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史上发生的一次全城吃人事件
Posted 国人
篇首语:努力吧,只有站在足够的高度才有资格被仰望。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 史上发生的一次全城吃人事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春秋战国 史上发生的一次全城吃人事件
史上发生的一次全城吃人事件
历史上发生过一次全城吃人事件,这是公元前594年发生的事情,地点是宋国的都城。
事情需要从公元前607年说起,这年春天,楚国让郑国讨伐宋国,宋国以华元为统帅率兵迎敌。作战初期,华元曾经杀羊犒劳士兵,但是,他的车夫没有吃到羊羹,所以对华元十分怨恨。在作战时,这个车夫驾着车离开了宋军的阵列,一直跑到了郑军当中,并且恶狠狠地对华元说:“杀羊的时候,你是主人,现在车子怎么跑,我说了算。”结果华元战车就进入郑军阵中。华元自行车陷于郑军阵中,势单力孤,做了郑军的俘虏。宋国军队没有了统帅,被郑国打败。华元被囚,宋国人想用一百辆战车,四百匹良马赎回华元,华元却自己逃了回来。这场战争是楚国人鼓动的,后来这个郑国又投降了楚国,因此,宋国和楚国就结下了冤仇。宋文公十六年(前595),楚国使者路过宋国,宋国因为有前面的仇隙,就逮捕了楚国使者。
实际上,这个楚国使者经过宋国,是楚国人提前设计好的圈套,目的就是要发动一场对宋国的战争。
公元前595年,楚庄王派遣申舟出使齐国,说:“不要向宋国借路。”同时还派人出使晋国,也不许使者向郑国借路。申舟由于在孟诸一役得罪了宋国,于是他对楚庄王说:“郑国明白,宋国糊涂,去晋国的使者没有危险,而我,则必然会死。”实际上,这话是已经向楚庄王挑明了,郑国已经投降,他不敢杀楚国的使者,而宋国是敌对国家,你这是让我去送死。楚庄王也只好明说:“要是宋国人杀了你,我就攻打宋国。”申舟把儿子申犀引见给楚庄王,然后踏上了出使之路。到达宋国,宋国人不让他走。华元说:“经过我国而不请求借路,这是把我国作为楚国境内的县城,是视我为被灭亡之国。杀了楚国的使者,楚国必然会进攻我国,进攻我国也不过是被灭亡。既然都是灭亡,还不如杀。”于是杀了申舟。楚庄王听到申舟被杀的消息,一甩袖子就站了起来,随从赶上去,到了园中才送上鞋子,追到寝宫门外才送上佩剑,追到蒲胥街市才让他坐上车子。楚庄王于是发兵攻打宋国。
公元前594年,楚国包围宋国已经有五个月之久,宋国国都里已经没有了粮食。在一天夜里,华元缒城而出,偷偷来到楚国将领子反的营帐,要求罢兵议和。子反把华元领到楚庄王面前,楚庄王问:“城里情况怎么样?”子反回答说:“城里人劈开人的骨头当柴烧,交换幼子吃了充饥。”其实这话是华元对子反说的,因为人们不忍心杀死自己的孩子,只有交换而食,既然已经用人的骨头当柴烧,说明这种现象已经不是一天两日,也不是一种个别现象。岂不知说了对宋国最不利的实话,却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楚庄王说:“你说了真话,并没有欺骗我。我也和你说吧,我军也只有两天的口粮了。”由于知道了宋国人誓死抵抗的决心,楚庄王答应宋国讲和。双方的条件是,楚军退兵三十里,华元留在楚营作为人质。签订协议照例要盟誓,华元盟誓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这就是成语“尔虞我诈”的出处。
宋国人为什么会如此顽强呢?这当中除了早有思想准备,有不甘亡国的决心之外,还与晋国人的假意救援有关。
还是在楚国围攻宋国的时候,宋国派出使者到晋国请求救援。晋景公本来打算出兵相救,有大臣却以“鞭长莫及”为由劝国君不要出兵。这个晋景公虽然停止了发兵救援,却玩了一个花招,派出一个叫解扬人到宋国去,让宋国人不要投降楚国,说是晋国的军队已经出发了,很快就会到达宋国。这个解扬路过郑国时,郑国人把他捉了起来献给楚国。楚庄王答应给他许多好处,让他对宋国人说,晋国决定不出兵了。解扬不答应,经过反复劝说,解扬这才答应下来。楚国人让解扬登上楼车,向城内的宋国人喊话。解扬没有按照楚国人的意思说,而是按照晋国国君的意思告诉宋国人,宋国人以为有外援,这就更加坚定了守城的决心。
在整个事件过程当中,有几个人物需要重点补充说明一下。
给华元赶车的人。《左传》里说这个人叫羊斟,他因为私怨而损害国家利益,让老百姓无端受害,简直就不是人!所以,他已经没有脸面在宋国待下去了,当华元逃回来的时候,他离开了宋国逃到了鲁国。
华元,回来后,他主持了筑城工作。在巡视期间,筑城的人唱歌骂他,他想解释一番,结果引来了更大的谩骂。但是这个华元没有对这些筑城人怎么样?而是自我解嘲似的说了句:“他们嘴多,我们嘴少。”说起来,这些筑城的人地位和华元根本不相等,背后怎么样骂他都不要紧,当面骂他会出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那可就很难说了。华元逃回来的时候,他还见到了羊斟,他对羊斟说:“是马不听使唤吧?”羊斟说:“不是马,是人。”可见,他没有为自己的失败推卸责任!
还有一个人需要提及,他就是解扬。这个人欺骗了楚庄王,楚庄王想杀了他,他却巧妙地利用了当时的“道理”为自己寻求了活命之计。楚庄王在杀解扬之前,还要为自己找一个理由,于是派人责备解扬说:“你既然已经答应了我,现在又反了过来,不是我没有信用,而是你丢失了它。那你只好去就死吧!”解扬说:“国君能制订命令就是道义,臣下能执行命令就是信用……道义不能有两种信用,信用不能接受两种命令。您作为国君,以贿赂的手段让我接受您的命令,这是不懂得命令的意义。我答应您,是为了借机会完成国君交给我的使命。我能完成使命而死,是死得其所,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呢?!”大概楚庄王是希望臣子们都能像解扬一样,所以,他没有杀解杨,反而把他放回了晋国。
只可惜,宋国人苦苦等待的援兵,却是一个子虚乌有,徒然让城中多死了那么多人。否则,如果宋国人知道事情的真相,或战或和,是不是能够早作决断?这次宋国都城全城吃人事件是不是还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外力只能借用,不能依赖,命运必须靠自己把握。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史上最惨烈的火山爆发事件,全城三万人烧死,只有这三人意外幸存
一般我们说到天灾的时候,很习惯的脱口而出发生地震或者火山爆发,地震倒是经历了不少,只是火山爆发,我们这批人好像还真没怎么遇上过。对于火山爆发产生的状况不是很清楚,那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史上最大的一次火山爆
通过睢阳之战简介可得知,睢阳之战发生于公元756年,是唐朝官员张巡和许远等反抗叛军的战役。张巡带领三千士兵从睢阳渠向南撤退,与睢阳的太守许远、姚阎合汇合,以聚集兵力,抵抗叛军的来袭。之后,张巡等人派遣
通过睢阳之战简介可得知,睢阳之战发生于公元756年,是唐朝官员张巡和许远等反抗叛军的战役。张巡带领三千士兵从睢阳渠向南撤退,与睢阳的太守许远、姚阎合汇合,以聚集兵力,抵抗叛军的来袭。之后,张巡等人派遣
中国历史上有争议的事不少,至少得动用计算机才能数得过来,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事件,我觉得应该算是张巡的睢阳之围了。 公元757年,正是安史之乱乱得正火的时候,安禄山之子安庆绪带着尹子琦率同罗、突厥等部族
1、楚巴邓鄾之战中国进入春秋战国时期,小国林立,在襄樊一带发生了多次战争。见诸于史载的即达5次。楚巴邓鄾之战是比较大的一次。这次战争发生在周桓王十七年,鲁桓公九年(公元前703年)。其根本原因是日渐强
它中日史上惟一让日本全军覆灭的一次战争,战争发生在唐朝初年,当时,唐新联军从陆路三面围攻周留城,导致百济和日本守军相继投降,最终以日本全军覆灭、中国军队完胜而告终!历史上称此次战役为“白江之战”。七世
历史人物 因为半条鱼,引发的命案,这件历史上最惨的一次人殉事件
春秋战国之时,吴王阖闾有一个女儿,叫胜玉公主(也叫滕玉),有一次伐楚的时候,因为蒸了一条鱼,阖闾就吃了一半,把另一半给胜玉公主吃。不料公主大怒,说:“父王把吃剩的鱼给我,就是在羞辱我!”然后就自杀了!
历史人物 大山勇夫的死为什么不是简单的一次偶然事件 他是怎么死的
关于8.13淞沪会战的起因1937年8月9日发生在上海虹桥机场日军中尉大山勇夫被击毙事件,日本称为“大山事件”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在各种历史教科书中都有提及,不过通常都是一笔带过。如果说淞沪会战是一次连
中国古代10大神秘事件历史上有一些有关真实自然奇观的记录,颇值得玩味:●松滋县志──西岩咀覃某,田家子也。光绪六年五月初八,晨起信步往屋後山林,见丛薄间有一物,光彩异常,五色鲜艳。即往捕之,忽觉身自飘
水浒里的孙二娘是个非常出名的人物,说她出名,是因为在《水浒传》中,孙二娘当年在十字坡开的店,有卖人肉包子的现象。因而其名尤为出名。不过正常情况下,吃人确实是一种越过道德底线的,非常变态的社会现象,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