地恪守祖宗留下的礼貌。到了第三年,他就得意忘形了,以为统统应该由他说了算,不然枉为一国之君,被谁人仆从身世的宰相伊尹来管着了。他恣意妄为。不听伊尹的劝戒,损坏了祖宗留下来的执法轨制。他竟然学夏桀的模样以凶横的手腕应付老庶民,庶民们歌功颂德。

伊尹天然不克不及容忍太甲损坏汤王留下的社稷。他先是频频劝戒,愿望太甲对本身的行为要多加检束,厥后看到太甲屡教不改,伊尹就把他赶下台,流放到商汤的宅兆所在地桐宫(今河南商丘虞城县北)去。在太甲被流放时代,伊尹见朝中无主,就本身在朝,管理起国度来。

洗心革面

太甲被流放到了桐宫,祖父商汤的宅兆与他旦夕相伴。商汤虽然是商代的建国君主,宅兆却与普通人的墓差不多,坟场上只要一座低矮的宫室,供一年一度的祭祖之用。守墓的白叟据说太甲是因为违犯祖宗的轨制被流放到坟场上来的,就把昔时商汤创业的故事,和商汤订下的各种礼貌,天天对太甲报告,教诲太甲应该以本身的祖父作模范,做个英明的君主。祖父商汤的巨大功勋,让太甲既憧憬又惭愧,深思本身的所作所为,愈来愈以为本身对不起祖父在天之灵,就刻意改正错误。他以祖父作模范,尽本身的才能资助老弱孤寡,干事变也变得雷厉风行,而违背祖制和朝廷执法的事,太甲是绝不会做的。

三年过去了。伊尹时候存眷着太甲在桐宫的所作所为,他的行为早己有人报告给伊尹了。太甲的悔悟自新,让伊尹十分高兴,因而亲身带着文武大臣把太甲接回都城毫城,庄重而郑重地把政权交还给他。太甲以前事为师,按商汤时传下来的章法循规蹈距地干事,遵从身旁大臣的良言良策,把上至国度大事下到庶民生活都治理得有条有理,商代进入了一个稳定发展的时代。

太甲史籍纪录

《尚书》纪录

原文

太甲上

太甲既立。不明。伊尹放诸桐。三年。复归于亳。思庸。伊尹作太甲三篇。>惟嗣王不惠于阿衡。伊尹作书曰。先王顾諟天之明命。以承高低神祇。社稷宗庙。罔不祗肃。天监厥德。用集大命。抚绥万方。惟尹躬克阁下厥辟。宅师。肆嗣王丕承基绪。惟尹躬先见于西邑夏。自周有终。相亦惟终。其後嗣王。罔克有终。相亦罔终。嗣王戒哉。祗尔厥辟。辟不辟。忝厥祖。王惟庸。罔念闻。伊尹乃言曰。先王昧爽丕显。坐以待旦。旁求俊彦。启示後人。无越厥命以自覆。慎乃俭德。惟怀永图。若虞机张。往省括于度则释。钦厥止。率乃祖攸行。惟朕以怿。万世有辞。王未克变。伊尹曰。兹乃不义。习与性成。予弗狎于弗顺。营于桐宫。密迩先王其训。无俾世迷。王徂桐宫。居忧。克终允德。

太甲中

惟三祀。十有仲春朔。伊尹以冕服。奉嗣王归于亳。作书曰。民非后。罔克胥匡以生。后非民。罔以辟四方。皇天眷佑有商。俾嗣王克终厥德。实万世无疆之休。王拜手顿首曰。予小子不明于德。自厎不类。欲败度。纵败礼。以速戾于厥躬。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弗成逭。既往背师保之训。弗克于厥初。尚赖匡救之德。图惟厥终。伊尹拜手顿首。曰。修厥身。允德协于下。惟明后。先王子惠困穷。民服厥命。罔有不悦。并其有邦厥邻。乃曰。徯我后。厥后无罚。王懋乃德。视乃厥祖。无时豫怠。奉先思孝。接下思恭。视远惟明。听德惟聪。朕承王之休无斁。

相关参考

太甲真的杀了伊尹吗

伊尹是一代贤相,不仅是因为他是商朝开国功臣,先后辅佐多位君王,更与他放逐太甲又重新扶立他为王的故事颇有关系。这个故事在《史记》、《孟子》等多部古代经典中都有相同的记载,但是在史书《竹书纪年》中最后却发

放太甲又推太甲 伊尹是想篡位吗

...职位。伊尹是生于夏朝晚期,后辅佐商汤讨伐夏朝,建立商朝,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据记载,伊尹在商朝为相长达五十余年,死时正好100岁高龄。伊尹出生于有莘国,是一个奴隶。从小聪颖好学的他,一边田间劳作,...

伊尹简介

伊尹简介  名挚,又名阿衡,商汤之贤相。他具备运筹策划的才能,在灭夏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他是商朝初年的元老,自汤至太甲时一直是商王的辅佐大臣,在政治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史记。殷本纪》载:「帝太

太甲简介

太甲简介  一称大甲,商汤之孙,外丙、中壬之侄,商代第四位君王。太甲即位后,不遵汤法,暴虐乱德。伊尹将他放之于桐宫,自己摄政当国。太甲在桐宫三年,悔过自责,伊尹又将他迎回亳都,还政于他。重新当政的太甲

一个被伊尹放逐后成为商朝的明君

太甲的继位是历史的安排,前任两位皇帝的短命,在位没几年就死。而古往今来,继承人是个比天还要大的问题。先祖打下的江山后继无人亦是一种无奈,而断送在庸君的手中更是绝大悲哀。据说商朝的第四任皇帝太甲在执政之

伊尹放太甲于桐宫事件,谁才是真正的操纵者

从商汤至太甲(汤嫡长孙)期间,伊尹一直是商王朝的重要辅臣,商朝的一位掌权的元老。就在太甲即位之初,发生了伊尹放大甲于桐宫的事件。由于文献不足,历来对此事有不同说法,各执一词。传统说认为,伊尹放太甲的事

伊尹故里在什么地方 伊尹为什么要放过太甲

伊尹的故事由于商朝时仍然在使用甲骨文作为文字,所以当时对伊尹的历史文献十分缺乏,直到后世春秋战国才慢慢开始有对他的零星的记载,但因为时隔多年已经不可考证,所以伊尹在文献中常常以故事的形式出现。伊尹据说...

伊尹故里在什么地方 伊尹为什么要放过太甲

伊尹的故事由于商朝时仍然在使用甲骨文作为文字,所以当时对伊尹的历史文献十分缺乏,直到后世春秋战国才慢慢开始有对他的零星的记载,但因为时隔多年已经不可考证,所以伊尹在文献中常常以故事的形式出现。伊尹据说...

商朝皇帝太甲(商朝第四位君主)简介

  商朝皇帝太甲(商朝第四位君主)简介  伊尹辅政  商汤建立商朝后,在位三十年便去世了。商朝的继承法是兄死弟及,没有弟弟,就传位给儿子。商汤没有弟弟,所以他的长子太丁应即位,可是太丁比父亲死得还早,

太甲人物生平简介

太甲(生卒年不详),姓名子至。商汤嫡长孙,太丁之子,外丙和仲壬之侄,商朝第四位君主。太甲继位之初,由四朝元老伊尹辅政,伊尹连写《肆命》、《祖后》等几篇文章,教导太甲遵照祖先的法制,努力做一位明君。在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