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嫁奴隶伊尹翻身做宰相,后成了圣人

Posted 商汤

篇首语:不知道自己无知,乃是双倍的无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陪嫁奴隶伊尹翻身做宰相,后成了圣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陪嫁奴隶伊尹翻身做宰相,后成了圣人

2、商朝辅太甲伊尹还政的故事,太甲为什么能重新回到首都

陪嫁奴隶伊尹翻身做宰相,后成了圣人

中国人有句俗话,叫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不只是传说,这种习惯,在中国由来已久。最早一位由布衣逆袭成为当朝宰相的人当属商朝的开国功臣伊尹,那么伊尹是如何走向成功的呢?让我们慢慢道来。

伊尹(公元前1649年—公元前1549年),伊姓,名挚,小名阿衡,尹不是名字,而是右相的意思。夏朝末年生于空桑(今河南商丘民权县,一说河南开封杞县,一说山东菏泽曹县),因其母居伊水之上,故以伊为氏。伊尹为中国商朝初年著名贤相丞相、政治家、思想家,已知最早的道家人物之一。他也是中华厨祖,中原菜系创始人。

约公元前16世纪初,他辅助商汤灭夏朝,为商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以鼎调羹调和五味的理论来治理天下,就是老子所说的治大国若烹小鲜。他任丞相期间,整顿吏治,洞察民情,使商朝初年经济比较繁荣,政治比较清明,商朝国力迅速强盛。

伊尹是商汤时期著名的谋臣,曾辅佐商汤灭夏,成就了一番帝业。伊尹出身寒微,很小的时候就被卖到了有莘国当奴隶。由于聪明手巧,做得一手好菜,伊尹深得有莘国国君的欣赏,特地让他做了招待各国宾客的厨师。

伊尹并不满足当前的地位,他借着当厨师的机会向宾客们打听各国的情况,了解了政治形势的变化,以便时机成熟之后,做出一番事业。

伊尹的机会终于来了。商汤的左丞相仲虺在和伊尹的交谈中,发现这个奴隶很不寻常,是个难得的奇才。于是仲虺准备把伊尹带回商国,但是有莘国的国王死活不放人。

于是,仲虺只好给伊尹一些钱财,让他自己赎身。仲虺回到商国之后,就把这事跟国王汤说了。商汤马上派使节去请伊尹,使节左打听右打听,在乡间的一个小茅屋里找到了伊尹。使节见伊尹相貌平平,穿的破破烂烂,一脸傲慢地对伊尹说:你小子就是伊尹吧,算你走运。

我们商王看上你了,收拾东西跟我上车吧。伊尹见状,一脸不屑的说:我伊尹有饭吃,有田种,日子过得像尧舜一样的快活,干嘛要和你回去呢?使节碰了一鼻子灰,只好悻悻而归。当商汤再次派人去请伊尹的时候,有莘国的国君把伊尹囚禁起来,并拒绝了使节的请求。

使节把事情一五一十的向商汤说了一遍请人的经历,商汤听完之后,也感到非常失望。这是,左丞相仲虺对商汤说:只有一个办法,我们应该向有莘国求婚,这样我们就可以让伊尹就可以做陪嫁奴隶来商国。商汤派使臣向有莘国国君求婚,并请求让伊尹当陪嫁奴隶,有莘国的国君答应了商汤的请求,就让伊尹做了陪嫁奴隶去了商国。

伊尹到了商国之后,商汤考虑到他是个陪嫁奴隶,如果贸然委以重任,会引起大家的不服。于是就让伊尹当众抒发自己的抱负,让他谈谈对天下大势的看法。伊尹坦然一拜,对大家说:小人出身卑贱,承蒙商王不弃。那我今天就谈谈天下大势。

如今夏桀荒淫无道,生民涂炭。商王是一位难得的明主,欲伸大义于天下。我等应当尽心辅佐,助商王成就一番帝业,灭掉无道的夏国。我很早就有这种想法,我今天来到商国,正是实现这一想法的良机。

我这样一个奴隶,商王竟然如此礼遇,多次设法让我来此,我还敢不竭尽全力吗?一席话说的大家心悦诚服,于是商汤就当众任命伊尹为右丞相,帮助处理国家大事。就这样,伊尹由一个奴隶一跃成为了商国的宰相。

商汤在伊尹的帮助下,实力更加强大,终于灭掉了摇摇欲坠的夏王朝。建立了商朝,伊尹成为了商朝的开国功臣。商朝建立之初,伊尹又帮助商汤制定了各项典章制度,制定和规范了商朝的法律。一时间,商朝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商汤死后,伊尹又辅佐了第二代,第三代君主,帮助他们改邪归正。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伊尹放太甲的故事。太甲是商汤的孙子,太甲继承了王位之后,伊尹写了三篇文章给太甲阅读,教导他如何做一个好君主。太甲读了这些文章,开始还能照着做,不敢违背祖宗定来下的规矩。

到了第三年,他就开始忘乎所以,认为自己才是一国之主,不应该让这个出身奴隶的伊尹来管着他。他由着性子办事,把祖宗的法律破坏一空。用残酷的手段对付百姓,人民被压迫的喘不过气来。

太甲变坏了,伊尹当然不能放过他。伊尹开始是一再规劝,在屡教不改之后,伊尹把太甲流放到了桐宫——就是商汤的坟墓。在这期间,伊尹没有另立君主,而是由自己暂时管理国家大事。

太甲到了桐宫,面对着祖父简陋的宫室,他深感先人创业的艰难,自己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于是,太甲洗心革面,悔过自新。伊尹得知了太甲变好的消息,非常高兴。就把他接回了朝中,把权力还给了他。

太甲在后来的执政中,施行仁政,对诸侯以诚相待。使得这个时期,商朝国泰民安,国力达到了鼎盛。伊尹作了三篇《太甲训》歌颂太甲的功德,称之为太宗。

太甲死后,他的儿子沃丁即位。沃丁在位时期,伊尹去世了。老爷子活了一百多岁,寿终正寝,沃丁感念伊尹对国家的贡献,就用天子的礼节,厚葬了伊尹,并尊称他为圣人。

商朝辅太甲伊尹还政的故事,太甲为什么能重新回到首都

商汤灭亡夏朝、建立商朝,有一个得力助手,就堤把他从钧台营救回来的右相伊尹。伊尹名挚,原是商汤的岳父有莘氏家里的奴隶。有莘氏嫁女给商汤的时候,伊尹作为陪嫁奴隶,到了商汤家里。

伊尹刚到商汤家里,商汤并没有发现伊尹是个人才,只是让他在厨房里干活。怀才末遇的伊尹为了让商汤知道自己是个有本领的人,便想了一个办法。伊尹有一手做菜的好手艺,他把菜做得很可口,有时候却故意做得没滋没味的,好让商汤生气而找他。有一天,商汤果然被那没滋没味还炒糊了的菜激出火来,叫过伊尹,要他说明白。伊尹就利用这个机会,用炒菜打比方,说:"做菜不能太咸,也不能太淡,只有把佐料放得恰到好处,火侯也掌握得合适,菜才能好吃又有味。治理国家也和做菜是一个道理,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拖沓懒散,只有张弛有致,才能招事情办好。"伊尹这一番以菜喻事,果然触动了商汤的心事。商汤发现自己厨房里居然有这样的人才,就解除了伊尹的奴隶身份,任命他为右相。伊尹为报达商汤的知遇之恩,帮助商汤筹划进攻夏朝的大计,还在危急的时刻营救商汤脱离了夏桀的囚禁。使商汤得以完成灭夏朝、建商朝的功业。

商朝建立初期,各种典章制度,也是伊尹帮助商汤制订的。制度规定官吏一定要勤勤恳恳地工作,要忠于王室,不怀二心,否则就要受到严厉的责罚;又制定了十多条法规,人们犯了罪会受到惩处,甚至于罚作奴隶。因此,商朝初期的官吏都不敢胡作非为,政治上比较清明,经济发展的也挺繁荣。商汤死后,商朝的第二代、第三代君主,也受到过伊尹的辅佐,帮助他们兴利除弊,管理好国家。据古书上记载,有太甲在伊尹的督促下改过自新的事情。

商汤建立了商朝,在位三十年就死了。商朝的继承法是兄死弟及,没有弟弟,才传位给儿子。商汤没有弟弟,长子太丁应继位国君,可是太丁比父亲死得还早,所以就由太丁的弟弟外丙继位。外丙在位三年也去世了,他的弟弟仲壬继位。仲壬茬位四年也死了。这时候由开国元老伊尹作主,由太甲继承了王位。太甲是太丁的儿子,商汤的孙子。

太甲继承了王位,伊尹一连写了三篇文章给太甲阅读,教他怎样做一个好的君主。有一篇文章的题目叫《肆命》,专门讲如何分清是非的道理,对于什么样的事情不应当做,什么样的事情应当做,都说得清清楚楚。还有一篇文章的题目叫《祖后》,讲的是商汤时候的法律制度,教育太甲一定要按照祖先定的规矩行事,不能背弃祖训,爱所欲爱。

太甲读了这些文章,开始时也能按伊尹的教导行事,小心谨慎地遵守祖宗留下的规矩。到了第三年,他就忘乎所以了,认为一切应当由他说了算,否则枉为一国之君,被那个奴隶出身的宰相伊尹来管着了。他恣意妄为。不所伊尹的规劝,破坏了祖宗留下来的法律制度。他居然学夏桀的样子以暴虐的手段对付老百姓,百姓们怨声载道。

伊尹自然不能容忍太甲破坏汤王留下的清纪。他先是一再规劝,希望太甲对自己的行为要多加检点;后来看到太甲屡教不改,伊尹就把他赶下台,放逐到商汤的坟墓所在地桐宫(今河南僵师县)去。在太甲被放逐期间,伊尹见朝中无主,就自己执政,管理起国家来。

太甲被放逐到了桐宫,祖父商汤的坟墓与他朝父相伴。商汤虽然是商朝的开国君主,坟墓却与普通人的墓差不多,墓地上只有一座低矮的宫室,供一年一度的祭祖之用。守墓的老人听说太甲是因为违犯祖宗的制度被放逐到墓地上来的,就把当年商汤创业的故事,以及商汤订下的种种规矩,每天对太甲讲述,教育太甲应当以自己的祖父作榜样,做个贤明的君主。祖父商汤的伟大功绩,让太甲既神往又羞愧,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越来越觉得自己对不起祖父在天之灵,就决心改正错误。他以祖父作榜样,尽自己的能力帮助老弱孤寡,做事情也变得雷厉风行,而违反祖制和朝廷法律的事,太甲是绝不会做的,

三年过去了。伊尹时刻关注着太甲在桐宫的所作所为,他的行动早己有人报告给伊尹了。太甲的悔过自新,让伊尹十分高兴,于是亲启带着文武大臣把太甲接回首都毫城,"严肃而郑重地把政权交还给他。太甲以前事为师,按商汤时传下来的章法循规蹈距地做事,听从身边大臣的良言良策,把上至国家大事下到百姓生活都治理得井然有序,商朝进入了一个稳定发展的时期。

相关参考

商朝辅太甲伊尹还政的故事,太甲为什么能重新回到首都

商汤灭亡夏朝、建立商朝,有一个得力助手,就堤把他从钧台营救回来的右相伊尹。伊尹名挚,原是商汤的岳父有莘氏家里的奴隶。有莘氏嫁女给商汤的时候,伊尹作为陪嫁奴隶,到了商汤家里。伊尹刚到商汤家里,商汤并没有

商朝第一位宰相”伊尹“不仅是厨师还是卧底

商朝第一位宰相伊尹,是夏末商初时期的人,他的身份很卑微,只是商汤的一名厨师,后来得到商汤重视,封他为宰相并在夏朝做卧底,伊尹与商汤里应外合一起灭了夏,建立了商朝,是商汤最信任的大臣,商汤死后,他辅佐了

伊尹、百里奚两位丞相的自荐之法,作为陪嫁之奴见贤主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在,作为人才不仅仅要学识和胆识,还得要有进身的法子。只有遇到合适的明主,人才的智慧才能得到施展,如果明主不主动来找,那么也要找法子主动接近明主。像姜太公钓鱼或者诸葛亮等别人来三顾

一个被伊尹放逐后成为商朝的明君

太甲的继位是历史的安排,前任两位皇帝的短命,在位没几年就死。而古往今来,继承人是个比天还要大的问题。先祖打下的江山后继无人亦是一种无奈,而断送在庸君的手中更是绝大悲哀。据说商朝的第四任皇帝太甲在执政之

伊尹是怎么从奴隶上位到权力至上的君主的

历史上曾真实的存在过这样一个人,在商朝稀有的历史痕迹里,他的名字却无人知晓,无人不晓。让伊尹如此平凡简单的两个字成为一代传奇。伊尹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人物,名伊,官名尹,伊尹和商汤一起灭了夏,建立了

高季兴如何从奴隶底层翻身一步步到社会上层

高季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奴隶出生的君王,高季兴幼年的时候生活贫苦,作为社会的最底层,高季兴只能够卑微的生活在别人的屋檐下。然而高季兴注定是一个成大事的人,那么高季兴的故事又如何呢?高季兴原来的名字是高

汉武帝和妃嫔们当众秀恩爱,只有一个奴隶目不斜视,后成托孤重臣

汉武帝驾崩后,年仅八岁的汉昭帝即位,汉武帝死前为幼年的儿子留下了四名辅政大臣,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这四名辅政大臣中,有一人竟是匈奴人。要知道汉武帝最出名的事就是打击匈奴人,可以说匈奴是汉武帝一生最大

陪嫁丫鬟是做什么的

在很多影视剧、小说里面,某一个大户人家的小姐出嫁的时候,身边通常都会跟着几个陪嫁丫鬟,这些丫鬟是原本自己家中跟在自己身边的,而丫鬟一般来说,都是没有任何人身自由的,她们在古代社会属于一种可以买卖的“商

商朝忠臣伊尹真的篡位了吗

商朝忠臣伊尹真的篡位了吗?竹年纪年证实他篡位了伊尹和商汤一起灭了夏,建立了商朝,是商汤最信任的大臣,商汤死后,他辅佐了三代君主之后并篡位了,从曾经的小奴隶成为权力至上的君主。商朝忠臣伊尹真的篡位了吗?

本是乡野布衣的伊尹两度为奴终成历史第一宰相

最初的时候,他只是乡野田间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农夫。生于伊水,长于伊水,也得名于伊水。只因有仁人志士之心,建功立业之大志。他三易其主,心甘情愿两度为奴。卧薪尝胆的事儿他干,破釜沉舟的事儿他也干,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