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么做什么才吉利 春节习俗:今天是“破五”
Posted 春节
篇首语: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吃什么做什么才吉利 春节习俗:今天是“破五”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吃什么做什么才吉利 春节习俗:今天是“破五”
农历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是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节日之一,因汉族民俗认为之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而得名。由于这一天承担了人们太多的希望与憧憬,所以古代这一天的禁忌就特别多,比如在这一天必须吃饺子、不能用生米做饭、不准妇女串门等。“破五”这一民俗时至今日,就演化成“送年”的意思,过了这一天,一切就慢慢恢复到大年除夕以前的状态。
“破五”的由来
“破五”的由来,时至今日仍众口不一。据《封神榜》所载,姜子牙封神时,把背叛他的妻子封为“穷神”,令她“逢破即归”。神话传说中,姜子牙的妻子是很让人讨厌的背夫之妇,封了穷神以后,就更让人讨厌了。所以人们就在正月初五这一天“破”她,让她马上回去。还有一说,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人们要在这一天大摆宴席,燃放鞭炮,搞多种多样的庆祝活动,迎接财神的到来。另外,在许多地方,除夕夜是要请祖宗回来过年的,在堂屋的正中,高挂祖宗牌位,烧香上供,意为请祖宗过年,吃好的,不忘祖宗的意思。到了初五,就要送祖宗“回去”了,过年过完了,所以,这一天要烧香,烧纸钱,恭送祖宗。
由于初五肩负着送穷神、接财神等多重重任,所以这一天非常重要也就不奇怪了。这许多的讲究综合起来,就形成风俗——要摆宴席,要放鞭炮,要吃象征“元宝”的饺子等等。
“破五”迎财神
初五俗传是财神诞辰,为争利市,图吉利,人们以各种方式迎接财神。凡接财神须供羊头与鲤鱼,供羊头有“吉祥”之意,供鲤鱼是图“鱼”与“余”谐音,讨个吉利。人们深信只要能够得到财神显灵,便可发财致富。因此,每到大年初五零时零分,人们就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憧憬着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清人顾铁卿《清嘉录》中引了一首蔡云的竹枝词,描绘了苏州人初五迎财神的情形:“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头”。“抱路头”亦即“迎财神”。信奉关帝圣君的商家,在正月初五要为关公供上牲醴,鸣放爆竹,烧金纸膜拜,求关圣帝君保佑一年财运亨通。
“破五”送穷神
除了迎财神,还有送穷神之说。正月初五“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其意就是祭送穷鬼(穷神)。送穷还有许多别称,诸如“送五穷”、“赶五穷”、“送穷土”、“送穷衣”等。民俗认为,破五前不倒垃圾,能够聚财,否则就倒了“福气”。然而,垃圾堆多了,毕竟影响卫生,所以到初五要倒出去,又有了讲究,叫“送穷”。送穷的方式颇多。简单的只是清早响着爆竹把垃圾倒出门外完事,复杂些的则要用纸剪一个小人(穷媳妇)送走,甚至还要让她背个装了垃圾的纸袋送在门外;更有一些地方,正月初五要吃得特别饱,俗称“填穷坑”。汉族民间广泛流行的这些送穷习俗,反映了我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破五”吃饺子
另外,大年初五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除了年夜饭要吃饺子,“破五”这天也要吃饺子。有一种说法是,从初一到初五几天之内禁忌较多,人们不可“轻举妄动”,一过初五,就基本上过了年禧,不再禁讳了,所以要吃饺子祝贺。特别的是,在今天津及附近地区(例如沧州市),还有“包饺子,捏住小人嘴”的习俗,说是让小人来年闭上嘴,少说坏话。据说,这样可以免霉运。还有些地方饺子里要包上钱、枣、糖等,寓意发财、好运早来、甜蜜和美。
相关参考
农历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这一天,许多地方时兴一种叫做“赶五穷”的风俗。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每间房屋里往外头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一切妖魔鬼怪都轰将出去,让它们离
农历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这一天,许多地方时兴一种叫做“赶五穷”的风俗。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每间房屋里往外头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一切妖魔鬼怪都轰将出去,让它们离
春节风俗——正月初五祭财神/送穷/开市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ld
春节风俗——正月初五祭财神/送穷/开市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ld
傣族婚礼习俗,你知多少?结婚是人生的大事,关于结婚这是大家都非常注重的事情,必须要选择吉利的日子。虽然因地域差异可能婚俗都不一样,但是人们对婚礼的注重成都都是一样的,毕竟一生只有一次嘛。婚礼是繁琐而又
元世祖忽必烈在平定天下后,派出使者前往周边各国,传达中原、江南安定的消息,希望周边各国能够和以往一样,对大朝称臣纳贡。因东南亚各国笃信佛教,忽必烈特意派遣了一个精通佛法的使者前往缅甸,以示睦邻友好之意
春联的由来:春联在中国的楹联中,可以单独划分一类,因为春联是应时而写,春节专用。过了春节,就不是春联了,是普通的对联了。古往今来,从官员到百姓,都十分重视春联图个喜庆,还为来年讨个吉利。因此在民间,百
彝族抢婚拥有着悠久的历史,以抢婚的形式来表达对新人的祝福,在婚礼的当天彝族人都热热闹闹的进行着,彝族人认为在新人的婚礼中没有抢亲是不吉利的,只有经历抢亲才能保证两人日后的生活事事平安。同时也是我国传统
花轿,也叫喜轿,是传统中式婚礼上使用的特殊轿子。一般装饰华丽,以红色来显示喜庆吉利,因此俗称大红花轿。网络配图花轿并非自古就有但是女子坐花轿这件事还真不是自古就有,并且,唐代人家做的不是花轿,叫肩舆,
哈尼族有句民谣:“谷子黄,哈尼狂。”哈尼族未婚青年男女到了十六七岁就要找对象,秋收过后正是谈恋爱找对象的好时光。哈尼族青年找对象有三个标准:一是漂亮;二是劳动好不好;三是会不会操持家务。第三条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