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文种为勾践谋划的“伐吴七术”是什么
Posted 西施
篇首语:有上不去的天,没过不去的关。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 文种为勾践谋划的“伐吴七术”是什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春秋战国 文种为勾践谋划的“伐吴七术”是什么
在著名的典故“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中,勾践杀害灭吴功臣文种时说:“子教寡人伐吴七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你教我灭掉吴国的七条计策,我只用了三条就灭掉了吴国,另外四条,你替我去先王那里试试吧。)看到这里大家一定很好奇,这”伐吴七术“究竟是什么神奇计策,竟然三招之内就干掉了鼎盛一时的吴国。
勾践、范蠡、文种
明人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中记载了”伐吴七术:":一曰捐货币,以悦其君臣;二曰贵籴粟囊,以虚其积聚;三曰遗美女,以惑其心志;四曰遗之巧工良材,使作宫室以罄其财;五曰遗之谀臣以乱其谋;六曰疆其谏臣使自杀以弱其辅;七曰积财练兵,以承其弊。"翻译过来就是:
一、贿赂吴国的君臣,使其对越国不加怀疑
二、高价收购吴国的粮食、草料,使吴国没有储备的粮食,并且民众被利益驱使,长途跋涉到越国来贩卖粮食,导致人民疲敝。
三、进献美女,让吴王沉迷于美色,荒废朝政
四、进献能工巧匠和珍贵的木料,使吴国大兴土木而国力空虚
五、派一些会溜须拍马的人过去,极力谄媚,使吴王容易上当
六、使正直的谏臣触怒国君,迫使他们自杀
七、囤积财物,训练兵马,等待吴国疲敝之时,趁虚而入,使其灭亡。
看到这“伐吴七术”真是让人不得不再次感叹古人的智慧,这“伐吴七术”分明就是政治斗争中的三十六计,时至今日也仍被阴谋家们所使用。巧的是文种刚好和孙武是同时代的人,可见我国的政治策略和军事策略的发展进度何其同步。而勾践所谓的用其三而败吴,指的就是七术中的二、三、四三术。
勾践被夫差释放回越过后派遣了三千人上山砍树,专门砍伐粗大的树木并雕上花纹送给夫差。这些木材没有办法用来建造小的宫殿,吴国只能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盖起与越国材料相称的宫殿,最终夫差花了三年的时间准备材料,又用了五年的时间建造,终于建成了高二百丈,宽八十四丈的姑苏台,姑苏台成时,吴国已是“民疲士苦、人不聊生。”
姑苏台
美人计大家就都很清楚了,就是献给了夫差绝色美女西施,西施在勾践宫中接受了三年的培训,才被送去吴国,夫差果然被迷得神魂颠倒,完全把朝政抛在一边。
西施浣纱
而后勾践又派遣文种前往吴国,声称越国受灾,民无食,向夫差借粮,并带来了大量的财宝向太宰伯嚭行贿,使伯嚭说了很多好话,最终夫差借了一万石粮食给越国。而越国归还粮食的时候特意选取全国最好的,粒最大的粮食还给吴国,但是在归还之前勾践命令人将这些粮食都蒸熟了。夫差见到归还的粮食粒粒饱满,于是便作为种子发给了百姓,结果那一年吴国颗粒无收,不得不发国库粮救急,导致储备粮所剩无几。
夫差与西施
以此看来这“伐吴七术”果然异常犀利,只三招便将吴国搞得国力空虚,民不聊生。但细细想来越国从一开始就大力贿赂吴国太宰伯嚭,使其时时为越国说话,离间夫差与伍子胥,最终导致伍子胥被杀。而勾践则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练兵屯粮。以上种种不正是暗合“伐吴七术”中其他四术的精髓么,所以其实“伐吴七术”中的每一条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所谓的“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四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也无非就是诛杀功臣的借口罢了。一代名臣文种,能设计出如此犀利的计策却看不出勾践的为人,也不免让人唏嘘。
相关参考
春秋越国,文种的“伐吴七术”,是哪七术?麻烦历史,文学达人帮忙解惑,我找到资料...请给我白话译文,可以的话,请附上分析师!1.「伐吴七术」,哪七术?2.句践赐剑予文种时,曾说过他用了三术,是哪三术?
春秋越国,文种的“伐吴七术”,是哪七术?麻烦历史,文学达人帮忙解惑,我找到资料...请给我白话译文,可以的话,请附上分析师!1.「伐吴七术」,哪七术?2.句践赐剑予文种时,曾说过他用了三术,是哪三术?
年龄战国人物中文名:文种别号:文仲、文会、少禽、子禽国籍:楚国→越国出生地:楚国郢死日期:公元前472年(己巳年)职业:谋略家重要造诣:辅佐勾践灭吴代表作品:《伐吴七术》文种人物生涯年龄末期有名的谋略
文种之死一直被后人所探讨,成为后世处理帝王与功臣关系的反面教材。历史总结出了一条金律,但凡功劳过高的大臣,他们的结局基本上都不会好。当年,吴国亡国后,范蠡嗅到了勾践对他们的杀机,很明智地选择了功成身退
文种之死一直被后人所探讨,成为后世处理帝王与功臣关系的反面教材。历史总结出了一条金律,但凡功劳过高的大臣,他们的结局基本上都不会好。当年,吴国亡国后,范蠡嗅到了勾践对他们的杀机,很明智地选择了功成身退
说到越王其实很多人都知道他叫勾践,他最为人熟知的就是越王勾践剑了,但是我们今天要说一些更加细致的问题,那就是关于越王勾践是怎么随便杀人这件事情的,其实文种和范蠡是勾践手下的大臣,为勾践富国灭吴立下了非
文种伐吴“七术”还是“九术”文种,名会,字子禽,楚国郢(今湖北荆州)人。春秋末期著名的谋略家,越王勾践的谋臣,为勾践灭吴制定“伐吴之术”,和范蠡一起为勾践复国立下赫赫功劳。在《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勾践世
勾践勾践继位之前,是越国的太子,而王父允常已老,国家的权力控制在少数几名大臣手中。石买等人利用允常的错误,发动了宫廷之变。勾践挫败了石买之谋,得以继位为王。已闻允常死的吴国大军,开始趁机伐越。面对强大
勾践为何杀死文种?话说大夫文种在越王勾践复国中,可谓功劳不小。但在复国后,勾践却把文种杀了。原因何在?若说是“狡兔死,走狗烹”,大抵不错;但还有其他主要原因。听听勾践在杀文种前对文种的谈话,也能知其一
在春秋战国这个乱世之中,出现了很多流传千古的人物和典故,他们或是建立了赫赫功勋,或是留下了自己的传奇故事。而在春秋末期的时候,出现了最后一位雄霸一时的君主。此人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越国国君勾践。他因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