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吴王阖闾墓发掘了吗 吴王阖闾墓之谜
Posted 石板
篇首语:富有臂力的人只能战胜一人;富有知识的人却所向无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 吴王阖闾墓发掘了吗 吴王阖闾墓之谜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春秋战国 吴王阖闾墓发掘了吗 吴王阖闾墓之谜
关于吴王阖闾墓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汉代。《史记》云:“阖闾冢在吴县阊门外。以十万人治冢,取土临湖。葬经三日,白虎锯【踞】其上,故名虎丘山。”(据《吴地记》引,今本《史记》无此文)《史记集解》引《越绝书》说:“阖闾冢在吴县昌门外,名曰虎丘。下池广六十步,水深一丈五尺。铜棺三重,澒池六尺。玉凫之流、扁诸之剑三千,方员之口三千,槃郢、鱼肠三千在焉。卒十余万人治之,取土临湖。葬之三日,白虎居其上,故号曰虎丘。”《吴越春秋》云:“阖闾葬虎丘,凿池四周,池广六十步,水深丈余。”(顾湄《虎丘山志》卷2 “泉石”转引)汉代以后的地方志书中也往往有记载,《吴地记》云:“吴王阖庐葬其下,以扁诸、鱼肠等剑各三千殉焉,故以剑名池。葬之三日,有白虎踞其上,故山名虎丘。唐避讳曰武丘。剑池,浙中绝景,两岸划开,中涵石泉,深不可测。”(《吴郡志》卷16引))《图经》云:“秦皇经此山,欲发坟求剑。忽白虎蹲其上,失剑不能得,地裂为池,或名秦皇试剑池。王元之以秦皇事诡,作铭辨之。”(顾湄《虎丘山志》卷2引)
宋王禹偁《剑池铭并序》:“虎丘剑池,泉石之奇者也。《吴地记》引秦皇之事以为诡说。考诸旧史,则无闻焉。矧儒家者流不可语怪,因为铭以辨之。铭曰:茂苑之侧,震泽之湄,岩岩虎丘,沉沉剑池。峻不可以仰视,深不可以下窥。我疑乎太极作怪,化工好奇。水物设险,山妭忌危。陷其泉也,盖取诸坎;磔其石也,以象乎离。艮有止兆,蒙无亨期。构此屯难,成乎险巇。直恐夏后,弗能导之。岂惟秦皇,而能肇兹。盖其始也,一气发泄,两仪分别,争融斗结,击搏而裂。断壁双揭,摩云不彻,翠秃青残,挫锐而中绝;寒流下咽,奔山未决,雪壅雷收,抝怒而曲折。蹙朿湍濑,呀槎洞穴。鳅翻成窟,龙战有血。匪自人力,盖从天设。谁谓一拳,登之惟艰;谁谓一勺,挹之不竭。池实自然,剑何妄传?我欲涉道,如池之渊;我欲立节,如石之坚。位以道取,名以节全。濡笔池心,勒铭山巅。破众惑焉,言予心焉。”
清代顾湄《虎丘山志》收录文征明虎丘剑池诗称:“虎丘剑池,相传深不可测,旧志载秦皇发阖闾墓,凿山求剑,其凿处遂成深涧。王禹偁作《剑池铭》尝辨其非。正德辛未冬,水涸池空,得石阙中空,不知其际。予往观之,赋诗贻同游者。吴王埋玉几千年,水落池空得墓砖。地下谁曾求宝剑,眼中我已见桑田。金凫寂寞随尘劫,石阙分明有洞天。安得元之论往事,满山寒日散苍烟。”又该志卷十《杂志》收录两条,其一引自《说类》,云:“阖闾墓中石铭云:吴王之夜室也。呜呼!平吾君王,弃吾之邦。迁于重冈,维冈之阳。吾王之邦。”其二云:“虎丘山《吴越春秋》、《越绝书》之类皆以为阖闾所葬,有金精之异,故名。然观其岩壑之势,出于天成,疑先有是丘,而阖闾因之以葬也。”
可见,虎丘、剑池得名所自,古人早已提出异议。宋朱长文云:“剑池,古人淬剑之地也。”(《虎丘新志》引)但是对于阖闾墓之说,好像都是认同的。
上世纪20年代,李根源在苏州为母守墓期间,曾遍访苏州西部诸山,其中犹留意于古代名人墓葬及名人石刻,著有《吴郡西山访古记》、《虎丘金石经眼录》等吴中文献。据说李“在虎丘东岩最高处,架梯攀岩,斩除榛莽,发觉石刻二块,一为明吾翕等见阖闾幽宫题记。内载:‘长洲令吾翕、吴令胡文静、昆山令方豪,闻剑池枯,见吴王墓门,偕往观焉。万年深閟,一旦为人所窥,岂非数耶?命掩藏之。正德七年上元前一日志。’一为王山椿等见阖闾幽宫题记。内载:‘正德七年正月,郡士王山椿、侯权、任云藩、祖与之登虎丘,于时剑池水涸,传观阖闾之幽宫。千年神密,一朝显露,可悼也已。’是池中实秘有吴王墓门,殊未可指为诡说。”(见《虎丘新志》)
1955年虎丘山整修名胜古迹,对剑池进行了疏浚,当时有谢孝思、胡觉民等人下到剑池底部勘察。次年7月27日,胡觉民在《新苏州报》上撰文介绍说:“去年夏天,为了整修虎丘山的名胜古迹,疏浚剑池时,在池底看到一个洞穴,这洞穴的深处,发现‘吴王阖闾墓’的墓门”。1978 年10月,又曾将剑池池水抽干清淤,发现剑池北端最狭处有个“人”字形穴,高约 3 米,可容单人出入,洞底横叠三块石板,最上面一块已经脱位,斜倚在下面的石板上,为人工所为。有人用手摸测洞穴北端底部石板的厚度约16~18公分。此处与春秋战国洞室墓形制相象,估计这里就是墓门。为保护虎丘塔基,两次都没有移动石板、进行试掘。
2008年6月4日,为了对虎丘剑池西侧“别有洞天”景点拆除重建,又一次让剑池见底,也只是作了清淤处理。“阖闾墓”之谜何时大白于天下,人们还得耐心期待!
相关参考
阖闾(一作阖庐),春秋末吴国君,名光。公元前515年使专诸刺死吴王僚而自立。即位后,重用伍子胥、孙武等实行扩张。数伐楚,楚几乎灭国,后因秦国出兵及吴国发生内讧,方退兵返吴。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死,
润,物产丰饶。民间金属冶炼业已比北方发达,吴王夫差还在南京城西筑冶城,而且吴、越两国王公贵族大都有死后厚葬,在墓室内陈放陪葬物的习俗。如上世纪80年代后期考古人员在苏州城外远郊无意中发现的吴国时期某贵
春秋战国 虎丘阖闾墓为什么不挖 虎丘剑池寻访传说中的“阖闾墓”
记者挖出的青砖迷雾重重中,记者上周末深入剑池池底探访,一段“探秘之旅”由此展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一句民谚将姑苏的美推至极致,而苏东坡一句“至苏州而不游虎丘,乃憾事也”,又将人们觅美探胜的视线
春秋战国 吴王僚之后 吴王僚吴王阖闾什么关系 阖闾为何派人刺杀吴王
吴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小国,吴王僚就是吴国的君主,在吴王僚死后,吴王阖闾继位成为新一任的吴国国君。在古代王位的传承都是世袭制的,也就是同门之中相互传承,不过最常见的都是父子相传,那么吴王僚和吴王阖闾是父
春秋战国 吴王阖闾和夫差的关系 吴王夫差和吴王阖闾是什么关系 阖闾是夫差的儿子还是孙子
似乎每个杰出的历史人物,都要接受时间的考验,不管是英雄还是枭雄,都会受到后世人的评价,这些评价里不乏善意的称赞,也绝不缺少批评的言论。吴王阖闾作为春秋的霸主之一,他是英雄,但是他用专诸刺杀吴王僚而自立
作为春秋五霸之一的吴王阖闾,他的一生就是一场春秋大戏。作为春秋时期的一大强国的霸主,他曾率领百万雄师进攻楚国,并导致楚国一蹶不振,但是在他的晚年,又做出了许多不明智的举动,曾经的霸主当年风光无限,
阖闾曰:‘夫差愚而不仁,恐不能奉统于吴国。’子胥曰:‘夫差信以爱人,端于守节,敦于礼义,父死子代,经之明文。’阖闾曰:‘寡人从子’,立夫差为太子。”这段资料记述的是:夫差之亲生父亲为波秦,波秦原为太子
作为春秋五霸之一的吴王阖闾,他的一生就是一场春秋大戏。作为春秋时期的一大强国的霸主,他曾率领百万雄师进攻楚国,并导致楚国一蹶不振,但是在他的晚年,又做出了许多不明智的举动,曾经的霸主当年风光无限,
吴王阖闾吴王阖闾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吴国因为他才变的强大,他懂的任用贤臣武将,这与他自己亦有军事才能是分不开的。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吴王阖闾。图为吴王阖闾的画像阖闾死于公元前496年,他是吴国著名
吴王阖闾吴王阖闾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吴国因为他才变的强大,他懂的任用贤臣武将,这与他自己亦有军事才能是分不开的。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吴王阖闾。图为吴王阖闾的画像阖闾死于公元前496年,他是吴国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