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甲简介 在位时使商朝的局势稳定下来

Posted 商朝

篇首语:愚昧从来没有给人带来幸福;幸福的根源在于知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河甲简介 在位时使商朝的局势稳定下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河甲简介 在位时使商朝的局势稳定下来

2、历史人物 商前平王河亶甲简介 在位时稳定了商朝的局势

河甲简介 在位时使商朝的局势稳定下来

河甲,商朝第十二任君主,商前平王。甲骨文作戋甲,子姓,名整,生卒年不详,商王太戊之子,商王仲丁和外壬的弟弟。在其兄外壬死后继位。河甲在位时,商朝再度衰落,无奈之下,他北上迁都于相(今河南内黄),以缓解内外交困的局面。河甲还曾出兵征伐东南方的兰族和班方,在一些方国的帮助下,使叛乱的诸侯重新安定下来。河甲在位9年病死,后葬于相。

人物生平经历

河甲,亦作戋甲,子姓,名整,是商王太戊之子,商王仲丁和外壬的弟弟。商王外壬死后,河甲继任商朝君主之位。

河甲元年,当时商朝的国势再度衰落,河甲为了缓解王族内部的矛盾,于是将都城从嚣迁到相(今河南内黄)。

河甲三年,商朝在方国大彭国的帮助下,使得邳国归顺商朝。

河甲四年,出兵征讨东方部族蓝夷。

河甲五年,啡私峤话喾健:甲于是命令彭伯、韦伯率军征讨班方,班方臣服。这样啡司捅还铝⑵鹄矗于是也归顺商王朝,纳贡称臣。

河甲九年,河甲去世,死后由其子祖乙继位。

人物历史评价

河甲即位时,内外忧患,矛盾重重,只得以迁都来扭转不利的局势。这次迁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王族内部的矛盾。稍事整饬后,河甲便先后发动征讨兰夷、班方的战争。

河甲在位时,对商朝的稳定做出贡献,为其后的祖乙复兴打下基础。

河甲迁都之事

争议地点

商人屡迁,史载有“前八后五”之说。这些具体地点的确定,对重建商史以及解决相关学术问题具有重大意义,但其中大多数地点至今尚未被考古学所证实,河甲所居的相即是其一。《竹书纪年》、《尚书・序》和《史记・殷本纪》三书皆说河甲迁于相。关于河甲死后葬处,传说有三处:一、相(今河南省内黄县境内);二、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三、殷附近(今洹水南岸)。

史料记载

关于相的所在,《史记集解》引孔安国曰:“(相),地名,在河北”,至于其具体地点,主要有三说:

一说在今内黄。《括地志》载:“故殷城在相州内黄县东南十三里,即河甲所筑都之,故名殷城也”。《元和郡县图志》卷16河北道一相州内黄有:“故殷城,在县东南十里,殷王河甲居相,因筑此城。”《太平寰宇记》也有类似记载,不少学者从此说。

一说在今安阳。唐杜佑《通典》卷178相州条:“相州(今理安阳县),殷王河甲居相,即其地也……后魏道武置相州,取河甲居相之义”。宋王应麟《通鉴・地理通释》引《类要》:“安阳县本殷墟,所谓北蒙者;甲城在五里四十步,洹水南岸。”宋罗沁《路史・国名纪四》既提到河甲之居在内黄,又提到河甲故城和甲冢在安阳。宋吕大临称《考古图》中记录的多件商代青铜器“得于邺”,其中卷四记录一件铜时说:“闻此器在洹水之滨甲墓旁得之。”

一说在沛郡相县,即今江苏徐州南、安徽宿州北的符离集。丁山以《古本竹书纪年》有河甲征兰夷事,与仲丁迁沂蒙地区一并考虑而有此说。陈梦家等人从之。

对于“沛郡相县说”,多因符离集附近有相山而附会,不可取,对此邹衡等学者已有精辟论证。唐宋以降以“安阳说”最为流行,但随着安阳小屯甲骨的发现、殷墟为盘庚所都的确认,此说便寿终正寝,并似成定论。现研究者多以“内黄说”为是,但在内黄史载河甲所居处并未发现规模较大、年代相当的商文化遗址,而且这一带发现的商代遗址很小,为都的可能性不大。这样,相都的确实位置便成悬案。

相都究竟在何处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在洹河流域的区域考古调查和洹北花园庄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北约3.5公里处)的发掘,为探寻河甲所居之相提供重要线索。

历史人物 商前平王河亶甲简介 在位时稳定了商朝的局势

   ,姓子名整,生卒年不详,商王太戊子,商王仲丁、外壬弟,外壬死后继位。 在位时, 再度衰落,无奈之下,他北上200公里迁都河南内黄,以缓解内外交困的局面。河亶甲还曾出兵征伐东南方的兰族和班方,在一些方国的帮助下,使叛乱的诸侯重新安定下来。河亶甲在位9年病死,后葬于相(今河南省内黄县境内)。>  人物简介>  河亶甲,姓子名河亶甲,一名整,甲骨文作戋甲,太戊的儿子,外壬的弟弟。《史记·殷本纪》云:「帝外壬崩,弟河亶甲立,是为帝河亶甲。」河亶甲即位时,内外忧患,矛盾重重,只得以迁都来扭转不利的局势。《古本竹书纪年》中说:「河亶甲整即位,自嚣迁于相。」司马迁也说:「河亶甲居相。」相都在今河南内黄东南。河亶甲这次迁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王族内部的矛盾。稍事整饬后,河亶甲想完成哥哥仲丁的遗愿,便发动了「征兰夷,再征班方」的战争。同时在方国大彭的帮助下,使得邳归顺了 。河亶甲在讨伐兰夷时,兰夷逃往班方,于是,河亶甲令彭伯、韦伯率军征讨班方,班方臣服。这样姺就被孤立起来,也归顺了商王朝,纳贡称臣。>  河亶甲在位时对 的稳定是有贡献的,他为其后的祖乙复兴打下了基础。河亶甲在位九年,死后由祖乙继位。>  历史评价>  河亶甲即位时,内外忧患,矛盾重重,只得以迁都来扭转不利的局势。这次迁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王族内部的矛盾。稍事整饬后,河亶甲便发动了「征兰夷,再征班方」的战争。同时在方国大彭的帮助下,使得邳归顺了商朝。河亶甲在讨伐兰夷时,兰夷逃往班方,于是,河亶甲令彭伯、韦伯率军征讨班方,班方臣服。这样姺就被孤立起来,也归顺了商王朝,纳贡称臣。>  河亶甲在位时对商朝的稳定是有贡献的,他为其后的祖乙复兴打下了基础。>

相关参考

商前平王河甲简介,在位时稳定了商朝的局势

河甲,姓子名整,生卒年不详,商王太戊子,商王仲丁、外壬弟,外壬死后继位。河甲在位时,商朝再度衰落,无奈之下,他北上200公里迁都河南内黄,以缓解内外交困的局面。河甲还曾出兵征伐东南方的兰族和班方,在一

商朝皇帝河甲(商朝第十二位君主)简介 生平故事

  商朝皇帝河甲(商朝第十二位君主)简介生平故事  河甲,亦作戋甲,子姓,名整,是商王太戊之子,商王仲丁和外壬的弟弟。商王外壬死后,河甲继任商朝君主之位。  河甲元年,当时商朝的国势再度衰落,河甲为了

商穆王祖乙简介 使商朝再度中兴功勋卓著的明君

商穆王(祖乙)子滕前1388年―前1370年在位19年祖乙,生卒年不详,河甲子。又称且乙,姓子名滕(一作胜),中国商朝第十四任国王。河甲病死后继位,在位19年,病死,葬于狄泉。祖乙在位时,迁都于邢(又

商敬王小甲简介 商敬王在位期间商朝开始衰落

小甲,姓子名高,是中国商朝的第7位君王。《史记・殷本纪》说他是太庚之子,也说他是太庚之弟。小甲在位时,商代以毫为都,小甲死后,弟雍己继立,商朝始衰。谥号敬王。帝王档案姓名:子高别名:小甲国籍:商朝出生

商懿王中壬简介,商第三代君王,在位期商朝兴盛

仲壬亦称中壬、燕壬、工壬、其壬、南壬,姓子名庸,是中国商朝的一位君王。在位时期商朝兴盛。死后由之子太甲继位,伊尹辅政。帝王档案姓名:子庸外文名:zhongren别名:中壬、燕壬、其壬、工壬、南壬国籍:

商顷王南庚简介,商顷王在位期间商朝国运再度衰落

商顷王(南庚)子更前1326年—前1321年在位6年。南庚,姓子名更,商王沃甲子,商王祖丁堂弟,祖丁死后继位,在位6年,病死,葬于狄泉。南庚在位时,商朝国运再度衰落,将国都由庇迁至奄(今山东省曲阜县)

商朝君主武乙简介及在位时所发生的轶事

商武祖(武乙)子瞿前1147年—前1113年,在位35年。武乙,商朝国王,姓子名瞿。商王康丁之子,康丁死后于前1147年继位,武乙作为商代后期的一个重要君王,从个人出发,努力地进行了挽救其王国统治的举

商桓王祖辛简介 在位16年的商朝第十四任国王

商桓王(祖辛)子旦前1369年―前1356年在位16年,祖辛,姓子名旦。商王祖乙子。祖乙死后继位,在位16年,病死,葬于狄泉。死后由其弟沃甲即位。谥号“商桓王”。帝王档案祖辛(前1363年――前134

商哀王外丙简介 在位仅3年病死的商朝第二代王

外丙,商代天子,子姓,名胜,一作卜丙,生卒年不详,汤第二子,汤病死后继位,葬处不明,商朝第二代王。商开国君主汤之子,汤的太子太丁早死,乃立太丁弟外丙为王,是为外丙元年,伊尹摄政。外丙即位后三年卒,传位

商朝皇帝南庚(商朝第18位君主)简介 生平故事

  商朝皇帝南庚(商朝第18位君主)简介生平故事  南庚,姓子名更生卒年不详,商朝第十八任君主。商王沃甲子,商王祖丁堂弟,祖丁死后继位。在位28年,病死,葬于狄泉(今洛阳东北)。南庚在位时,商朝国运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