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赵国为先祖历史“美容”
Posted 太子
篇首语:知识贵在质,不在量。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 赵国为先祖历史“美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春秋战国 赵国为先祖历史“美容”
赵衰的继承人是他的儿子赵盾。在晋文公重耳去世之后,赵盾继续代理晋国国政,辅佐晋文公的儿子晋襄公。
赵盾主持国政两年之后,晋襄公就去世了。晋襄公的去世,给赵盾出了一个大难题。这个难题给赵盾后来的日子带来严重的影响。
这个难题和晋襄公的太子有直接关系。
晋襄公的太子叫夷皋,本来父死子继,理所应当。但是,当时夷皋年纪太小,赵盾觉得这孩子生活尚且不能自理,怎么做国君?因此,赵盾打定主意,不让太子接任,要改立晋襄公的弟弟、太子的叔叔-当时正作为人质滞留在秦国的公子雍为国君。主意既定,赵盾马上付诸行动,在第一时间派使臣前去秦国迎接公子雍。
从这一行动可以看出,在晋国政坛上,赵盾已经可以只手遮天、随心所欲。
但是,赵盾也有赵盾的缺点和软肋。他是靠着他的父亲追随重耳才换来了今天的地位,在某种程度上,赵盾只能算是“权二代”,“权”而不“贵”。虽然赵盾位高权重,但和晋国统治者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在宗法社会,赵盾实在称不上贵族。他们赵家在晋国政坛也没有足够的人脉关系,没有人脉关系就等于没有足够的实力。
太子夷皋的母亲就是拿捏准了这一点,开始找赵盾讨说法,表面上她用的武器是眼泪,但实际上她真正的武器是她背后的宗族。太子既然能被立为太子,背后一定有一批支持者。而赵盾也许正是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才以太子年龄太小为借口,要另立国君。一旦成就此事,赵盾就有了立国定主之功,不但能有效地改变晋国的政治生态,而且将更加突显自己位高权重的形象。
太子背后的力量不肯善罢甘休,太子的母亲更是不依不饶。她每天第一件事就是拦着赵盾,啼哭不止,她甚至不顾身份,见到赵盾就下跪,弄得赵盾手足无措。她只问赵盾一个问题:“请你告诉我,刚去世的襄公有什么过错,你为什么要抛弃他的太子而另立国君?”问得赵盾哑口无言。
赵盾为此事忧虑,越想心越虚,太子背后的势力、太子母亲背后的势力,不知比自己强多少倍,如果另立别人顶替太子,也许会有想不到的事情发生。赵盾骑虎难下,只好改弦更张,答应按既定方针办,国君的位子还让太子来坐。接任的太子就是后来的晋灵公。
这件事情又说明,赵盾虽然只手遮天,但还有所顾忌,不敢为所欲为。
太子即位,可被赵盾派到秦国去迎接公子雍的人已经在归途上了。无奈之下,赵盾只好再派一支小分队,去拦截并干掉早先迎接公子雍的那批人。赵盾必须把这个屁股擦干净。
既想只手遮天,又不能无所顾忌,同时思维又不缜密,这样的人想平平安安占据高位,似乎不会那么容易。在赵盾志得意满之时,危机正悄悄向他走来-在太子母亲的心目中,在太子拥护者的心目中,在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晋灵公本人的心目中,赵盾是一个心怀叵测的奸邪小人,是他们的敌人。
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慢慢长大的晋灵公该怎样处理和赵盾的关系呢?历史的记载很耐人寻味。
长大后的晋灵公自暴自弃,骄纵无常,其行为到了让人瞠目结舌的程度。譬如,他平时喜欢爬到王宫最高的建筑上,用弹弓往下射过往的行人。行人为了不被射中,就会四处躲闪。每当晋灵公看到下面的行人惊慌失措、像无头苍蝇一样逃窜的样子就会特别开心。晋灵公爱美食,但胃口很刁,有一次吃熊掌,他觉得厨师做得火候不到,就传令杀掉厨师,大卸八块,放在筐子里让宫女们顶在头上运到外面去。
晋灵公这样的荒淫无道,表明了一种态度:你赵盾不是执掌国政吗?我偏不配合你,偏不和你合作。当年你连废掉我的心思都有,我今天为什么还要跟你一唱一和呢?面对这种情况,主持国政的赵盾只有时时进谏,灵公呢,则是任凭风吹浪打,稳坐钓鱼台,对于赵盾的意见一概不予理睬。一来二去,两人的关系就恶化到了不可调和的程度。
这就出现了《赵氏孤儿》中所讲述的情节:晋灵公派刺客去杀赵盾,结果被派去的刺客中途撂挑子,自寻短见去了,赵盾侥幸得以存活。一计不成,再生一计。晋灵公以宴请为名,想趁机埋伏好士兵除掉赵盾,可是中间有人给赵盾通风报信,赵盾再次逃脱。
这些后来都成了晋灵公的罪名,但是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想一想,就会发现事情的不可思议之处:一般来说,用刺客去杀人的人,往往都属于弱势群体,譬如刺杀秦始皇的荆轲。而身为国君的晋灵公居然用如此的手段来解决问题,可见在晋灵公眼里,赵盾已经到了尾大不掉的程度。
晋灵公连续两次下手都没能得逞,赵盾又该如何应对呢?三十六计,走为上。于是,赵盾仓皇出逃。赵盾这一逃却逃出来了意外。
相关参考
春秋战国人物中文名:李耳外文名:LiEr别称:老子著作:《老子》(一位《道德经》)庙号:唐圣祖谥号:太上玄元天子李耳影响唐代天子李氏家属以李耳为先祖,将其追尊为帝。唐高宗在乾封元年(666年),追封李
历史人物 春秋晋国卿大夫先且居简介,其父为先轸,在史记载不多
先且居(约前660~前622)春秋时晋国卿大夫。姬姓,先氏。封于浦城,称浦城伯;后封于霍,称霍伯。其父先轸(封于原,又称原轸),晋文公的卿大夫,颇有将功。其祖先丹木。简介来源:《中国名人志第一卷》/上
1.起源:在中国殷商时期,人们已用燕地红蓝花叶捣汁凝成脂来饰面。根据记载,春秋时周郑之女,用白粉敷面,用青黑颜料画眉。汉代以后,开始出现妆点、扮妆、妆饰等字词。唐代出现了面膜美容。据记载,杨贵妃使用的
年龄战国人物本名:颜祖字号:字襄,一字子商所处时期:年龄末年(历史lishixinzhi.com)出生地:鲁地人物平生颜祖,即颜相,颜氏,名祖,字襄。或字子商,东周鲁国人。奉祀孔庙西庑之二十一。《孔子
值得入小说的历史人物,大抵不外圣君、贤相、良将、高僧,名士、美人六者。荆轲可以归入名士一类。风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的故事出自战国策燕策三,全文共计1340字。高阳所著《荆轲》共计
狗进入人类社会的历史狗曾被人类奉为先祖。早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原始人就已养狗,《周礼》设犬人官职,专司相犬牵扯犬以供祭祀。汉代朝廷设狗监,是掌管皇帝猎犬的官员。到了唐代,五场之中有狗坊,
嫘(léi)祖 中文名称:嫘祖 又 名:一作累祖 性 别:女 生平简介 嫘祖一作累祖,为西陵氏之女,黄帝正妻。传说中说她是中原养蚕制丝方法的创造者,北周以后被奉祀为先蚕(即蚕神)。她
嫘(léi)祖 中文名称:嫘祖 又 名:一作累祖 性 别:女 生平简介 嫘祖一作累祖,为西陵氏之女,黄帝正妻。传说中说她是中原养蚕制丝方法的创造者,北周以后被奉祀为先蚕(即蚕神)。她
历史人物 荀子的简介 荀子的思想主张 荀子的重要著作 荀子的历史评价
中文名:荀况别名:荀子、荀卿、孙卿、字卿国籍:战国时期赵国民族:华夏族出生地:赵国www.lishixinzhi.com职业: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信仰:儒学主要成就:儒家代表人物,辞赋之祖代表作品《
历史人物 荀子的简介 荀子的思想主张 荀子的重要著作 荀子的历史评价
中文名:荀况别名:荀子、荀卿、孙卿、字卿国籍:战国时期赵国民族:华夏族出生地:赵国www.cha138.com职业: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信仰:儒学主要成就:儒家代表人物,辞赋之祖代表作品《荀子》地位